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养老金替代率问题

时间:2022-07-31 08:08:45

浅析我国养老金替代率问题

一、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的确定思路

(一)养老金替代率的内涵

养老金替代率也称为退休职工工资替代率。从纵向看,即以退休者个人为研究对象,是指退休者领取的养老金占其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从横向看,平均替代率是指退休者的人均养老金收入与在职者的人均平均工资收入的比率,它表明了一定地区同一时期退休者与在业者的收入对比关系,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等因素制约。养老金替代率的高低反映了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

(二)养老金替代率目标的确立

养老金替代率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其中包括有国家养老保险改革的目标、养老金给付的指数调节、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等。而将养老金替代率设计在一个合适的比例范围之内不仅关系到退休职工的生活保障,而且势必影响到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及其抵御人口老龄化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基本养老保险金替代率目标确定为60%左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为20%,个人储蓄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达到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的20%比较合适。

二、我国现阶段养老金替代率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虚高”

现阶段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都保持在60%以上,呈现“虚高”的状态。一方面我国补充养老金保险企业年金制度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还未能普遍建立,导致了基本养老金成了全部养老金,所以替代率高居不下。另一方面计算替代率的基数是“参保职工平均缴费工资”,而部分企业故意瞒报工资基数,助推替代率“虚高”。

养老金替代率过高,加之覆盖率很低,必然会加大养老保险金支付的负担,降低养老金抵抗风险的能力。由养老金替代率所诱发的提前退休行为,不仅减少了养老保险的缴费人数,使养老保险的收入规模缩小,而且大批提前退休者立即从缴费者变为养老保险待遇的享受者,导致养老保险金需求的直线上升,加大了养老保险金的支出规模。

(二)多支柱养老保险替代率不高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但就目前情况看,这种体系在我国多数地区和行业尚未完全建成,尤其是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从区域分布看,发展是相当不平衡的;从行业来看,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主要是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等效益好的行业,其他行业明显偏低。从参保企业来看,国有企业占绝大多数。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即个人或家庭自愿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也不尽人意,可以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仍旧完全依赖于基本养老保险。

(三)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替代率差距过大

我国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上并没有实行全国统一的养老金替代率制度,尤其是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在养老金替代率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6统计得出,企业养老金占事业养老金的比率从2000年的61.3%下降到2005年的46.5%,绝对额差距从2000年的3878元扩大到2005年的9845元。全国企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在逐年下降,并且已经低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改革目标60%。而机关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居高不下,总体维持在96%~107%之间,与企业单位的差距在逐年加大。

三、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的优化路径

(一)完善统账结合模式下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1、调整养老金的计发办法,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将个人账户规模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到8%,就是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联系的。职工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少了3%,但是社会统筹的基础养老金增加了,基本养老金的总体水平也有所提高。

2、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逐步提高补充养老保险替代率

在西方养老保险制度成熟的国家,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成为了养老金收入的主要部分。目前我国补充养老保险没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养老金替代率很难真正保证大多数退休人员的生活。因此,要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不断提高补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增加职工退休的福利。投资收益率对补充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替代率影响甚大,投资收益率平均1%的变化可以影响到1.95%替代率的变化,对养老金待遇的影响更能达到20.48%。因此,也可以提高对个人账户的投资管理水平,增加投资收益率。

(二)缩小企业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之间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企业养老金的替代率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差距之大已经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虽然在多数西方国家,公务员和企业职员实行不同的养老制度,但总体而言替代率差距没那么悬殊。所以政府应该将适度再分配作为一种政策调整目标。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可以与企业保持差距,但要在适度范围,否则不满情绪激增必然导致矛盾激化。

(三)延长退休年龄,减轻财政压力

延长退休年龄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居民的养老金替代率,而且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角度而言,可以减轻给付压力。在预期寿命不断增加及人口老龄化背景条件下,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将会面临极大的财政支出压力,而目前缴费率与西方国家相比还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延长法定的退休年龄,从而减轻老年贫困、子女赡养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实现养老金体制的社会目标。

作者简介:查娟(1991.1-),女,汉,安徽太湖人。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上一篇:浅析第三产业发展与产业经济结构升级 下一篇: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方式、期限及消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