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时间:2022-07-30 10:04:38

对小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小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旨在从培养学生“爱语文,喜读书”入手,努力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夯实文学底蕴。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过程的优化、评价标准的改变等诸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地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重新审视。语文阅读欣赏,是指学生对一切文学知识的习得和从中获得的美好情感的体验,从而真正激发起学生热爱语文,喜欢文学的兴趣,汲取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神精髓,提高为人处事的人生修养。

一、对小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的认识

吕叔湘先生所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欣赏。如果阅读教学,已经成了学生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自觉行动诉求,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对文学艺术就会有吸引力,我们语文教学也就成功了。

1.研究阅读欣赏就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文章再好,文学形象再美,如果学生本身不愿读,懒得读,视读书是苦事,没有兴趣,就无法使学生和作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学生也就无法感悟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更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小学阶段145万字的阅读量,也就谈不上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了。

2.研究阅读欣赏就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语文学科既是语文知识的传递,听说读写能力的不断提高的过程,更是人格的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学生在赏析课文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学会欣赏课文,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这也就是课程标准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

3.研究阅读欣赏就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教师就要以一个和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欣赏同一作品的欣赏者角色来对待学生。同为欣赏者,同为一件作品,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所拥有生活经历不同,所拥有知识水平不一致,那么理解感悟的结果也是不一致的,这样就避免了语文答案的标准化,一致性,教师就会以更广阔的心胸来对待学生的每一次应答和理解。

二、对小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的思考

1.通过教学研究,初步构建起“阅读欣赏”的理论框架

通过研究,使教师进一步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旨,进一步转变观念,确立语文阅读教学的“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观;树立“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学语文”的理念,拉近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中入境、入情、入迷。

通过探索语文阅读欣赏教学的新模式,改变教师肢解课文、破坏整体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让教师把握语文的整体情感脉络,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更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习得,把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融合。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审美能力、赏析能力、表达能力等文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2.通过研究、实践,提炼出阅读欣赏的新途径、新模式和新方法

文章是文学家生活和情感体验感悟后的精神产品,是多姿多彩的,是博大精深的。破解领悟作品,与作家对话的方式也应当是各种多样的。阅读教学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让阅读变成欣赏,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朗读、再现、联想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文学的美,艺术的美,生活的美,情感的美。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相对压缩教师课堂讲解、分析的时间,拓宽学生阅读欣赏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发兴趣,诱发动因,把破碎的文字变成有血有肉的整体形象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更好地感悟、欣赏文学作品和其他艺术提供基本的知识保证和必要的方法。

3.通过研究、调查,对课内外阅读欣赏的材料和时间进行科学开发利用

(1)精选阅读欣赏的材料。开发与利用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的阅读资源,因地制宜创编校本教材,感受错落有致,平仄有韵的文句之美;浓厚深沉,婉转动人的情感之美;可敬可亲,栩栩如生的形象之美;高远旷达,回味无穷的意境之美;巧妙深邃,富有逻辑的思辨之美等等。

(2)合理安排阅读欣赏的时间。通过初步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而一学期课外阅读时间一般集中在节假日和寒暑假。为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细水长流中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边角时间”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必读时间、半自由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

4.通过研究、总结,初步建构起多元阅读欣赏的指导评价机制

在阅读欣赏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确立以下几种机制,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阅读。

(1)阅读指导机制:教师的指导,重点在课内,延伸到课外,使阅读欣赏逐步形成课内拓展到课外,课外补充到课内的良性循环流。

(2)信息反馈机制:教师设计每周一次的信息反馈表,及时了解学生课内外的阅读情况,相机进行了解、指导和督查。

(3)激励评价机制:根据每月一次的信息反馈表,通过积分制给学生记载成绩,作为“优秀学生”评比的依据;通过各种比赛,评出“小博士”“故事王”“演说家”等荣誉,从而激励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持久性。

上一篇: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中快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