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探究

时间:2022-08-01 01:11:50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探究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提出了一些新型的课程教学理念,身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以“新课标”精神为方针,探究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优化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升小学生数学教学水平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努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方式;教学探究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改革过于注重接受性的学习,机械性的学习模式,应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时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显得单一和被动,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以及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不多。尤其是在笔者所在的学校,留守儿童约占48%,这些小学生由于缺乏兴趣,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数学知识感觉十分吃力。为此,有必要对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进行探究。

一、巧设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要先让小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动手操作便是一个重要方面。动手操作实际上是使小学生能够以更为科学的手段来进行学习,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较多的班级而言,把握课堂教学时间,注重对小学生的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学习态度方面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留守儿童本身所受到的来自于家庭的教育要比非留守儿童家庭的孩子少一点,因此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自觉性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应该要加大,而要达到好的效果,就必须强调学生在动手与动脑上的同步进行,方能更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的时候,可设置以下开放性学习环节,使学生能够借助这样的教学环节主动思考,轻松互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1.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数学概念。对新课进行学习以前,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些小任务,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都有哪些形状,哪些物品的形状相似。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收集一些形状不同的物品(比如小瓶子、小盒子、小球等)。学生通过亲自收集,可以明白这些具有不同形状的物体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和使用的,促使他们更快地感知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知道生活中处处是数学,这样也就有效拓展了学生自觉参加实践的空间,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

2.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数学实践中去理解数学概念。教师在课堂上可让每个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物品按小组放到一起,之后请各组成员将全部物品根据不同形状进行分类。接着教师再提出这样的问题:“请问你是如何分类的?”“这样分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纷纷讲述他们分类的原因。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用手去摸摸和滚滚每一种物品,感受各种物品的不同特征。最后教师再展示相应的每一类的立体图形的模型与图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与强化。这种学习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让他们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关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二、倡导合作学习,开展小课题研究

长期以来,数学教师总在埋头苦教,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好像和研究没有产生多大的关联,所以我们的学生总是缺少独立自主学习与创造的能力。实际上,在小学数学教材当中,有非常多的版块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而学生进行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往往又可以展开适当的合作和交流,这也是改进学生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对比较孤僻的留守儿童来说,这一方法还能促进他们的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展开数学小课题探索、研究的时候,在内容方面应该着重凸显出应用性和探索性。一般可由数学教师提出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不一样的思路来处理问题;数学教师可以营造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尝试着发现、提出相应的问题并且进行研究。教师可提供一些较为开放性的材料,启发学生自主去探索。在选材上应该突出其实践性、运用性、创造性以及发展性。

数学小课题的探索研究主题应该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该引导、启发学生从生活当中进行提炼。而学生提炼小课题的前提一定得是学生在实施了一段小课题的研究后,慢慢地具备了“学数学看生活,生活中想数学”的思维习惯方可展开的。小学生看待生活的视角和成人不大相同,而来自于他们的体验更为鲜活,学生在生活当中的思考都将有可能变成小课题研究的目标。

比如,大商场经常开展促销活动,学生随家长在购物中就会遇到这样的疑问:商场的促销活动,我们真能占到便宜吗?当学生提出这个疑问后,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好问题,和学生经过推敲,形成专题:《买一百送一百――商家的秘密》,并以这个为主题开展了小课题研究。学生的兴趣浓厚,并且操作性强。还有的学生发现有一些大型的超市免费提供巴士,接送顾客,这样超市还能获利吗?学生把这个问题带来,经过大家的归纳,形成研究课题:《超市商品小调查》。在学生的慧眼观察下,小课题研究的范围开阔了,如:《运动与身高》《植物园里的数学问题》等成果显著的小课题涌现了出来。

小课题的调查研究在进行方式上,应该突出其灵活性这一特点。比如有年级性的活动、班级性的活动、小组性的活动等。在小学生对数学小课题展开研究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多个方面:

1.应该有一个比较大化的问题,让学生有展开探究的余地和考虑的空间;2.小课题的调查和研究实践是一项研究性的学习,在这一过程当中要着重使学生掌握一些探索研究问题的办法;3.对数学小课题进行评价时不应只看结果,更应该看过程。

总之,只有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小学生自身特点,创造性地改变小学数学学习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芳丽,《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2011.04

2.马建彬,《新课程理念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1.05

【责编 金 东】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备课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