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体会

时间:2022-07-31 03:20:34

推拿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诊断和治疗急性髋关节滑膜炎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病例31例,对其诊断与治疗经验作以总结。结果:31例均获得明确诊断,31例均治愈,随访至今,无1例复发,未发现股骨头骨骺无菌性坏死者。结论:该病诊断明确,治疗方法简单、宜行,疗效优良。

关键词:推拿治疗 小儿髋关节滑膜炎 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90-02

小儿髋关节滑膜炎,多发生于2-7岁的儿童,是以患儿行走跛行和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该病发作较突然,理化检查多无阳性表现,较易漏诊,误诊,临床治疗手段亦较缺乏。笔者根据多年的从医经验,收集了31例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方法进行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1例,患儿年龄2—7周岁,其中男孩24例,女孩7例,以2—5周岁的低龄儿童多见,并且平时和泼好动,一半以上的患儿在发病前半月左右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就诊时间一般为发病后2—7天。

1.2 临床表现。患儿一侧下肢轻度跛行,行走时患肢处于外旋位,其足尖明显呈外八字状。该征象多由患儿家长发现,患儿不愿活动患肢,可诉患肢疼痛。查体:瞩患儿仰卧,自然伸直双下肢,可见患髋轻度肿胀,患肢处于外旋位,以双内踝为参照点,患肢略长于健肢,一般1—2cm,患肢肌力无异常,“4”字试验阳性,床边试验阴性。髋关节X线可见骨盆轻度倾斜,关节间隙略增宽,血沉略增快,C反应蛋白可见阳性,亦有患儿理化检查均阴性。

1.3 鉴别诊断。小儿髋关节滑膜炎临床表现单一,缺乏明显的理化检查,必须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3.1 儿童股骨头坏死。该病起病缓,病程长,初期患儿感髋部酸痛,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髋关节持续疼痛,后期则出现患肢短缩畸形。患肢“4”字试验(+),股骨头X线、CT检查可明确诊断。

1.3.2 坐骨神经注射性损伤。该病患儿有患侧臀部注射史,且注射部位不正确、不规范,注射后即感患肢疼痛、麻木,继而多出现腓总神经的损伤表现,小腿伸肌属的胫前肌,拇长伸肌,趾长、短伸肌和腓骨长、短肌瘫痪,出现足下垂,行走时足尖离地困难,即跨阈步态,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消失。较少有出现胫神经损伤的表现,患足不能跖屈和内翻,行走时足跟离地困难,不能以足尖站立,感觉缺失在足底和足外缘。肌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

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推拿治疗,方法如下:患儿俯卧,在患侧臀部、下肢后外侧部,取池边、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等穴,进行点按揉搓等手法,其中以髋周为重点,手法宜轻柔适中,时间5—10分钟,充分放松为度。改患儿为仰卧位,医者一手扶患侧髂嵴,一手握患肢小腿近膝关节处,屈髋30度轻拉患肢,然后屈髋贴近腹部并外旋,再伸直患肢,反复操作3次,在操作的过程中,可闻及“咔嚓”的髋部骨落槽的复位声音,伸直双下肢,可见较长的患肢已近正常,轻拍患肢,结束治疗。手法每日一次。

3 结果

本组31例病例全部治愈,最短手法治疗一次,最长九次。均经一年以上随访,无复发。

4 讨论

本病原因至今不明,多认为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患儿在发病前半月左右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部分患儿在发病前有下肢过度劳累或扭伤史,如跑、跳、滑倒等。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下肢过度外展、外旋使关节囊受到拽伤,股骨头与髋臼窝之间发生微小移动(骨错缝),关节枢机不利,或关节外伤后复感外邪,局部气血瘀滞,寒湿流注所致。

本治疗方法,以推拿手法为主,按、揉、点、搓髋周及附近穴位,达到和络、行气止痛之目的,并能有效改善髋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进而缓解局部炎症和款周肌肉痉挛。屈曲、外旋髋关节,能使因拽伤的关节囊皱襞得到舒展,错缝的关节得到落槽复位,轻度移位的股骨头能很好地吻合于髋臼窝中,手法操作中的骨落槽音和操作后的双下肢外旋及较长的畸形得以改善,便是明证。

综上所述,本法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疗效显著,随访无1例发作其他并发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陆裕朴等.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俞大方.推拿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

[3]王冰如.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治疗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2,857

[4]杨文博等.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治疗进展.甘肃中医,2009(22)2,22-23

上一篇:郁树海主任对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思路浅析 下一篇:屋面防水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