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过开放课题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2-07-30 06:00:12

浅谈通过开放课题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信息时代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专门人才,而创新人才主要来源教育。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和加强大学生创新知识的传授、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放课题的形式可以很好的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出来。

关键词:创新教育 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35

1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创新智能、创新方法和创新环境等[1]。

我国的高等教育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随着国家发展对人才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后续发展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效果却不明显[2]。在工科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教授、轻能力培养和重课内、轻课外的“三重三轻”现象[3]。

2 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较低的原因分析

2.1 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缺乏创新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忽略了自己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还比较薄弱,缺乏创新所需要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的激发。

2.2 旧的教育模式、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管理体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交往、学习和工作方式,也正改变着当今社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过去高校旧的教育模式、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管理体制已不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2.3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与学生成长需求之间存在着不适应性

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最能够展现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第二课堂”却存在着与大学生成长需求不相适应的弊病,也存在着满足不了学生发展需求的问题;如缺乏“第二课堂”活动所需的场所、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层次不高、活动的目的性和科学性不强;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等。

3 通过开放课题的形式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综合素质

3.1 开放课题基本情况

3.1.1 开放课题研究目标

本项目“无线传感器网络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制作”本身就是实际动手项目,从设计电路板,元器件的选型、购买,焊接电路,到硬件电路调试,软件编程,最后得到具有一定功能的平台系统。

学习完各门独立课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通过该创新课题的锻炼,能够把所学课程系统起来,形成自己的“森林”。

通过自己制作与调试电路,软件编程,整体调试与性能测试,得到最终电路系统,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3.1.2 研究内容及具体实施方法

第一,老师给出整体电路的设计思路、原理图。并进行必要的讲解。

第二,把涉及到的较复杂器件的资料(PDF)给学生整理出来,对其中有难度的内容进行集体讲解。包括单片机、程序烧写模块、时钟系统、传感器、放大模块、AD、DA模块,显示模块;电源系统,包括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功放、电源保护等。

第三,学生阅读原始(英文)PDF。

第四,针对不同硬件的软件编程,要既了解硬件也要掌握软件。

第五,通过自己制作与调试电路,软件编程,整体调试与性能测试,得到最终电路系统,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3.1.3 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平台采用SH79F64单片机和RF无线传输模块,变压器获得电源,有操作按键,有液晶屏等,要了解这些芯片的工作方式。

第二,设计无线通信软件,用于接收远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信息。

第三,编写显示程序;显示所有节点传来的信息。

3.2 中期考核

第一,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是否按计划开展工作,研究进度是否符合项目研究计划的要求;

第二,参与项目的学生是否定期记录项目进展情况;

第三,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第四,项目建设条件保障(学院、系是否对项目加强组织领导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第六,项目建设的后续工作安排及预期的标志性成果。

3.3 项目结题

3.3.1 项目成果总结

本项目通过对器件选型,设计主机的电路原理图和PCB板图,给出了各模块的软件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软件编程,由主机发出信号,告知节点,节点收到通知信息后,把本地的温度信息反馈给主机,实现主机控制节点信号的功能。

本项目具有推广价值,适用于分布范围大的场所中物理信号的采集,可用在各种工况信息的提取和监控,如温度、湿度监控等。

4 结束语

近几年通过对学生以“开放课题”形式的训练,连续几届毕业生(凡参加开放课题的学生)都能顺利的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且,逐渐在学生中有了一定的影响。每年本专业的生源不断,呈扩大势头。下一步,考虑在规范管理方面有所提高,形成更大的规模,既能保障为更多在校生更高效的服务,又能保证相应教师的利益不受损害,从而将这种机制长效的推行下去,最终为学生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雁斌.创新思维法[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02.

[2]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0,(6):34-36.

[3]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7-68.

上一篇:公共心理学实验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浅析大学班主任角色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