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一个平台语文课堂妙语连珠

时间:2022-04-30 12:25:57

借助一个平台语文课堂妙语连珠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对各科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们将网络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网络课堂上,人机间的交流多了,师生间的对话少了;学生在课堂上收集、处理信息的训练多了,语言表达的机会却少了。网络课堂,如何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深思。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我发现在网络课堂中注重对话,创设生本对话的情景、创设生师对话的情景、创设生生对话的情境、创设生机对话的情景,使语文课堂上妙语连珠,充分体现语文课的语言美,还语文以本色。

【关键词】网络教学;网络课堂;语文教学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对各科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们将网络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网络课堂上,人机间的交流多了,师生间的对话少了;学生在课堂上收集、处理信息的训练多了,语言表达的机会却少了。网络课堂,如何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深思。

语言学家的研究证明:孩子语言的发展来自对周围生活环境语言样本的模仿,他们说话的口气、语言组织方式等所形成的风格,都取决于模仿样本的风格。课堂上师生交流、互动的场所,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发言、以及师生之间的讨论,都将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作用。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我发现在网络课堂中注重对话,可以使语文课堂上妙语连珠,充分体现语文课的语言美,还语文以本色。

一、创设生本对话的情境

生本对话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理解是能动的,带有创造性质的。”真正的对话,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

教科书、课外读物等对知识的呈现不仅是静态的,而且是有限的、枯燥的。这些传统文本的特点大大抑制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积极性。研究表明教师只有创设了多种阅读情境,才能使学生面对文本做到“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网络突破时空,增加范围,扩大容量的特点,增加文本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并借助声、光、电、形、色、图的神奇配合,变静态为动态,变有限为无限,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与语文文本的对话创设机会。

例如小学语文第十册《麋鹿》是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虽然文字浅显易懂,可是因为文章缺乏生动细腻的描写,缺乏故事情节,因此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也不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专门制作了有关麋鹿的网站,把文本转变为网页,插入精美的麋鹿图片,以及麋鹿活动的视频展示,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积极性。学生在图文对照,动静结合的过程中与文本对话,不仅掌握了许多麋鹿的知识,而且把握了作者是怎样把所见所闻诉之笔端的。

二、创设生师对话的情境

在网络课堂中,学生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获取各种知识,解决疑难。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可是在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往往被搁置一旁,成为课堂上的一种摆设。

如何使教师在网络课堂中与学生对话,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伙伴,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创设生师对话的情境,使教师以一种敞开的方式去面对学生,以一种角色消解的方式走进学生,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1.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

从心理学的研究角度看,一个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接受的信息最多,学习效率最高,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最容易激发他们的求知、创新欲望。如果在网络课堂中,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想法或看法能得到老师的认可、肯定,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与老师对话的愿望。

例如在利用网络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时,在谈话导入部分,老师首先播放了歌曲《微笑》,然后用轻快的语调说“伴着这优美而又感人的旋律,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解读桑兰的微笑吧!”这样的语言为学习课文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奠定了情感的基调。这样的新课导入,学生情趣盎然,同时为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了源头活水。

2.注重过程设计的兼容

在以往的网络课堂中,教师一旦把学生引领到某一站点,学生就如入水的鱼儿,冲天的飞鸟,脱疆的马儿,开始自由驰骋,四处寻觅。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目光聚焦于网络,教师的“关注焦点”就是自己预设的教案,基本不去顾及学生,因而整个课堂上形成教与学相脱节的现象。为了促进课堂上生师间的对话,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兼顾每个学生,把只关注预设的教案,只关注教师自己怎样教,转变为关注教师教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真实想法。

例如在设计《微笑着承受一切》的教学过程时,我把整个教学流程划分为三大版块:一是解读桑兰的辉煌成就,二是解读桑兰受伤的惨痛现实,三是解读桑兰笑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在每一版块学生自主浏览网站结束时,教师适时地通过屏幕广播控制课堂节奏,展开和学生间的对话。如在第一版块学习结束,教师组织大家讨论:从桑兰的成功中,你读懂了什么?在这样师生互动的交流讨论中,更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注重教师的导,注重学生的学,并且在网络课堂中通过屏幕广播掌控教学节奏,实现师生间的对话,使网络语文课同样书声朗朗,妙语连珠。

3.讲究教学评价的互动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关注他们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网络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口头发言给予评价,而且要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网络发言给予评价。

如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学生在上网冲浪,收集了许多有关金字塔的资料,并且在课堂上作乐绘声绘色的介绍时老师不仅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以适当地评价,而且对形式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作出了点评。

在学生学习完课文,在留言版上记录下自己感受的同时,老师也针对学生的留言,作出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留言板上和同学们共享。在师生互动的同时,促进生师对话。

三、创设生机对话的情景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探索研究。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又增强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夜晚的实验》这一课时,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软件,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尝试“实验的经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鼠标点取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计算机显示的各种表现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教师的指导,终于了解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就这样,在游戏中,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带着极大的兴趣去探索,在人机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网络课堂中注重对话,注重创设生本对话、生师对话、生生对话、生机对话的情境,同样可以使语文课堂上妙语连珠,充分体现语文课的语言美,还语文以本色。

上一篇:浅析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下一篇: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多元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