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ICU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7-30 09:54:06

基层医院ICU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分析基层医院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基层医院ICU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ICU护理;安全问题;措施

基于国家对基层卫生医疗的重视及相关政策的扶持,我院通过整合资源于2009年起成立了重症监护病房(ICU),集中收治各类危重患者,经过努力,ICU病房现已具备一定规模,病床数量已达6张,护理人员13人,有力地承担起危重患者救治的重任,为当地民众安康提供了确切的保障。由于ICU病房尚属我院新兴科室,医护人员配备不足,经验欠缺,同时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护理安全问题突出,成了护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1]。这几年我们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根据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防微杜渐;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及专业技能,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基层医院ICU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1.1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大多数医院都存在有护理人员短缺这个问题,ICU病房作为各种危重患者集中治疗点,工作量大,护理技术繁多,操作复杂,需要大量的护理人员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调查表明,医护人员的匮乏已经成为ICU发展的巨大障碍[2]。作为西部基层医院,人才资源尤其匮乏,我院ICU病房成立时的护理人员基本由其他临床科室抽调组成且严重不足,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有限,难以满足ICU病房日常工作的需要,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护理人员结构欠合理,流动性大,根据统计我院ICU成立3年来,外流护理人员多达12人,缺乏稳定性,难以系统执行相关护理流程,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

1.2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虽然医院对新进ICU病房的护理人员进行了护理安全专门培训,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但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护理监控不及时,安全考核流于形式,缺乏约束力,导致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现时期患者对自身权益保护意识提高,一旦违反操作常规,就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1.3护理文书件书写不规范:ICU病房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护理记录繁琐,如果没有采取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一些抢救操作、用药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记录不全或漏记,而且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年限较低,缺乏书写经验,对一些专业术语及病情描述不当,进行不必要的删涂改,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则难以形成有效依据。

1.4职业素养缺乏及违反操作规程:ICU护理人员看护的多为危重患者,一旦疏忽,就会酿成差错,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及精神压力,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应急能力,才不至于延误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时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若是思想松懈、缺乏责任心及对有关护理操作执行不严格:如有些护理人员违反“三查七对”制度,未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诊疗等,导致检查或给药错误,对一些侵入性操作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对特殊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患者未严格消毒隔离措施等,从而埋下了重大的护理安全隐患,另外与患者沟通、交流不良也常常导致纠纷的发生。

2提高ICU护理安全的应对措施

根据上述在护理工作中产生的安全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安全系数:

2.1提高ICU护理人员配置:我院所在地属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囿于环境所限,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为满足正常护理工作的需要,导致原有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生理、心理均需承受较大的负担,据有关研究表明ICU错误的发生和工作负荷过重密切相关。而且由于无法提供优厚待遇吸引高学历人才,我科护理人员学历结构多以大专、中专为主,学历层次较低,且多为80、90后,理论水平的差距和工作经验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对危重患者病情的预判、护理操作的质量。我们通过增加护士编制,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根据岗位特殊性,适当提高薪酬待遇,加强人文关怀,降低工作压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即外派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专科学习,同时定期请外院专家前来指导、培训以扩大视野,提高技术水平。通过一系列举措,我院ICU护理人员数量虽未能按照《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规定的患护比例配置,但已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高效的团队,满足了病房运转的需要。

2.2加强风险意识、提高职业素养及责任心: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的行为。加强医疗安全制度的落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确岗位职责,奖惩分明,做到谁出问题谁负责[3-4]。学习风险管理知识,并就已有或潜在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加深对安全问题的理解,提高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有效地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避免护理纠纷。基层医院ICU护理工作环境特殊,压力大,长期从事ICU护理工作,易导致职业性疲劳。而且我科年轻护士比例大,安全意识相对缺乏,情绪波动较大,抗压能力差,一遇波折极有可能产生退避心理,推卸责任。但是ICU护理是件严谨的工作,需要一如既往的专注和耐心。我们根据年轻人可塑性强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和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及责任心。根据工作资历、性格特点及能力合理搭配排班,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做好安全评估,严格查对制度,制定好各项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做好防范,以备意外之需。

2.3护患沟通、严格技术操作及规范护理文书:严格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成立了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定期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操作考核,并对护理文书进行检查,一旦查找到问题即督促进行整改。ICU患者多有焦虑、悲观情绪,护理人员需适时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处理,避免潜在危险因素的暴发。

3小结

基层医院ICU护理安全问题突出,现有环境无法有效改变,但是通过整合护理资源配置、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职业素养及责任心,深入学习及规范技术操作,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提高了基层医院ICU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粱晓曼,童德军,李金凤,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9(21):2489—2490.

[2] 马朋林.西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危重病医学现状与发展—第l3届西太平洋危重病医学会(WPACCM)会议纪要[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9):518--519.

[3] 崔 晶,叶翠英.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9,12(6):119.

[4] 董爱珠.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4

上一篇:门急诊输液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早产儿气管内吸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