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模式中的实践

时间:2022-07-31 09:36:00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模式中的实践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本文简述了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特征、方法及评价机制等。将合作学习引进课堂,改变了以往的师生关系,更新了授课模式,灵活地开展各种较为真实的语言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多元智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基本理论;特征;英语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83

我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合作学习,又名“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是通过学生的分工合作以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英语课程的任务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发展合作精神。

二、建立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通常采用班级制的课堂教学模式。班级授课制虽然在知识的传授上具有面积大、时间快等诸多优越性,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形式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略了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同步的课堂教学节奏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往往容易造成两极分化,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因此,课堂教学要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的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三、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过程

1. 建立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即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在一组,每个组员担任一个角色,各司其职,定期交换。

2. 小组学习――明确目标

小组学习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练习以及再认识的巩固、提高和深化的过程。教师应根据讲授内容的重点,提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的思考问题及练习题。每个学习小组全部完成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统一答案。由于这些题目首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所以答案一般不会统一。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全班统一讨论解决,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并熟练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要针对英语课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如创建运用语言的机会;根据所绘图提供的情景各说一段话。学生接受目标后,四人一组围成一圈开始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图中的细节及自己的想象都讲了出来,最后大家整理出一篇较通顺、流畅的作文,在课堂上由每组代表进行交流。学生分享各组的劳动成果,同时把别人好的语句吸入到自己的作文中。课后进行加工,完成一遍笔头作文。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不同的学生在写作能力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 交流与自测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叫号,叫到几号,该号的学生就作为该组的代表进行交流发言,把他们组的合作学习结果展示给大家。学生和教师分享成果,并及时反馈,确保学习结果的正确性。那么,如何了解小组学习的学习成果呢?如果说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环节,那么自测反馈也是必不可少的。自测反馈是根据学习目标,提前设计一份能覆盖本节知识要点的测试题,对全班学生进行自测,测验要少而精,中下水平的学生能在5分钟之内完成,并要独立完成,待学生完成之后,由组长公布答案,同组内学生互相交流批阅,也可以自行批阅。目的是让学生自我检查当堂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体现 “合作学习”评价观的重要环节。合作教学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其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四、合作学习的优点

合作学习目前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得益于许多学者和教师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近年来,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也受到教师的青睐,其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并落实沟通式语言教学的精神,选用真实而有意义的教材。教学目标并非仅止于语法知识的灌输,更应注意培养言谈、社会语言及沟通策略的能力。它以增强目标语言的沟通能力为宗旨,鼓励学生把课堂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室外的各种真实情境及场合。

2. 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发挥各人的优势,相互学习。小组间的交际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与别人作比较,倾听别人的声音,感受别人的心情,有助于学生提高交际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情况的关心。共同分担任务和在各组之间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体会到学习的挑战性和成功感,并能提高学生个人的自信心、人际关系、社交能力、时间控制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4. 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较为轻松和不受威胁的环境,学生不用担心犯错误。许多研究表明,小组中的学习效果要比学生单独自学或在高度竞争状态下的学习要好得多。

总之,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对解放教师的教学思想,改进和提高教学技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514100)

上一篇:多元智能理论之空间智能 下一篇: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