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07-31 11:12:08

关于取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分析与思考

2004年起,为更好地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保证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伴随着新课程实验应运而生。为了解现行学业水平考试的现状和进一步改革的意向,笔者于2010年6月深入江西省部分学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活动,发现不仅之前有学者提出应该取消学业水平考试,而且一线教师、领导取消学考的呼声也很高。他们要取消的是何种学考?我们真的应该取消学考吗?在分析取消学考理由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学考的路径不是将其取消,而是对其进行改革。

一、呼声:取消学考的缘由

1.学考加重学生负担

人们常用“又多了一个年级的学生坐牢”来形容学考加之于学生身上的负担。的确,考试是工具理性的产物,并始终带着工具理性的色彩[1]。在我国,基本上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按照这种逻辑,我们不难得出学考加重学生负担的结论。在访谈中,当我们追问学考是如何加重学生负担时,多数被访谈者都提到“多一种考试,学生要复习,自然就多一种负担”。

而我们的问卷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学考加重学生负担的观点,在问卷调查中,笔者设置了题目:“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后,您觉得学生(自己)的学习负担如何?”统计结果显示如表1,有82.5%的教师及78.7%的学生选择了“负担很重”或“负担比较重”。那么学生的压力到底来自何处?为能更好地了解情况,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赣州地区赣县中学李姓同学的回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说:“学考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认真准备吧,它的成绩真的与高考挂钩怎么办?认真准备吧,要是不与高考挂钩,那岂不是浪费了,况且我目前对考试的难度、范围、题型都没概念,我们是第一年考试,没有往年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也不知该从哪入手准备呀?”可见,学考成绩与高考挂钩的可能性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心理压力。此外,学考考试时间的安排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压力。江西省学考一年安排两次,分别在每年的一月底和六月底,而此时也正好是学生期末考试的时间。

2.学考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

也有研究者认为[2],学考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是对学校学分认定工作的不信任,应该取消。学分管理是此次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它指出了一种更具弹性的课程管理模式发展的新方向,为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提供了可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从理论上说,学校将根据学生学习的程度和进度开设不同的课程,学生将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课程,可以说灵活性是学分管理的最大特点。而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在统一的时间进行统一的考试,其实质是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的教学作出了统一的规定。这种统一性与学分管理之间的矛盾将难于调和,所以应该取消学考。笔者也曾持此观点[3]。此外,也有研究者还认为,学考制度的出台与学分管理在学生毕业资格上也发生了冲突,是对学校学分认定的不信任。学考制度出台前,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既可毕业,出台后,不仅要修满学分,还须通过规定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方可毕业。

3.学考实际效用低下

学考实际效用低下是取消学考的又一重要理由。学考以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高中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为美好初衷。然而,现实中,这一美好初衷正在被疏远甚至遗忘。在大多数省份的新高考方案中,学考只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也即学考与高考是“软挂钩”。也就是说,当下学校、老师和学生从学考中收益甚少,学考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切实的实行。“源于会考但未必高于会考”可视为对学考现实处境的良好概括。在“高考成功文化”的文化背景下,其效用的低下使其“高考装饰品”的角色与地位难以改变。这种地位又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其在其他方面的改革,如其组织和实施方面的诸多问题使其过程的虚假和欺骗性依然严重,其学业标准的缺位及内容改革思路的模糊使得人们指责其“低水平重复考试”的声音有增无减。

此外,学考的分数报道难于提供有用的信息。各省、市的学业水平考试通常是通知学校学生获得的等第,没有纸质或电子版的分数报道;有些省市虽然有纸质或电子版的分数报道,也只是每门学科的成绩及总分,或每门课的等第,没有任何关于学生学习和学校教学、课程绩效的信息[4]。也即学校、学生难于获取关于自己除分数或等第外的其他具体学习的信息,也就更谈不上据此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或学习了,而理想的考试应该兼具评价与发展的功能。

二、审视:取消学考理由的再分析

1.学考未必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遵循多一种考试、多一种负担的逻辑,人们得出了学考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结论。但其实质更可能是学校、教师、学生从这种考试中获取的利益甚少,考试成了一种形式,即使学生不能通过考试也无大碍,这样的考试往往是一种浪费教师和学生宝贵时间的不合算的事情,也就沦为了一种额外的负担。今天,“升学率”仍是当前任何一所学校无法回避的评价指标,它是关系学校身家性命的“评判标准”[5]。学校为保障升学率,科目设置早已形成了“高考考什么,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模式,一些非考试科目的学科地位直线下降乃至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而学考是对学生文化课学习领域学科学习质量的监测,意在督促学校全面设置学科。从目前各省学考方案来看,学考科目大多涵盖所有学科,学生要顺利通过考试,学校必须开齐、开足所有学考科目。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不难理解人们得出学考是一种额外负担的结论。

此外,得出学考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结论还源于人们对普通高中性质定位的误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普通高中定位于基础教育,这意味着高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大众性及终身性的特点,也即普通高中教育应该服务于所有学生,那么我们的高中教育为没有能够上大学的学生做了什么呢?今天,我们的高中教育基本围绕高考转,假设学考加重这部分人的学习负担的说法成立,学考将有助于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那对于没有能够上大学的学生而言学考就绝不是一种负担,它将督促学校开齐、开足所有学考科目,将为他们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而从学考的发展方向而看,其成绩将很可能成为高职录取的直接依据。上海已采用此做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学考非但没有加重这部分学生的负担,反而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其实,对学生而言,多一种考试,而且可能是影响自己将来升学的考试,感觉有些负担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只要有竞争,就会有负担,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将其取消,而是怎样更好地发挥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等积极作用。

2.学考未必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

此次新课程改革将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视为其基本理念之一,将“过程和方法”作为其三维目标之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检测,将避免学生偏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成绩也将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即同等分数下,水平成绩高者将很可能被优先录取,这打破了“一分压死人”、“分数决定一切”的唯高考分数论。可以说,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本身就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

人们说学考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其与学分管理相矛盾。诚然,它们之间有冲突的一面,如其统一性与学分的灵活性、其结果性评价与学分过程性评价之间的矛盾。但就此提出取消学考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它有一个先在的假设:即学分管理是合理的,是完美的,是完善的。但事实是学分制作为“舶来品”在中国目前也存在着严重的“水土不服”问题。况且冲突其实也是一种交往,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积极力量。

事实上,学考与学分管理有整合的一面。学分认定作为学分管理的核心环节,是课改得以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它希冀有力地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它希冀以学分管理的形式,改变以往应试教育中考试分数决定一切的弊病,以另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系统来激励不同学生的个性多元发展。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乃至非高考的必修课程科目,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地位,而学分认定过程中也存在学分互换,利用学分进行奖惩等认定过程中的随意现象。这与学分管理的初衷相去甚远,正如许多一线教师所言:学分管理形同虚设。而学考作为学生必修模块学习质量的终结性检测,是督促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检验学校模块教学质量,是检测学校学分认定和管理信度的重要途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分管理初衷的实现。

而两者在评价性质上的不一致也未必带来两者功能上的冲突。两者所检测范围是不一样的,学考的功能是鉴定学生文化课学习领域学科的学习质量,学分是考查学生学习量和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两者正好可以实现功能上的互补,共同对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促进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

3.实效低――非学考这一考试形式本身固有的特点

从深层原因说,学考实效低源于其地位――高考装饰品地位的低下。这种地位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其组织、实施层面的问题,带来了其成绩的不可信、不可用。

然而实效低并非学考本身所固有的特点,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或许不是取消它,而是对其进行改革,适度提升其地位,科学组织,严格考试纪律。从高中教育的目标来看,我们不仅要为高校培养合格的新生,还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学考来分担高考承载的对高中学生的评测等附加功能。若取消学考,学生的能力变成了应对考试的能力,丰富的知识和鲜活的世界将被肢解为一张张试卷[6]。这样,高中将出现有考试而无教育,有产品而无检测的局面。

三、改革:学考发展路径的理性选择

学业水平考试是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政策选择,实质上反映了高考改革的教育性理念。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要超越社会的发展,教育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这种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而适应与超越之间的适度张力是教育和社会能否良性互动的基本因素。学考的实践困境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教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矛盾在实践中的体现。故此,对待学考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不应消极、简单地以取消来回避,而应该采取更加理性、积极的态度来思酌它的发展。

1.加强理论研究,理性认识学考

考试不仅是一种能力的测试和获得社会认可的工具,而且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和教育,是个体人格历练,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形成良好的考试习惯和考试品质,不仅能够增进考试成功的可能性,而且将成为考生毕生发展的文化资本[7]。的确,考试不仅是一种对考生的评价,也应促进考生成长。学考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学考的管理者转变观念,兼顾考试的监控与激励功能,服务考生成长,激发考生自我管理效能,帮助考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价值观。如此,才能不偏离素质考试的主导方向。此外,在肯定考试竞争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8]。这一考试千古难题同样需要学考来回答,这无疑对于学考的组织、实施特别是命题、组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另一方面说,任何以考试驱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企图,都必须考虑考试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9]。学考也不例外,今天,我们是否寄予了学考过多的期望而忽视了其可能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这样,当学考在实践中遭遇困境时我们往往消极应对,其实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可见,这种忽视容易使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其负面影响。

3.科学组织,提高学考信效度

从国际上看,在教育管理权持续下放的背景中,质量保证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国家承担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也正成为一种重要趋势[10]。我国的学考也可以看成是在此背景下国家承担的一种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然而,目前这种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

首先是统一界定基本问题及内容标准。学考虽是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政策选择,但具体实施方案可谓五花八门,在此,笔者无意批评其多样化,但对一些基本性问题,笔者还是认为有必要统一。第一,统一界定学考的性质定位,从实施情况看,我国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定位并未统一,大多数省(市)属于标准参照考试,即考生成绩达到相应标准即可获得相应等级。但也有的省份学考性质兼具标准及常模参照性考试两种性质(如江苏)。其二,建立学考的标准,实现标准参照的真实意义。目前,我们基本是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来设计学业水平考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各科课程标准中较少有理论基础方面的阐述,也难有对学科概念、原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作出具体阐述和规定[11]。这势必严重制约学考的内容改革。因为凡是高质量的考试,无一不是在考试的内容与标准方面做的非常周到和细致,并具有很好的操作性,考试的社会功能得以充分发挥[12]。

其次是提升考试机构的专业化程度或培育专业中介机构。考试的专业化程度本身就要求较高,要提高学考的质量,我们也必须提高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化水平,自觉地以教育测量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考试实践。然而,从我国目前大多数考试机构的现状来看,它们大多历史较短,短的只有几年的历史,长的也只有20年左右,很多是由于高考分省命题机制的建立而于2004年以后建立的。其从业人员中虽有一批硕士、博士或者高校和中学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然而这些人多为学科的专业人员,很少有人接受过教育和心理测量的专门学习或培训[4]。这必然会影响学考的科学组织及信度、效度。而有些省份学考的组织部门即原来的会考办,从人员组成看与原来的会考无多大变化,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学考的诸多现实问题包括其信效度大打折扣等问题了。

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还应注意借鉴别国经验,培育专业中介机构。从国际的经验看,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偏重行政领导的政府机构很难操作[4]。很多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只在更高层面实施监管,教育质量监测等具体工作交由一些商业性组织、非盈利组织或政府机构中的公司化的实体等高度专业性的中介机构来承担。的确,考试科学化的发展是高度专业化的问题,学业水平考试的设计、开发、管理等专业问题交由专业的考试机构独立地操作,也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最后是严肃考风、考纪,严格管理。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在“为使学业水平考试取得更好的效果,您认为最需要改革的环节是:……”这个题的回答中(见表2),有41.2%的教师及41.4%的学生选择了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在访谈中,也有不少教师提到:“在准备第一次考试时(即2010年1月底进行的学考),全校上至领导,下至学生着实认认真真地准备了一番,可结果……我们甚至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考风差的坏处不止于此,在访谈中,一位校长告诉我们:“学考考风差也影响到了我们的其他考试,影响了我们的学风。”正是这种过程的虚假性,导致了人们对学考结果的怀疑,并最终导致人们对学考的“忽视”、“轻视”乃至“反对”。可见,学考首先要保证其真实性,才能谈其实用性,才能谈其本真价值的实现。

3.适度增强学考使用价值

在改革中我们既要考虑到传统优势,又要紧跟时展的实际需要。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在这种价值理念的关照下,考试评价是整个教学体制中的关键环节,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而教育改革开始强调适应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考试作为其重要环节,理应对此作出反应。增强学考的使用价值也正是考虑社会的这种现实需要,这是工具理性关照下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当下人们对于学考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既源自其效用性,即学考制度没有与当下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利益或前途结合起来,因而很难在实践中得到切实的执行。那么,如何增强其使用价值呢?

笔者以为,有必要将学考成绩与高考适度挂钩。何谓适度呢?笔者以为我们不宜采取硬挂钩的形式。从目前各实验省份的新高考方案看,硬挂钩主要有两种形式:将学考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计入高考总成绩(如海南),或以学考成绩为依据设定报考门槛(如江苏)。从改革设计者的角度而言,硬挂钩有一定的好处,在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深究起来,第一种形式缺乏理论依据,第二种则有违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招生制度强调还高校一定的自。故此,我们认为学考成绩应提供给高校,至于何种等级才可以被录用,应由高校根据其招生及专业的需要自行决定,这将有利于高校对于偏才、怪才的选择,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到实处。

那到底怎样才算适度呢?学考与高考的关系中度链接较为适合,这样既可体现其在高考招生中的应有地位,又能保证其功能与作用的发挥。目前我们要解决的是在建设中的高校招生多元评价指标中,如何处理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一技术难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决定了大多数考生都可以顺利通过,取得合格成绩。那么,对于学业合格的考生又该如何参考他们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呢?现有的方式大多因操作复杂而被高校弃用。在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等级设定及成绩通用问题[13],如等级设定方面可否设定多个等级并附加各等级典型学生学业能力描述。

参考文献

[1] 李永.我国高中会考的教育评价学反思.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2] 盛海萍.高中实施学分制的困惑与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08(12).

[3] 谢章莲.学分管理背景下高中生教育选择自由权的实现.教育学术月刊,2010(2).

[4]雷新勇.我国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问题及反思.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1).

[5] 马健生,臧洪菊.减负――高考改革的错误定位.教育科学研究,2008(2).

[6] 王泽来.30年来高考改革的成就、纷争与理想.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6).

[7] 乐国林,肖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管理的理念与功能.湖北招生考试,2009(12).

[8] 马香莲.对国外考试制度两种趋势的分析与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9] 王后雄.论教育考试的功能性缺陷与价值冲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10] 王少非.国家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别国的经验.当代教育科学,2007(2).

[11] 雷新勇.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改革的思考.上海教育科研,2008(8).

[12] 边际.创造著名考试.中国考试,2004(4).

[13] 朱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功能、命题与成绩使用.考试研究,2008(4).

上一篇:在课程规划中实现校长的课程领导 下一篇:对《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指瑕》几个问题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