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输液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10-22 09:39:39

门急诊输液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 分析门急诊输液室护理风险,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通过对我院门急诊输液室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的督查结果反馈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论 通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服务,从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护士提供安全的职业环境,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门急诊输液室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自2012年5月以来医院领导为了管理工作需要,将门诊输液室归急诊科统一管理,分为急诊组和输液组;急诊组主要承担院前急救工作,输液组除原来所承担的工作外,同时还要承担所有急诊患者输液及其他治疗的任务,因此工作量比之前增加了很多,同时护理风险也比之前提高了不少。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管理者们也开始重视风险管理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掌握风险,驾驭风险,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2]。

1 护理风险及原因分析

1.1患者对于输液环境不满,造成情绪易激动或过于紧张、焦虑易怒,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比如对等待治疗的时间过长、输液座椅舒适度不够、环境整洁度和安静度、护理人员的仪表、服务态度等方面不够满意;

1.2操作时有些患儿年龄小,配合差,而且自身血管条件较差,护理人员的固定技术欠缺,给穿刺带来困难;同时儿科陪护 ,要求高,给护士工作带来压力;工作人员不够冷静,工作繁忙时段等候人员较多,患者催促,环境嘈杂,没有认真看好血管的深浅及弹性,急于求成,仓促进针,造成穿刺失败而导致患者不满意。

1.3护士未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的目的和药物的性质,对输液速度未按医嘱合理调节造成患者的不适反应。如血管活性药物、含钾药物、高渗液等。

1.4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且无人陪伴的患者输液过程中容易存在空气栓塞的问题。患者自行调节输液滴速也容易带来急性肺水肿的后患。

1.5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配伍禁忌和查对制度;静脉输入需要皮试的药物后,间隔72 h未用者需要再次使用,而个别医生直接开免试医嘱,如果不重新做皮试,就会存在过敏反应的隐患。

1.6春季、秋冬季是输液的高峰期。就诊患者大量增多,输液高峰期在繁忙的工作中容易出现忙乱现象;且护士忙于工作同时忽略了与患者的沟通。

1.7输液完毕,拔针时护士未能及时告知患者如何按压穿刺点,造成出血,容易造成患者紧张和不满意。

2 防范措施:

2.1努力改善患者的治疗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配备空调、彩电、饮水机,购置豪华舒适输液靠椅,护理人员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树立自身的职业形象,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对于不配合治疗和过于急躁的家属要耐心的解释开导,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尽可能地解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以保证我们的工作顺利开展。

2.2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加强护理技术操作的练习和考核。由于年轻护士穿刺技术、经验相对较少,应加强年轻护士的技术训练,以老带新,不断总结穿刺经验,讲究穿刺技巧及固定技巧,工作中要新老人员搭配上班,遇有一次穿刺未成功时,应首先对患者表示抱歉,以取得患者的谅解和配合,然后请其他护理人员协助,保证穿刺的成功。

2.3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输液治疗前,要认真评估患者的病情,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程度。指导患者做好输液前的准备。如空腹时应适当进食,以免输注某些对胃肠刺激的药物而引发过强的不良反应,影响输液的进程。护理人员还应掌握输液药物的药理作用,做到合理的调节滴速,并告知患者不要自行改变输液速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输液反应。

2.4输液室要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并向患者讲解输液室的规章制度。以及穿刺后擅自将液体带到它处造成的不良后果。对于行动不便或无人陪护的患者输液时,护士应给予必要的帮助,保证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安全。当有出现输液不适症状或其他反应的患者时,护士应表现出沉着、冷静,一方面配合医生给予必要的处理,另一方面安慰患者,避免患者出现紧张的情绪。

2.5输液过程中,护士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需要皮试的药物应认真执行皮试阴性方可输入的原则,同时,开始输入前30 min速度宜慢,并做好急救措施。停药3天需继续输注时,应重新做皮试后方可输注,以保证输液安全。输液班护士注射前、注射中、注射后要认真核对姓名、年龄、药名、剂量,操作中严格执行输液卡签字制度,增加核对环节,增加巡视员,减少差错的发生。

2.6输液高峰期,护士在工作中要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安抚好患者的情绪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加强护患沟通,落实健康教育指导,提高服务质量,每天安排一名高年资的专职护士做健康教育,做好输液告知服务,输液大概所需时间、药名及主要药理作用、安全滴速及加快输液速度的危害性以及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巡视中告知疾病相关知识。护士长每月对全科各班次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检查护理服务的落实情况,每月对输液病人服务满意率进行调查,针对病人对输液室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护理服务工作,提高门诊护理服务技术水平,减少护患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2.7输液完毕为患者拔针时,要指导患者应正确按压穿刺部位5 min以上,防止血肿的发生。

3 体会

避免护理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逐步完善护理机制,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加强护理技术操作训练,规范护理操作程序,把风险管理融入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去。在工作中要多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努力打造一个令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7.

2 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920.

上一篇:胃镜检查防跌倒护理干预策略 下一篇:基层医院ICU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