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立场”,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

时间:2022-07-31 07:29:59

立足“儿童立场”,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课程,从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解读中我们发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所以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应是让孩子分享真善美的地方,是放飞孩子心灵的天堂,也是激活教师心灵智慧的殿堂。

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但反观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儿童立场常常受到猛烈的冲击,最为严重的是,一些教师从未站在“儿童立场”设计教学,而是从“教师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导致教学内容浮躁虚空,教学没有实效性。请看以下镜头——

镜头一:办公室里,几位班主任在闲聊。甲说:“刚上了两节语文课,下午还要上品德与社会课,真累。”乙说:“没什么,照本宣科,随便讲两句就让他们做练习,我每次都是这样上。”丙说:“我也是,要不哪有那么多精力,反正这科不用考试。”丁说:“我都没讲几课,反正学生都不喜欢上,我就满足一下他们的需求。”

镜头二: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自主选举班委会》课上,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咱们班这学期也自主选举班委会吧!”大部分同学也附和说:“是呀,老师,自主选举班委会吧。”科任老师脸一沉,厉声说:“吵什么,想反动呀!谁再提议谁就滚出去。”全班立刻安静下来,大家垂头丧气,只听到老师不耐烦的讲课声。

镜头三: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课后,学生张某说:“老师让我们回去帮父母做一件事,你做什么事呢?”林某说:“我才不做,反正老师又不检查,我不做他也不知道。”张某说:“那我也不做了。”

……

造成品德与社会教学没有立足“儿童立场”的原因有:师资紧张,没有稳定的品德与社会教师队伍;教师不重视品德与社会学科,没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只是机械地向学生传授道德观念、知识,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忽视课后践行的跟踪调查;等等。有鉴于此,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师应早日变成“大儿童”,引领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多彩的世界里遨游。

第一,要研读开发教材,活用教学资源。课标提倡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坚持“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一基本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他们的认知基础,从而提炼出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有益的教育内容。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理解领会教材,适当调整教材,有效重组教材,合理补充教材。经过教师加工、提炼等一系列创造性的活动之后的教材,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活性因子”,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教学四年级《走进美丽的家乡》这个单元时,我们就地取材,根据我县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特点,将教材调整为包含“叩访家乡先贤”、“探寻家乡风俗”、“品味家乡特产”、“赞美家乡风光”四个活动主题的内容;在教学《从家乡看祖国》一课时,结合我镇地处粤北农村,孩子见识少,较难感受祖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从减免农业税、九年义务教育减免学杂费、农民加入新型合作医疗、村村通公路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发展、祖国的发展。我们认为,根据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要,激发教师的智慧,实现教材的重组、开发与创造,可更好地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要“链接”生活体验,深化道德认识。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可见,生活体验是促使学生“动心”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链接”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以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走进残疾人》一课为例,我们组织的体验活动有:播放《家有儿女》无声版与有声版——体验残疾人无声世界的无趣;角色扮演《我是哑巴》——体验残疾人“有口不能说”的痛楚;盲人取物——体验残疾人在黑暗中生活的不便,对阳光世界的渴求;单手穿衣、单腿走路——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

五个体验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有感而发:残疾人太需要人们的关爱了!这之后,每次看到残疾人,他们就会想起自己曾有的体验,行为上自然而然就会关爱残疾人。这既避免了教师只是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走进残疾人的世界,又实现了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的“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第三,要跟踪课后践行,固化道德习惯。目前,许多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将教学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课堂,对课堂教学深钻细研,而对学生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却不太重视,致使学生的道德行为得不到强化,造成知行脱节,严重者会形成双面人格,从而使品德教育归于失败。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一定要延伸至课后。

课后延伸是维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命”,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归宿。被誉为法国教育学“经典作家”的埃米尔·涂尔干说:“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的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课后延伸,旨在为儿童营造“致知笃行”的平台,使之由课内生活走进他们的现实生活,使课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真正转变为课后所用、所做、所行、所为,使课堂教学中业已内化的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能够在课外生活世界中得以践履和彰显,进而强化学生道德行为,固化学生的道德习惯。例如学了《我懂事了》一课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为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的活动,并让学生收集活动的相关资料,如相片、作文、活动记录等;学了《当火灾发生时》一课后,教师可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消防疏散演练,然后让学生回到家里组织全家人进行一次消防疏散演练,教师则可通过电话、“校讯通”短信等方式收集践行反馈情况。

教育家雅斯贝尔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品德与社会学科在教育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寻求教学突破,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作者单位:广东始兴县顿岗中心小学)

上一篇:压岁钱成“纠结”的背后是理财教育缺失 下一篇:巧“拨弦”,奏一曲自律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