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中的双循环强化式教学创新

时间:2022-07-30 07:03:17

医学专业中的双循环强化式教学创新

我国农村卫生人员学历低、医疗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1]。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卫生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现有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的压缩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过于强化理论,学生动手能力弱,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农村卫生人才的需求。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改革中,专业课教学采用“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模式,加入农村卫生工作中所需的预防、公共卫生、全科医学等知识,学生一边进行理论学习一边进行实践,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今后适应农村卫生工作的实践能力,是三年制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模式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行1+2模式,即1年学校基础教学,2年医院临床教学(含实习1年)。将专业课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毕业实习紧密结合,实施一体化教学,进行课程整合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由学校实训中心统一确定学生见习和实习医院地点,与见习和实习医院达成协议,制定学生见习和实习内容及大纲,印发成册用于学生见习和实习的管理。

二、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模式改革

(一)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模式。

1.专业课教学(第一次循环):学生在学校学完第一年的基础知识后,入校第二年的9月进入临床教学医院,开始第二年的临床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过程,时间为36周,轮转地点有县医院、县中医院和县疾病控制中心、社区,全部学生为一个大班,同时将学生以8-10人划分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担任组长。将专业课设计为两个大的模块即:专业理论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见附表。专业理论授课为大班授课制,由临床医生担任,穿插在学生第二年的教学中,大班理论授课时数压缩,仅讲授重点、难点和给出纲要。专业技能实训模块增加护理技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实训,专业技能实训模块进行双循环模式,双循环由医院医教科按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前老师详细介绍循环的目的、具体目标、内容安排、考核和成绩评定,重点强调学生对新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主动学习和自学的重要性。按计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临床科室中循环学习,科室将为每组学生确定医教小组,医教小组的每位成员均可带教学生,科室主任为总负责人。学生在循环教学中参与诊疗整体过程,使学生早期、长期地融合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接收训练。学生以每小组为单位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听讲座、病例讨论等方式训练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学生通过双循环的教学模式,从大班课—小组见习—自学即“理论—实践—理论”,加强对已学知识的融汇贯通及灵活运用,同时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毕业实习(第二次循环):入校第三年进行实习循环,时间为42周,实习地点有县医院、县中医院、社区、县疾病控制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继续进行小组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通过以上双循环强化式的教学模式完成以临床实践为主线的临床实习。

(二)教学方法改革。

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模式中见、实习过程中可考虑以完成教学目标为手段,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并用。

1.小组式教学:教师以教学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为主题,与学生共同创设多个问题情境[2],让全体学生事先准备相关资料,进行课外阅读。准备工作完成后,全班按小组进行,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模拟(如外伤包扎)、角色扮演(如中毒急救)、游戏、演讲、课件展示、观摩和师生点评等形式。实现师生共同参与,最终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2.床边教学:用典型病例示教、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与病人直接接触,从病人身上学习各种疾病的典型体征、症状,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典型病例的诊断、治疗、预防进行讨论、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有效的临床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积累临床工作的经验。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承担教学活动的管理者。

3.PBL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为学生设计真实性任务和问题,鼓励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和学生激励机制。

在双循环临床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通过研讨、短期培训、外出进修实践,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领会三年制临床医学双循环临床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鼓励教师开设创新性实验课并设置奖励;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设立教学改革成就奖励制度,评选优秀课件制作者;通过集体备课、同行听课、教研活动、师生座谈等进行教学交流;对教学成果突出者给予奖励。对优秀实习基地进行相应的奖励。建立对实习医院的优秀带教老师和优秀实习学生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开设学生创新实验奖。

(四)教学考核改革。

教学考核包括对学生的考核和对教学各层面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将从知识、技能、临床综合三方面进行。考核内容有:知识理论考核,在理论授课结束时进行,范围主要为理论授课的内容。技能考核:每个小组循环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为技能考核,内容以临床实际能力和表现考核。临床综合考核,在双循环教学结束时进行,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实际能力考核。知识和技能考核构成各科成绩,知识、技能、临床综合三方面构成临床综合考核成绩。对教学各层面的考核包括临床教学医院整体教学氛围、带教科室、带教教师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主要包括理论授课、病例讨论课、双循环等各环节带教的量和质,由学校外请专家予以评价。

(五)教学管理改革。

双循环教学过程由临床教学医院医教科统一管理,成立学生参与管理小组,协助医教科管理。医教科为每位学生建立资料,设计卡片,教师填写学生见习量和质,对优秀学生予以奖励。双循环过程中学生小组相对搭配固定轮转,小组式管理,可以讨论,相互学习避免浪费教学资源。

三、结 论

通过两次循环教学,除临床医疗实践外,还增加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实践,社区卫生服务[3]和全科医学实践。学生在医院、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拓宽了实践教学层面;通过教、学、做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探索形成新的临床教学体系,为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培养人才。

上一篇:预防医学的分析实验教学实施与研究 下一篇:巩固教学成果加强临床医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