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硅肥在水稻上的施用试验

时间:2022-07-31 07:39:42

多效硅肥在水稻上的施用试验

近年来,在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硅素已成为继氮、磷、钾三要素之后的第四大营养元素,为了探讨多效硅肥水稻上的施用效果,全面掌握水稻施硅技术,本人在水稻上进行施用多效硅肥不同用量的试验,现将具体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 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邳州市铁富镇铁南村,土壤类型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小麦单产375千克。本试验供试品种为镇稻88,于6月13日栽插,亩栽插密度3.5万穴,基本苗13万以上。

2. 施肥情况。本试验地两年未施有机肥,试验于整地前亩施碳酸氢铵80千克、磷酸二铵17.5千克,生育后期亩施尿素5千克做保花肥,全生育期亩施化肥折合纯氮19.85千克,五氧化二磷8.05千克。

3. 试验处理。试验分别设亩施多效硅5、10和15千克3个处理,施肥和田间作业均同大田。本试验采用大区试验,不设重复,小区面积0.3亩。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1. 硅肥对分蘖速度和叶色的影响。施用多效硅肥能增加水稻叶片的光合效能,增加物质积累,从而促进了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加速了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对水稻返青期影响不大,而对水稻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有一定影响,平均比对照提前1~3天。根据分蘖期观察,分蘖速度施硅区较对照明显加快,叶色也较对照浓绿。

2. 硅肥对灌浆的影响。施硅可以加快灌浆速度,据观察,施硅区提前一天进入蜡熟期。

3. 硅肥对抗病性与抗虫性的影响。施硅区由于形成硅化细胞,使茎、叶表皮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增强了茎秆的硬度,纹枯病和稻瘟病明显减轻,叶瘟病降低1~3级,穗颈瘟降低1.5~3个百分点,鞘腐病降低2~7个百分点,细菌性褐斑病降低8.6个百分点,褐变穗发病率降低4.1个百分点。对二化螟、钻心虫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成熟时施硅区表现叶青绿籽黄,茎秆底脚青爽,上部剑叶绿中带黄,籽粒表现金黄,而对照区基部茎秆柔软,枯叶簇拥,上部叶尖干枯发白。

4. 对水稻植株的影响。施硅各小区均表现基部节间短粗,强度加大。据灌浆测试,施硅区第一节间长度平均缩短0.35厘米,第二节间缩短0.24厘米。水稻体内吸入硅元素后表皮细胞硅质化,使茎硬叶挺,开展度小,光透射比率增大,叶片的厚度增加,寿命延长。调查表明,硅肥处理剑叶最小角度为1度,最大为5度,平均在3度左右,均比不施硅肥的剑叶角度分别大2度、2度、2.4度。因此,施用硅肥后可以改变植株的受光态势,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另外,施用硅肥的植株根数多1.4条,茎增粗0.08厘米。因此,可以看出施用硅肥处理的水稻植株地上部、地下部均能均衡茁壮生长,为增加晚生有效分蘖数,提高水稻单产打下基础。

5. 硅肥对稻米质量的影响。施用硅肥处理的糙米率为80%,均比不施的76%提高4%;垩白率为6.5%,均比不施的降低垩白率0.5%;青米率为2.5%~3%,比不施的降低1.5%~3.5%:因此,施用硅肥能有效提高稻米品质。

6. 施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收获期间考查结果表明,施硅肥的各处理株高都有所降低,对产量构成因素都有明显影响,其中对亩成穗数的影响最大,平均增加3.15万穗/亩,增幅7.63%;对穗粒数影响次之,施硅区较对照平均增加3.1粒,增幅5%;对千粒重影响甚微。从各区实际收获的产量看,施硅各区较对照平均增产32.85千克,增产率6.4%,且随着施硅量的增加产量也增加。

三、硅肥的施用时期与使用方法

水稻田施硅肥,应配合氮、磷、钾、锌等肥料一起做底肥施入土壤中,最好在翻地前或水耙时撒施。硅的标准用量为1~1.3千克/亩,或以亩施硅钙钾肥25千克左右为宜。

四、结论

1. 施硅区分蘖速度快,同时叶片和茎秆颜色较浓绿。

2. 施用多效硅肥可提高灌浆速度,提早成熟。

3. 多效硅肥可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尤其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以及害虫等都有很明显的抗性。

4. 多效硅肥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硅区较常规区增产幅度平均为6.4%,主要表现在增穗增粒上,而且产量、亩穗数和穗粒数随着施硅量的增加而增加。

5. 施用多效硅肥能有效提高稻米的品质。

6. 施用多效硅肥可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邮编:221300)

上一篇:大别山区追梦人 下一篇:浅谈目标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