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有效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07-30 06:17:15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有效课堂的构建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所获,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新课改倡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的能力;并逐步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教师在“任务”与“应试”双重压力之下,既要安排课堂活动,又要讲解语法知识,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因此,优化英语教学过程,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是所有中学学科中薄弱环节之一,学生基础差,老师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条件也不如城市学校。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成了个大难题。新课程实施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农村中学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农村中学由于生源差,没有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所以农村初中英语学习效率不高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难题。实践证明,要提高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效果,不仅要求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关键还要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喜欢学习英语,就是老师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提高教学效果。作为农村中学要改变英语教学效果差的关键还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据我们调查,农村中学有50%以上的初中学生害怕学习英语,有70%以上的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有的学生说,要不是考试,我才不去学习英语呢,学习英语太难了。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和兴趣不高的问题。

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想办法每一节课都要精心准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课堂的导入,教师要利用农村中学有限的教学条件,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向同学展示相关的挂图或自制的教学用具,放一段录音或相关的录像,配以通俗易懂的英语介绍,提出问题,联系学生学习水平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对于那些教学参考书上提出的教学要求,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对于脱离生活实际或严重过时的内容要及时更新,否则容易使人乏味,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途径,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把英语教学变成形象、直观的教学环境,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精彩的传授,主动的探索,就好比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英语

学生的主动学习是学习英语的前提条件,要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持久性。初中学生学习持久性不强,积极性持续时间很短。英语教学的“三步两结合”是新的课程模式,主体要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学生在课前对下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次整体的预习,在有疑问的地方在上课前到老师那里去询问,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英语教学管理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强调课堂管理。善用课堂上有效教学时间,提高时间管理的意识对教师非常重要。争取时间就是争取成绩。许多教师都认为加大学习量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农村中学老师抢教学时间,加大作业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有的老师都想把45分钟的课堂上成50分钟,课前提前上几分钟,下课再拖几分钟,这样以为学生就可以多学习一点点。实际上拖课是最不明智的做法,这种做法,仅仅满足教师的心理,认为“我已经全部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殊不知,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基本不会有太多的收获,或者像是过眼云烟,没有在脑子中留下任何印象,而且还影响学生的课间休息和下节课的正常教学。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教学需要用作业来巩固。学生往往是独自而不是在老师的监控下做作业,因此常常出现学生不做作业或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的情况。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行之有效地发挥作业的作用呢?很多老师采用的家长签字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尽量让作业变得有吸引力。有效的作业应该让学生感到既简单又熟悉,但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形式多样,带有游戏的性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尤其是学困生能掌握基础,就能使他们逐步获得信心,虽然与其它学生仍有不小差距,但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只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兴趣,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才会有进步。这样的话,就不会有教师抱怨学生不完成作业了。

课堂教学是一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艺术,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地注意力,启发学生积极探索思考,掌握课程要领,举一反三是每一个教师所期盼的理想效果。

上一篇: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下一篇:和煦春风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