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探究

时间:2022-07-30 11:17:16

农村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探究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我经历了3个版本教材的更换,从最初的人教版到目前使用的外研版,随着英语教材难度不断增加,对于基础薄弱的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明显减弱,部分学生对英语有了畏难情绪,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上,除了几个尖子生,其他同学成了看客,教学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学习越来越被动,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我开始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初步探索更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在美国兴起一直延续到至今。近年来,在我国也受到普遍的关注。合作学习有多种模式,结合我所教的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实际,我采取“分层—合作法”。“这种模式一是将分层理论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合作性模式,促进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课堂记录,问卷调查,成绩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学习动机,课堂氛围,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考察。

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我的体会和收获如下:

一、合作学习的必要准备 ——科学合理的分组

控制小组人数。实验之初,每组十名学生,效果不佳,课堂活动效果差,课堂秩序无法保证。我将学生人数改为四人一组,美国教育家迈克尔A. 鲍尔认为: “四人小组比多人小组可以实现学生互动,同时,比两人小组有更多的力量和主意去完成任务。”

分组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按照学生的学业成绩,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将他们分到不同的小组,每一组包括优等生,中等生,学习困难学生,各小组学业成绩平均水平大体相当,注意各组之间基本保持平衡。

加强小组成员交往与影响。首先变化座位方式,尽量让各小组同学坐在一起,为小组合作提供方便利。每学期分组一次,小组成员长期合作,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加强成员间的联系,促进活动的成功。

二、小组活动取的成效的关键——课前预习

在实验之初,由于准备不足,小组讨论往往流于形式,表面课堂热闹,实际收效不大。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度,在新课开始之前,我提前布置任务,组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预习。例如在教授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 4 Life in the futureUnit 2,Everyone will have a small car要求学生画一幅未来生活的画像,并给全班同学描述。如果没有预习就进行小组活动,由于知识量与词汇量偏少,学生常常无话可说,语言表达不规范,而且浪费课堂时间。于是,在新课前,我布置小组成员预习新的单词与句型,查找未来社会的相关资料。课堂上,我布置了小组任务;①:讨论:“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climate in the future?”②画一幅未来城市的画像 ③写出一篇科学幻想短文。由于预习做得好,学生已初步具备了相关知识,学习热情高,讨论积极主动,尤其在汇报环节,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各小组不仅想象丰富,画像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语言表达比较规范,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收获了学习的快乐与成果。最后,我总结各组的优点与不足,并评出最佳学习小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组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及时有效的评价各小组活动

小组内成员分工,在学习中合作,集思广益,共同进步,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组间适度合理的竞争是合作学习的剂,是前进的动力。所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听写,背诵短文,上课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情况,小组成果展示等,我按照任务的难度,给各小组计分,及时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例如,在教授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5 Western music unit 1 You like western classical music,don’t you?时,我布置各小组学习演唱英语歌曲,并制定评分标准,邀请其他班级英语老师做评委,得分最高的获得最佳小组。各个小组成员在网上查找资料,练习英语歌曲,比赛当天,有的小组自带乐器,有的小组甚至完美的演唱难度较大的歌曲。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学习动机,激发的潜力令我刮目相看。事实证明,通过近一年的摸索与实践,本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较快。

四、细节决定小组活动成败

我的实验开始一个月时,效果并不佳,主要问题是活动设计过于粗糙,没有制定具体而且可操作的规则。课堂讨论学生讨论无边无际,甚至使用汉语聊天,课堂看是热闹,实际效果不佳。另外小组得分记录混乱,学生兴趣降低。成绩优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在课堂上能获得话语权,而其他学生只能做观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从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布置小组活动任务注重细节。活动任务要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活动任务要既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同时有一定难度,学生经过合作与探究才可完成。事实证明,如果合作任务有趣,富有挑战性,学生们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合作讨论,实践探究的方式创造性的完成任务,这在传统课堂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次,课堂提问注意细节。每节课的问题,我都精心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力求照顾各个水平的学生,汇报成果时,基本问题请一般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请成绩好的同学回答,鼓励成员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为他们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提高学习自信心。防止出现小组两极分化现象。这样,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锻炼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细化小组活动评价规则。我将小组学习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标准为:

做好量化考核后,这些项目,有些是为小组集体打分,有些是小组成员个人的得分,打分方法有学生自评,组内成员互评,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等,每周计算小组总分并总结。各小组为了争第一,学习优异的同学自觉帮助本组其他同学记单词,背课文,经过一段时间,原来学生最反感的背课文也不需要我再三督促,有的小组在规定时间前就完成了任务。

总之,通过近两年的实验研究,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是一个在教学中值得尝试的方法。虽然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我们在这一领域能不断探索,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是可以让学生是走出被动学习的深渊,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真正做到智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上一篇: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之我见 下一篇:中学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