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匾

时间:2022-07-30 07:32:09

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匾

还记得2014年《大众医学》刊载的“医生爱收什么礼”微话题吗?上海仁济医院的连锋医生因收到一幅三位患者合赠予他的骏马绣匾而甚为感动,匾中饱含谢意的一针一线,令无数网友驻足评论。连医生说:“这三位患者都是有故事的人,有空我会说说他们的故事。”

良驹踏雁腾飞起,一骑绝尘上九天。三曲人生同汇处,和谐医患暖人间。

这是三位性格迥异的人,拥有三段各自精彩的人生,因为同一种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同一时间,住进了同一家医院。从此,他们的人生出现交集,在疾病面前成为挚友。

很荣幸,我是这三位患者的主刀医生,聆听了他们求医路上各自的故事,也与这三位“战友”结下不解之缘。如果把医生比喻为班主任,我想,故事里的这三位主人公就像班级里三位个性不同的学生。

认真听话的乖学生――老叶

年过半百的老叶在江苏做生意,因不明原因发热在当地医院就诊。医生一时无法确诊,于是老叶慕名来到仁济医院风湿科,经过心脏彩超检查后,提示二尖瓣赘生物,于是转入心外科。

老叶是所有医生都乐意遇到的那类患者:依从性极强,对医生绝对信任,遵医嘱。在患者积极的配合之下,二尖瓣置换术顺利完成,老叶恢复得很快。术后,老叶需要服用华法林抗凝,虽然他术后便回到江苏继续做生意,可仍然每次都按时到门诊随访,所以凝血指标控制得非常理想。

“三好学生”老叶还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住院期间,一直有一位年轻的女士悉心照顾他。我一度为老叶有这样孝顺的“女儿”感到高兴,直到后来查房时才得知她是老叶的儿媳。“公公五十多岁了,为了这个家还要四处奔波做生意,很不容易,做晚辈的我们就该尽一份力,好好照顾公公。”这是老叶儿媳的答复。我内心不禁感叹:生男生女都一样,好儿媳也能照顾好老人。

经常“翘课”的调皮鬼――小施

刚过而立之年的小施在上海开了一家规模较大的汽车维修店。因为不明原因发热,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赘生物,被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手术治疗。他担心手术会影响正在上升的事业,于是辗转就诊于上海各大医院,四处打听,希望保守治疗即能痊愈。其间,小施因乱用抗生素,渐渐地产生了细菌耐药。在病友的推荐下,他来到我院。详细分析病情后,我建议小施住院接受手术治疗,但他并没有立即接受我的建议,而是继续开始四处寻医之路。

在询问许多专家都得到同样的结果后,小施再次找到我,同意入院。住院期间,小施很不配合治疗,依旧四处打探,结果是体温反复。眼看就可以为他施行手术,他却再次“翘课”,以家中有事为由,不愿接受手术,坚持要求出院。望着小施远去的背影,我知道他还会回来的,唯期盼他下次来时病情不要恶化。

半个月后,小施再次因发热来诊。这次,我再次严肃告之:“频繁更换抗生素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未来可能会演变到无药可用的地步,到那时再进行手术治疗,风险就会加大。你已经有手术指征,这个手术必须做;如果不做,将来会有心脏穿孔、心衰的可能,菌栓脱落后还可能引起脑梗、心梗等疾病,甚至死亡。”多次苦口婆心的沟通后,小施终于向我吐露心声:“我总觉得医生是为了赚钱才要求手术,而我也没有医保,所以才四处打听,希望不用开刀就能治好。连医生您说的对,我这次肯定接受手术治疗!”

小施抱着“一去不复返”的决绝之心上了手术台,手术很顺利。术后,小施对我笑:“心脏手术也没那么可怕嘛。”

渴望关注的“转学生”――老谈

已逾不惑之年的老谈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大厨,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就诊于某三甲医院,并且已入院准备手术。或许因为患者太多,老谈一直未被安排手术。焦急的他跑去询问手术时间,没有得到明确答复,一气之下自动出院,来到我院就诊。

我耐心地向老谈解释了他的病情,告知术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顺利,手术将大概安排在什么时候,并且告诉老谈因为床位紧张,只能委屈他住加床。老谈回答道:“连医生,我认可你。你们很重视我,很关心我,晚上您做手术到七八点,甚至十点依旧会来查房看我。哪怕睡走廊,我也找连医生开刀。”我的内心涌起一股暖意,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可。肩负着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手术顺利完成。

老叶、小施、老谈三人在一星期内先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住进同一间病房。因为类似的遭遇,三人成为经常联系的病友。出院时,三人特地请专人绣了一幅“腾飞匾”赠与我。

如今,已时隔三年,老叶继续经商,每隔半年来上海复查一次。而老谈和小施因多次结伴来我门诊复诊,已成为好友。

这就是那块匾的故事。

上一篇:发电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造价控制问题 下一篇:反复自然流产“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