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区内班历史课阅读探究—朗读方法

时间:2022-07-30 09:47:33

初中区内班历史课阅读探究—朗读方法

“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语文和外语教学中,早已为很多教师认同并予应用,但在历史教学中却常常被老师忽视。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仍然拘泥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每堂课的40分钟常常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努力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其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不胜其烦,学生听得不厌其烦,效果却并不是太好。而我校每年都有300名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同学,他们来自新疆喀什,吐鲁番地区,多数学生生活在农牧区。在小学,多数学生是接受本民族语言教育的,而汉语水平较低。初中来到我校,接受汉语教学,学生面对着众多的困难,远离父母,想亲人。学习时,全汉语的授课,使得一些学生听不懂,不会写。历史,对一些学生来说几乎是空白。作为一名初中内初班的老师教师,将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如何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要思索的,通过教学实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应用“阅读”,是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方便、直接地起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作用。通过读教材能够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还能快速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让历史课堂也充满“阅读”的快乐。

“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朗读,默读等。对内初班的维族等学生采用适当的朗读是有意义的。朗读形式多种,在课堂教学教学中,我们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选取教材内容让全班同学读书

朗读之前,教师一定先要明确学生朗读的目标性:历史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这样相辅相成,便能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

在讲“秦汉文化”一课时,讲到“秦兵马俑”一目,采用全班朗读的方法,读后老师提出如下几个问题给学生回答:①兵马俑属于哪一门艺术?②兵马俑是用什么做成的?③兵俑和马俑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④兵马俑有什么历史价值?这是一种学生朗读,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一起朗读会让会让汉语稍好的同学在朗读中更自信,让汉语不好的学生,特别是胆子又小的学生,在没有太大的思想负担下随其他同学一起朗读,在朗读中提高汉语水平,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而朗朗的书声有助于课堂气氛和学生精力的集中。

二、分小组读

全班朗读时间长了,会使一些学生思想“开小差”。而分组朗读时用评比的方式,哪组读得好给予表扬,使学生能集中思想学习,还有一种荣誉感和团结精神。 如:初一历史第一册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历史,由第一组同学读“北京人”的史料,第二组同学读“山顶洞人”的史料。读后让学生思考。由第三组同学提出问题给第四组同学回答,第四组同学提出问题给第三组同学回答。如:“北京人有什么特征?”“懂得什么?”“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全班同学都参与了活动。这是一种由学生读书,自己找问题,提问题,分组进行的方法。在讲到佛教的传入,道教的产生历史时,教者提问学生:“书中说佛教的传入,道教的产生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你能在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一些史实说明其影响吗?”教者要求每组同学回答,看哪组答得多。学生兴趣起来了,在认真思考。很快从第一组到第四组的同学都积极回答。有的说《西游记》,有的说和尚,有的说寺院、宝塔,有的说惠州元妙观,有的说少林功夫等等。最后教者肯定了同学们的回答,对一些不对的说法加以纠正。学生懂得了影响的真实性。这是一种通过读书、思考、提问,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的方法。

三、学生个人读

在教学过程中让个别学生朗读,更具有针对性,发现更细的问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胆量。在讲初二历史第三册第 1课时,让平时很少发言的阿瓦古丽来朗读,她胆子小,声音也很小,我时时鼓励她,这样对她很有帮助。她读完后我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清朝政府为加强对的管理做了哪几件大事?学生很快回答出三件大事。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很快各种问题出现了,如:1727年当时的皇帝是谁?为什么同是一个喇嘛教会有两种不同名称的册封?我和学生一起解答。这是一种让学生提问题,老师解答问题的方法用在学生读书后,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找出问题,让学生多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克服教师满堂灌、全面包办的现象。易懂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图文、翔实的史料等使学生了解人

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 ,学习历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材料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历史知识的理解与积累,除了关注正文外,也一定要关注课文导言、小字和课中的引言,还要关注文章的每课一得和课后阅读材料的积累,还需读历史故事和相应的课外读物。有了历史知识的积累,许多问题便能轻易解决。

阅读教学可探讨的问题很多,我在这里仅仅是就当前最容易最普遍的几个问题谈了一点肤浅的认识,目的是阅读对民族学生学历史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我也坚信:有你我他的共同参与,活化新知,尊重传统,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我们一定会迎来历史阅读教学的艳阳天。

上一篇:新时期高校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思考 下一篇:军事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的衔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