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研究

时间:2022-07-30 01:26:20

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研究

[摘要]本文从河南省产业实际出发,针对河南省自主创新所涉及到的经费、人才、知识产权等要素,从微观和中观两个层面设计了河南省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价,综合分析了河南省各市之间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自主创新 因子分析 指标体系

自主创新能力是多种能力复合作用的结果,它既包括创新主体对资源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包括使创新主体资源能力得以实现的载体和外部环境所做的贡献,既包括科技成果的创造能力即产出能力,也包括新产品及市场品牌的培育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河南省而言也是如此。

一、河南省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对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从全社会和企业两个方面来展开,在社会层面,指标主要从经费投入、人员投入和成果产出等方面设计,在企业层面,也是依据企业人员,企业经费和企业产出来处理;另外还增加了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指标和高新技术产业指标。见表1。

表1 河南省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指标选择的诸原则,本文选取了上述10个指标构成了河南省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既包含总量指标,又包含相对指标,较全面反映了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信息,且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河南统计年鉴2008》等出版物获得,保证了信息获取的质量。

二、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实证评价

1.本文研究方法

河南省自主创新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评价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10个指标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为消除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我们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来评价各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法是1904年心理学家Chales Spearman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用少数几个潜在指标(因子)的线形组合,来表示实际存在的多个指标。因子分析的主要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寻求基本结构,简化观测系统;二是对变量或者样本进行分类,对公共因子进行估计,并进一步分析。

2.研究总体及资料搜集情况

本文在结合前面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各地市的自主创新情况进行综合反映,并且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笔者通过《河南省统计年鉴2008》搜集到了2007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相关资料。

3.分析结果

下面我们依据因子分析法的相关步骤来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部分步骤省略),并且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SPSS处理,我们得到三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1.525%,15.373%,10.840%,其累积贡献率已达到97.737%,而第九列则是旋转后三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8.512%,28.080%,11.145%,其累积贡献率也达到97.737%,这表明三个因子描述的总方差占原有变量的总方差的比例,可见,提取了三个公共因子后,它们反映了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但究竟是用旋转后的公共因子还是旋转前的因子,需要在下一步判定。

实验结果表明,用旋转后的因子比较合适,结果如下:第一个公共因子中载荷较大的有发明专利授权数,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专利授权数等,这里基本上包含了大部分信息,因子可以命名为专利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中载荷较大的有研发经费占GDP,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研发科学家占企业职工数,可以命名为研发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中载荷较大的有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以命名为高新产业因子。

最后,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由各因子的线性组合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函数。

根据各个因子的得分情况,计算出三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则得到河南省18个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值(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综合得分中,最大的是郑州,69.77382,最小的是三门峡,-21.815,绝对差异91.59,在第一、二、三公因子中,郑州都以绝对的优势位于第一位,这说明郑州市在河南省自主创新方面由于经济政策、社会等综合作用的影响,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他如新乡、洛阳等,由于基础较为雄厚,加上发展迅速,也成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其他如安阳、焦作等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表2 2007年河南省各市自主创新综合得分及排序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2008),计算整理后得到

三、增强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以上是我们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相关结论,可知,河南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地区差异较大,还有扩大的趋势,在自主创新方面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内部结构上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抓好河南城市圈建设。

要抓好以郑州市为核心的城市圈建设,逐渐扩大与新郑、开封、巩义、荥阳等的联系和交流,促进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应用推动型产业的辐射和集聚效应,实现区域的成长与繁荣,获得乘数倍增效应。

2.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在自主创新方面打开新的突破口。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为工业产值的增加,还表现为第三产业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如文化产业,服务行业的发展对于繁荣地区文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都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河南省各地市都有不同的资源禀赋,要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如有些地区富于资源矿产,有些地区文化资源丰富,都可以对他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本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3.要着力培养各类人才,并完善相关机制,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优势。

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三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教育是基础,教育要先行。要改革教育体制,继续推进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要大力发展民办公助的私立大学;要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要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才引进结构,完善引进的配套措施;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进全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从事成果转化,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技术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

参考文献:

[1]魏建叠.瑞安市自主创新体系的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1.

[2]曹桂华,汪涛,成金华.基于SPA的中部六省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理论与实践,2006,(10).

[3]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上一篇:高校实施班导师制的理论探索 下一篇:生态城市的含义及其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