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7-30 07:23:55

新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及对策分析

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政府相关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促进和发展,而在事业单位中,财务工作的高质高效的开展又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目前新的经济背景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希望能促进事业单位长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新背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足;对策

相较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单位而言,事业单位是以为社会提供相关福利、为社会谋福利的国家政府的分支机构,事业单位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的基础,更是重中之重。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相关制度需要健全及完善。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制度规范是事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如果没有相关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的话,那么工作的条理性以及合理性就会面临很大的问题,制度漏洞及制度缺失会将财务管理工作复杂化。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制度漏洞,这些制度在一定时期内的确有效的保证了我国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存进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相关的服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本比较完善的体制在适应时代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原有制度并没有涉及到的新问题,比如在有关建设项目的财务核算管理上、办理流程或者相关的实体核算方式上等方面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依旧按照陈文旧例来操作的情况,而且由于对制度理解程度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操作标准和尺度。

2.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偏低。就目前的形式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从业素质偏低。有部分人员是通过公招进入到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他们的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是当真正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灵活性不高,甚至有的连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高,单位相关领导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问题,财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它的内容客观要求着相关工作人员的细致与缜密,但有的财务人员身兼数职,在财务工作上出现分身法术的情况,并且参加相关培训的时间也较少。

3.铺张浪费,财力不足。由于是国家政府的分支机构,许多事业单位在财产上就掉以轻心,忽视自身实际的财力状况,造成大量的铺张浪费。比如在较为简单的采购环节,明明可以是事业单位的相关采购人员直接进行的,可是有的工作人员偷工减料、不履行相关的职责或者是处于不良的目的增多了采购环节,引起不必要的开支。

4.固有资产的管理问题。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固有资产在使用、存储与保管的各个环节存在着明细方面的问题。

二、新经济背景下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改善的对策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

在已有的制度上,部分制度的条件实施效果不是很明显的话,应予以修订或者更正;如果是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的相关条例,则可以删除;如果出现了新的问题而制度上还处于空白区的话,应予以补充,对于新制度,事业单位应该组织专门的学习活动,对于制度实施的标准、尺度要进行掌握,并且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要学会灵活运用。总而言之,在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力度上是不能手下留情的,它能否有效的实施直接决定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能否正常开展,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财务状况,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并且能够体现自身特点满足本单位实际需求的财务制度,比如经费管理以及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各个人员的职务职能的相关制度的制定,经费的管理又包括出纳、会计制度的制定,或者是因公事产生的需要报销的费用的审核与退补。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方面出现问题比较多的一个方面就是办公费用的报销问题,许多工作人员因利乘便,不属于公事范畴内产生的费用也在单位进行报销,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讲,相关明细及制度的制定对于事业单位的财产是一种合理且有效的保护措施,应该严格报销的程序。

2.提高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

提高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素质的培养,所谓专业素质即使指财务工作者在财务工作中体现出的处理财务的能力,定期的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不断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不断促进自我学习意识的形成。除了专业素质的培训之外就是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财务工作是与单位的财产安全问题产生直接联系的,如果财务人员的职业操守不够,那么极易造成单位的财产损失。所以,要想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单位领导应在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方面,加大培养力度,充分调动他们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提高他们的从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最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3.强化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促进监管制度的建立,完善固有资产的管理规范,做到从资产投入使用到交接保管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清楚的记录,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的范畴,强化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以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三、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事业单位在社会事务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事业单位谋求自身长远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凤秧:试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2013(6):160-161.

[2]罗利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浅析[J].中国经贸,2013(4):111-112.

上一篇:青岛中小型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我国货币超发及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