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

时间:2022-07-31 11:36:23

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

摘 要:全球化时代的消费主义文化是一种“去域化”和“去传统化”的意识形态,跨国资本及其消费文化的历史性扩张,逐渐解构了人类社会的地域传统和生活秩序,使地域性传统文化陷入衰落的困境之中。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成功演绎为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传播提供了具有特殊审美意义的艺术经验。本文旨在通过对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文化解读,对当代社会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现代化转换问题做一些思考。

关键词:艺术创作;地域性;传统文化;全球化;青春版《牡丹亭》;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802.3 文献标识码:A

Self-Transcendence and Modernity Transmutation of Reg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Taking Youth Version of "Peony Pavilion" as an Example

WAN Jiang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72)

地域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人们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中的积累和沉淀,是特定地域风格、文化观念乃至行为方式的体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延续性和独特性,亦是这个地方的人的文化的根和精神的魂。漫长的古代社会,落后的农耕生产方式以及交通、通讯能力的局限,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极其缓慢的,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说,处于一种微观变化之中。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跨国资本及其消费文化的历史性扩张,逐渐解构了人类社会的地域传统和生活秩序,地域性传统文化陷入前所未有的衰落与困境之中[1]。

禀承文化社会学立场的当代文化研究认为,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亦能展示出“我们从哪里来?”与“我们往哪里去?”的深层意义。置身于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中,如何传承地域性传统文化,并保持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从分化转向整合:全球化语境中的地域性传统文化

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文化规定性,也只有在文化的现代性话语和知识谱系之中才能被有效地言说。基于此,我们在研究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时,必须对现时代特殊的文化境况及其面对的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上世纪70年代,全球化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世界的发展正在形成一个高度相关、密切整合的结构,而任何一个地域性文化单体,都越来越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而受制于这一结构,并在这一结构中相互依赖。这一结构,被称之为“全球化”。

外部世界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介入,必然带来一些新变化。加西亚•坎克里尼(Néstor García-Canclini)认为全球化必然会导致“去域”现象的出现。这里所谓的“去域”,指的是“文化与地域之间的之间某种自然关系的丧失”。在我看来,“去域化”这一概念非常传神的描述了在全球化条件下地域性传统文化所经历的必然变迁。从比较的意义上说,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去域化”过程实际上是和经济的“去域化”相一致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生的过程,这一过程特别明显的反映在作为共享文化的消费文化之中。美国现代社会学奠基人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把这个过程视为地域的特殊性转向全球的普遍性的必然过程。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则以“去传统化”这样的概念来描述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迁。依据吉登斯的看法,传统文化的消解是和自然的消失交织在一起的。这里所谓的自然意指独立于人之外的环境和事件。在他看来,传统和自然在过去是一个相对固定的“风景”,一个构成社会活动的“风景”。而当这样的自然消失时,与它相联系的传统也必然受到挑战[1]。显然,在这个意义上说,“去传统化”意味着人与传统的历史、文化的空间失去了价值归依和情感归属上的意义联系,和传统文化因此不再具有维系人伦关系的现实力量,地域情感乃至地方认同也随之分崩离析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无形中变成了混沌的荒原[2]。

全球化确实是一个“去域化”和“去传统化”,并使不同地方的文化逐渐趋同化的历史进程。全球化的力量瓦解了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漠视了过去的一切。在这个文化与社会不断趋向同化的年代里,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议题一直具有与日俱增的时代性意义,地域性传统文化应当怎样被关注,我们又该如何去寻找和建构现时代文化的“地域色彩”和“传统意义”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直以来,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问题,始终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立场,一种是彻底的现代化转向;而另一种则是坚持本土的、本真化倾向。两种力量的争斗和交织妥协,构成了近年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轨迹的“钟摆”,使我们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一种难以摆脱的暧昧和两难。近年来,包括《藏谜》、《云南映像》在内的诸多艺术作品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当代关注与表达,重申地域立场、传统性文化经验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艺术经验与成就。其中,台湾作家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堪为力作。作品着眼于特定的地域与文化,关心与现代性日常生活真实亲近且熟悉的轨迹,产生了富有含意的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新形式。该剧目所体现的传统美学,不仅被社会一般观众所接受,也得到了高文化素质的知识阶层、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欣赏和认同,为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传承问题提供了具有特殊审美意义的艺术经验。

二、从冲突转向和谐:昆曲《牡丹亭》的自我超越

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首的昆曲艺术,是江苏地区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昆曲杰出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尽管为世界公认,但是它的濒危境况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对于以《牡丹亭》为代表的昆曲文化在当代社会到底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一直是当今学界面临的文化挑战与世纪命题。青春版《牡丹亭》以“青春”为号召,相当自觉地寻求和把握昆曲艺术本真性传承与现代性传播的平衡艺术,将现代感性主义的欲望叙事和昆曲文化的地方性传统美学融为一体,不但夯实了昆曲文化的地方性传统美学经验,还使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得到了超越时代的审美呈现。

在我看来,表演层次上的“青春”是青春版《牡丹亭》制作和演出首要的原则和追求。我国戏曲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尤其看重演员的功夫与名气,造成名角的年龄已不年轻,扮相已不靓丽。有经验的戏剧鉴赏者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欣赏他们的演出,就是对戏曲经典的品味与鉴赏。然而,懂行的戏剧鉴赏者在当代毕竟是少数,近些年来,昆曲这门古老而优秀的艺术更因为青年一代表演者和青年观众的双重缺失而濒临失传。一般而言,戏曲文化的意义,只有在剧场中通过“演”与“观”的互动才能产生,观众总是通过对戏剧情节与戏剧人物的关注、理解与欣赏,才能进而体味昆曲艺术的。为吸引观众走进剧场,青春版《牡丹亭》在昆剧传统的舞台语汇中融入一些试图唤起当代人注目的新的表演特征。清俊优雅的舞台形象,华美的服饰,赋予古典昆曲以活泼新鲜的血肉。舞台上这对情侣不仅用缠绵的水袖来表达缱绻的恋情,而且眉目传情,举手投足温情脉脉,一时间成为不少青年观众的梦中情人。不仅如此,青春版《牡丹亭》在服装、舞蹈、舞台设计、灯光以及导演在时空调度等方面,都不露痕迹地溶进了现代意识。那些重新编创的舞蹈、表演套路,暗置了昆曲传统身段,让观众浑然不觉而又能饱览昆曲规范之美。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创造,在不同的场次中比比皆是[3]。显然,青春版《牡丹亭》这种来自当代观照的艺术处理,正是消费社会最为主流的视觉化叙事转向的体现,也是青春版之所以“青春”的重要内涵。独特的叙事视野为传统昆曲文化的传达与展示提供了一种现代性美学和知识的参照系,其生动形象的认知意义实在不可低估。

如果说,新鲜的舞台语汇赢得了观众的欣赏的话,那么它也只是昆曲艺术生命力的表面延伸,传统昆曲文化的生命之源并不在这里。白先勇深知,如果我们的艺术家只是对传统昆曲的“外在形式”进行现代化转换,那么我们将越来越远离昆曲艺术文化根源。“本真性传承”正是白先勇着力要探究的关键词。青春版《牡丹亭》并非唯“青春”是好,作品中保持了传统昆曲艺术中最具地域立场、最具本真价值的社会文化共识和美学范式。白先勇聘请江浙两省昆剧团的“巾生魁首”汪世渝和“旦角祭酒”张继青对年轻演员的形体、唱腔和表演进行打磨。经过系统化的强化训练,俞玫林和沈丰英规范的动作声腔与靓丽的扮相袅娜呼应,最大限度地表征出正宗南昆意境曼妙的品格和独特的文化品位,很多第一次与昆曲接触的年轻观众也不能不赞叹传统昆曲艺术自身的魅力。在剧本改编上,由于《牡丹亭》原著剧情发展缓慢、情节拖沓冗长,为适应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在不改变汤显祖原著浪漫的前提下,白先勇提出了保持剧情基本完整,呈现全貌精神的要求。在“撮其精华、只删不改”的原则指导下,原著55折的《牡丹亭》被提炼成27折,剧本显得更加精简而富有趣味,杜丽娘、柳梦梅的戏成为剧中两条互相呼应起伏的戏剧行动主线,体现出汤氏原著的本真精神和艺术风貌。

更加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并不在于仅仅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当代视觉叙事要素或者满足人们追怀经典的保守之梦,青春版《牡丹亭》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人性解放,对于社会约束超越的强烈愿望,是它打破时空界限与文化障碍赢得世界认同的根本所在。在白先勇看来,这一思想内涵潜藏在原著文本中,更潜藏在现代人精神世界中。正像白先勇所表明的那样,青春版《牡丹亭》从原著中抽绎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所谓“本真”的爱情故事,而是沿着情理冲突,人性解放的思想主线,表达出现代人对爱情张力和人生命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透过“青春与爱情”这一超越时空的精神主题,青春版《牡丹亭》成功地把现代人的目光从现实世界转向一个超然的非功利的想象和情感的空间,这种与作品精神的共时性存在消解了传统昆曲文化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带有鲜明的否定日常生活的意味。在我看来,这正是青春版《牡丹亭》现代性体验的生动写照。青春版《牡丹亭》在解放人们浅层欲望的同时,也诱发了这个时代之中由人性深处的高级冲动而出发的时代体验,当代人找到了一种可以沟通的文化理解。

不言而喻,在对传统昆曲文化的审美观照中,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既有艺术经验的承传,也有在新语境中的艺术拓展,这是一个对于“去域化”和“去传统化”的改造和重塑过程,其所描绘的地域性的文化经验,在复杂性和人性的维度上已经超越了传统昆曲,呈现出新时期的文化和历史表征,蕴含着更加复杂暧昧的人性内涵和现实意义。

三、从传统走向现代:以“重返”为理念的文化觉醒

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形成不是一种力量的塑造,而是各种不同力量最终“妥协、交易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生产的意识形态不再是狭隘的、往往也不再用传统的经典式的视觉形式加以彰显,而是蕴涵在开放多元的样式之中[4]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显然为我们提供了传统的、地域性文化逐渐被全球蚀以及地域性传统文化起而抵抗全球资本的现实经验。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语境中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化的地域性、传统性范围。技术的进步与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渗透以及掌握文化资本的新的大众阶层的涌现,等等,显然难以在一个地域的、传统的范式中加以解决。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克服静态地、孤立地研究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局限性,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运作方式和表达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去域化”与“去传统化”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成是对文化地域性立场与传统价值的消解,它不过是去掉地域文化中那些排斥性的不兼容的限制,使之演变成为一个更具有包容性和对话性的文化。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整体的能融入新的维度的传承和传播研究模式,对于当前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的分析,必然要把眼睛的触角伸向当代的维度,借助当前的文化视角来理解和解释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转变及其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审美地观照和艺术地发现“地域立场”和“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时代风貌,并使之成为一种与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同构对应的历史性的“地域性传统文化”,而不是亘古不移的永远的传统。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同样提醒着我们,当代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所秉承的立场既不是单纯的地域立场或者传统视角,也不是纯粹的启蒙主义的文化立场,而是植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命运之中的现代人的主体立场,它的核心是现代人关于地域性传统文化命运的情感态度及其价值取向。因此,在构建地域性传统文化“新”的历史内涵及其文化实践的过程中,怎样的传承方式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应该以怎样的地域立场、传统文化经验和忧患意识三个关联互动的叙事伦理和价值理念去实现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并通过创造去发展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时代内涵。正像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所表明的那样,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最根本的涵义是文化价值的本真性建构,没有对地域立场、传统文化经验的理解与尊重,不思考地域性传统文化演变特征与时代文化的本质关系,就会在地域性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失去文化基因的根脉。人文忧患意识是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批判精神融铸而成的一种审美意识,它植根于沉重的土地,与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性命运同甘苦共患难,同时,又以深刻犀利的历史眼光观照和反思地域立场和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把地域性传统文化放到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考量和透视,洞幽烛微地发现并且揭示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生存境况和历史命运,并在这种艺术的发现和揭示中,真诚地表达出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和审美理想。这样一来,我们关于地域立场与传统文化经验的思考与描述的过程中就获得了某种超越性,并由此抵达了对现代性语境中人类命运的总体性反思。从而也在某种意义上,把地域性传统文化的重构推进到了世界文化的前沿地带。四、结语

重构地域性传统文化,不仅仅只是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且还是地域立场、传统文化价值重获生机的一片绿地。在我看来,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问题,应该有情感与理智之分,历史与当下之鉴。我们的情感有对先人的回望,但我们的理智却是现实的;我们的历史是根性的,但我们的思维却是当下的。惟其如此,才能藉由文化的前瞻性和真理价值的创见,以一种强而有力的新形式,抵抗“地域立场”、“传统文化”被消费主义神话遮蔽和遗忘的命运。(责任编辑:帅慧芳)

参考文献:

[1]周宪(著).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0-212.

[2]向荣.地方性知识:乡土文学抵抗“去域化”的叙事策略[J].当代文坛,2010,(02):16-23.

[3]苏涵.《牡丹亭》与当代戏剧的舞台生命[J].艺术评论,2005,(03).

[4][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u(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防治措施探析 下一篇:昆山视频会议系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