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咽通气道吸痰与传统吸痰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时间:2022-07-30 05:17:46

经口咽通气道吸痰与传统吸痰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口咽通气道吸痰与传统吸痰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和吸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吸痰方式, 研究组患者实施经口咽通气道吸痰, 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SpO2、一次插入气管成功率和痰鸣音减弱或消失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吸痰前1 min 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吸痰后2 min两组患者的SpO2均明显升高, 且研究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颅脑损伤;经口咽通气道;吸痰;指脉血氧饱和度;效果

颅脑损伤指的是由于交通事故、打架斗殴或者高处坠落导致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多表现为轴索的损伤和脑组织缺血缺氧, 临床上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和感觉或运动障碍等[1]。研究显示, 颅脑损伤在各类死亡病因中占第2位, 每10万人中约有218人患有此病[2]。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凶险、变化迅速, 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并丧失原有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功能, 不能及时有效的排出呼吸道和口腔内的分泌物, 极易引起呼吸道阻塞而危及生命[3]。对于这类患者必须及时清除口咽部及气道内的分泌物以重新开放气道, 保证呼吸正常进行, 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和维持脏器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 采用合适且高效的吸痰方式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经口咽通气道吸痰与传统吸痰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指脉SpO2和吸痰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急诊科院前急救收治的4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24例。对照组中男15例, 女9例;年龄25~64岁, 平均年龄(40.5±6.2)岁;其中坠落伤3例, 交通事故18例, 重物击打伤3例;受伤至接受治疗时间10~36 min, 平均时间(14.6±10.3)min;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 平均评分(5.6±2.3)分。研究组中男16例, 女8例;年龄22~65岁, 平均年龄(40.8±6.3)岁;其中坠落伤5例, 交通事故17例, 重物击打伤2例;受伤至接受治疗时间8~39 min, 平均时间(14.5±10.2)min;GCS 3~8分, 平均评分(5.4±2.7)分。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接受治疗时间和GC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吸痰时均未建立人工气道(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到达现场后立即开始急诊抢救, 包括开放气道、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SpO2监测、止血、包扎等。当看到患者口腔内或口咽通气道内有分泌物或SpO2下降时开始吸痰。研究组患者经口咽通气道吸痰, 选择大小相当于患者门齿到下颌角距离的口咽通气道。具体放置口咽通气道及吸痰方法为:吸痰前先给予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动易排出。吸痰者站于患者头侧, 左手用压舌板将舌体下压, 右手持口咽管, 将口咽管凹面向上沿舌面插入;当口咽管插入约1/2时旋转180°并沿着舌面继续插入至舌根处, 之后用医用胶布适当固定防止滑脱。将电动负压吸引器调至负压0.01~0.02 kPa, 吸痰管插入15~18 cm, 吸痰时左右旋转、动作轻柔、边退边吸;若分泌物较多可短暂停留, 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次。尽量避免吸痰过深或时间过长而导致颅内压升高。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SpO2、心率、呼吸和面容, 注意无菌操作。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立即停止吸痰并对症处理。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纠正低氧血症。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经口-鼻吸痰, 余观察同研究组患者。以上所有吸痰操作均有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SpO2、一次插入气管成功率(标准:吸痰管能够一次迅速顺利插入气管内)和痰鸣音减弱或消失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吸痰前后SpO2比较 两组患者吸痰前1 min SpO2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吸痰后2 min两组患者的SpO2均明显升高, 且研究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一次插入气管成功率和痰鸣音变化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一次插入气管成功率和痰鸣音减弱或消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这类患者常因为咳嗽中枢功能障碍而出现呼吸道阻塞, 因此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系统通畅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举措。传统的吸痰方式对口腔和鼻腔刺激较大, 大多数患者难以耐受, 而且一次插入气管内的成功率较低, 极易损伤口腔黏膜, 需要反复多次的吸痰, 大大降低了患者吸痰的成功率[4]。而本科所使用的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则有效利用了口咽通气道的优点, 减少解剖死腔, 较一般的经口-鼻吸痰深度增加约4~6 cm, 有利于吸出较深的痰液。此外, 放置口咽通气道后还利于患者吸氧, 能够迅速提高血氧浓度和指脉SpO2[5]。陈东颖等[6]的研究显示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可以明显提高指脉SpO2, 对呼吸影响小, 使患者吸痰间隔延长, 并且提高了一次性吸痰的成功率, 整体吸痰效果明显优于经口-鼻吸痰。本研究也发现两组患者吸痰后2 min的SpO2均明显升高, 且研究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 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可以减轻对口腔黏膜的损伤, 提高吸痰效果, 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吸痰方法,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爱萍. 3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6):66-67.

[2] 姚B, 肖细桂, 阳烈照.两步吸痰法在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 2010, 25(8):13.

[3] 赵玲真, 张合风.口咽通气道气管内吸痰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6):51.

[4] 胡亚玲, 王海燕.不同吸痰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1):38-39.

[5] 朱丽芳. 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09(4):1-2.

[6] 陈东颖, 陈劭华.放置口咽通气管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广东医学, 2011, 32(9):1217.

[收稿日期:2015-01-28]

上一篇: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 下一篇:微波理疗对单纯性阑尾炎术后切口康复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