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猪博弈”模型改进在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中应用

时间:2022-07-31 08:03:01

“智猪博弈”模型改进在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中应用

[摘要] 对博弈论中的 “智猪博弈”模型分析与完善,结合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对我国员工激励与约束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提供方案。

[关键词] 博弈论智猪博弈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又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努力工作,有效的管理能充分地发挥组织内每一个人的作用,从而推动企业发展。2004年 “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中国人工作倦怠,而普通员工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为48.2%。因此,如何全面创新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已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问题。

二、模型的构造及改进

博弈论中“智猪博弈”源自这样一种假设:大猪小猪喂养在同一个猪圈中,猪圈一头安装有一个杠杆,只要踩杠杆,猪圈另一头固有的食物槽里就会流出饲料。设食物槽一次流出的饲料共6份,踩杠杆需要消耗相当于0.5份饲料的能量。如果两头猪都不踩的话,它们什么也吃不到;若小猪踩杠杆,等它跑到食物槽前,发现大猪已经吃光了6份饲料;若大猪踩杠杆,等它跑回来时,发现只能分享到1份饲料;倘若两头猪一起踩杠杆,大猪可得4份饲料,小猪可得2份饲料。由此建立如下一个盈利矩阵――见模型一。

根据累次严优的定义,显然小猪具有严优策略――不踩杠杆而坐享其成,因此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为(大猪踩,小猪不踩)。对应于这种机制,会不会出现人人都争做小猪而无人做大猪呢?因此对“踩”者进行激励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1.假定对踩者激励3份食物,则盈利矩阵变化如下――见模型二

此种条件下,显然大猪具有严优策略――踩杠杆,小猪还会继续不踩杠杆的策略,此时有效的纳什均衡解为(大猪踩,小猪不踩)。虽然在这个有效解里小猪获利还是比大猪多,但是大猪是在自觉的选择严优策略,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一种无奈的理性。

2.假定对踩者激励3.5份食物,则盈利矩阵变化如下――见模型三

此种条件下,大猪的严优策略还是踩杠杆,小猪踩或者不踩杠杆获益相当,此时有效的纳什均衡解还是(大猪踩,小猪不踩)。激励3.5份食物是小猪踩与不踩杠杆两种策略的获利相等点。

3.假定继续加大对踩者的激励程度――对踩者激励6份食物,盈利矩阵变化为――见模型四

此种条件下,两头猪的严优策略仍为“踩杠杆”,但是随着激励程度的加大,踩杠杆获利会越来越大,小猪也会选择踩杠杆的策略。此次有效策略与以前不同的是出现(大猪踩,小猪踩)。

基于此,模型的改进和完善工作已经完成,大猪和小猪分别作为现实工作中的认真工作者和“搭便车”者,模型将同样有说服力。上述模型的改进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对我国现代企业建立激励――约束的一个良好的描述。

三、现代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与模型的对照

如何创造出能使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使全体员工人人都争做“大猪”,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解决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工作激励形式

工作激励形式主要对应于目标激励等激励内容是管理者通过向被管理者合理分配工作来达到激发被管理者工作动力的一种激励形式。

2.报酬激励形式

报酬激励形式主要对应于需要激励等激励内容,激发被管理者工作积极性的一种重要的激励形式。工作报酬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上的两类。欲使被管理者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须使工作报酬公平合理,以使其达到最大程度的需求满足感。

3.理想激励形式

理想激励形式主要对应于榜样激励等激励内容,是管理者通过展开适时的、有针对性的理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典型、标兵等榜样,激发被管理者工作热情的一种激励形式。

4.规范约束形式

规范约束形式主要是和协调约束内容相对应,它是通过制定行为规范来约束被管理者行为的一种约束形式,约束目标应公开、明确。

5.处罚约束形式

处罚约束主要和纠偏约束内容相对应,是管理者通过实施批评教育、处罚等来纠正被管理者错误行为的一种约束形式。处罚约束也有多种方式,如物质惩罚、行政处理、舆论谴责等。

6.风险约束形式

风险约束形式是给被管理者的工作设置必要的风险,强化竞争,加大其工作压力,迫使其创造性的开拓前进的一种约束形式,这种约束形式主要于压力约束内容,在某些场合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从上述介绍中可以看出,通过改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思想工作等外在因素,或通过被管理者内化为自我约束来达到约束效果,以诱使职工内在地产生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这就是管理者施行管理激励――约束的本质特征。

四、结语

现代实践中企业人员管理的重要性和难度越来越大,由于企业管理不当,企业职工搭便车现象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对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模型分析与完善,对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和方式的改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www.省略/img/jlr/zt/20041206/

[2]

[3]郭超李军:“智猪博弈”模型改进与国企监督激励机制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2005(7)51-54

[4]陈晨:浅析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J].北方经济,2006 (20)17-18

[5]候光明李存金:管理博弈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23-125

上一篇:刍议员工敬业度 下一篇:打造核心营销力――客户关系管理(C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