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分析

时间:2022-07-31 03:43:45

浅谈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分析

摘要: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实现一定教学目的的行为系统。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本为本”等特点。这一切,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新型教学模式,并对传统教学造成了挑战。

关键词:网络教育 传统教学 教学模式 优劣

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全民教育、远程教育、终身教育,以及学习的社会化成为一种潮流,过往的以课本为本,以教学大纲为纲;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教与学的过程、方法和观念。

1、网络教学模式

1.1 Web网络教学

Web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它既是传送工具,同时又是教学和学科内容的提供者。Web将Internet上丰富的资源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以丰富的形式(文本、声音和影像)予以展示。这种模式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

1.2 E-mail和FTP网上教学。

电子邮件E-mail是在Internet上提供的一种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个人通讯服务。FTP是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 Protoc01)的缩写。文件传输是Internet上提供的一种以直接传输文件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服务项目。学员可以调用世界各大图书馆存储的信息,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案或要讲的重要教学提纲传送给学生,或存于学生的信箱中,便于学生进行学习或做好预习工作。E-mail使教学活动随时随地进行,FTP使学员最大限度的拥有教学资源。

1.3 论坛网络教学。

学员通过网络论坛和别人讨论各种有趣话题,上传各种最新消息、精彩声像资料,发起投票,互相评分,还可以投票选举论坛版主,版主在用户的监督下管理论坛,用户们可以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平等、民主。当然,也有相当的自由。

2、网络状态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2.1 “教学一元体”优于“教”、“学”分裂对立的观点

传统教学模式,无论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教与学之间是分裂对立的,教就是教,学就是学。没成师之前,学生就只能是学生;成师之后,“不耻下问”就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就象孔子那样,只能是圣人为之,凡人不可为之;偶尔为之则会被同行不屑、被学生不敬。

互联网出现之后,这个界限将被彻底模糊。

事实上,“教”与“学”具有“一体性”。“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矛盾体。这里的“一”,可以是一个个体的教学单位(通常可以是班、级、校),也可以是一个个体人的。矛盾着的教与学,无论在个体的教学单位里,还是在个体的人身上,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对立统一。每一个具体的“教”与“学”有各自的发展变化。但是,作为人类社会在“教”与“学”的文化历史上,又有着某种程度的共同性。

人类社会学者美国人玛格丽特.米勒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不同类型的阶段,真实地反映了在教学问题上人类社会所经历的过程。“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原始社会和那些相关的意识形态都属于最初的前喻文化,其权威来自过去。此后,伟大的文明为了进行大规模的变化,需要发展工艺,特别需要利用同辈之间、同伴之间、同学之间、以及师兄弟之间的并喻型学习。

而我们今天则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全新时代,年轻一代在对神奇的未来的后喻型理解中获得了新的权威。美国华裔少年邹奇奇的TED演讲证实了这一点。

2.2 “信息就是学习对象”的观点优于“教科书即教材”的观点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有着“教科书即教材”、“课本课本,一课之本”、“教科书即教学依据”等观念,把教学变成了教科书的教学,停留在只教学生识记一套教科书的范围内。尽管有识之士们一直呼吁正确看待教科书、还教科书一个应有的地位,但囿于现实中打破这一观念误区物质力量的不足,以至于谬种流传,形成为“传统”。一旦考试中出现多了联想、比较、理解、运用等形式的话题,少了死记硬背的死题,就有人感到不适应,而茫然失措。

其实,教材是指教学的材料,与教学有关的材料、信息都可以成为教材。以经济学教学而言,除经济类教科书外,历史的原始资料、经济方面的著作和读物、图册照片声像、文物和模型、统计数字等等一切客观存在的信息都可视为教材。而网络的信息资源,正是提供了大量的现实经济教学材料。因此,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冲击着“教科书即教材”的传统观念,为教科书的科学定位提供了更为充实的物质基础。

在网络模式的经济学教学中,一切信息都可以转为教学材料,我们的任务就在于有选择地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达到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学科学习能力,形成科学经济观的目的。

2.3 综合素质的“教育家”优于传统教育“教书匠”

网络教学优势下,要求教师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实施者,根据学生的需求共同建构各种学习情景。传统“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教背书”的“教书匠”,既是课堂的主导者,又是知识的灌输者,已经不符合信息社会的要求。代之而起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师:他(她)既是教学的组织者,又是合作者,既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

在此,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心理尚不成熟的学生极易在网上世界迷失方向,甚至走向反面。教师应当合理地组织遴选信息资源,与学生分享,并在与学生学习互动过程中实现有益指导。

教师应该是学生情感的疏导者。“人机交往”的情感交流在科幻中时常出现,但青少年在虚拟的世界中极易导致对现实世界的漠视。教师要增加与学生面对面交往对话的机会,创造条件促进学生问的交往与合作,以活泼生动的“人人交往”弥补“人机交往”中的情感漠然。

拥有远大的理想、务实的精神、敏锐的视角、友好的态度、创造性的思维……集合了“教育家”所有应有的素质,正是网络教育赋予新型教师的要求。

3、启示

网络教学是一场伟大的社会改革,她将彻底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教育教学观念。

在线学习充分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在网络教学的背景下,不需要统一的教材,不需要统一的进度。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爱好,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从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学习。

网络教学使教育社会化,学习生活化。在当前的信息时代里,新知识、新事物随时随地都在大量涌现,人们必将从一次性的学校学习走向终身学习,而互联网则为教育走出校园、迈向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是一个教育社会化、信息化的过程。

上一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讲评思想政治试卷的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