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治疗效果观察

时间:2022-07-30 03:57:45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治疗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观察PKP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手术前后伤椎前、中柱高度及Cobb角进行比较。结果 4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为30min,无患者发生严重心脑血管不良反应,手术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伤椎前、中柱高度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124-01

今年来,如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43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为68.5岁。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明显的腰背疼痛现象;病变部位为16节段腰椎骨折,15节段胸椎骨折。

1.2 手术方法 老年患者取俯卧位,使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使用C型臂X线仪进行透视定位,局部麻醉采用1%利多卡因浸润至骨膜。使用经皮椎体球囊成形成套手术系统,首先将穿刺针的针尖定位于椎弓根外上缘,在X线透视下经双侧椎弓根进行穿刺,继而将套管针刺入椎体。借助骨锤将穿刺针由骨皮质穿透进入椎体。穿刺过程中对C型臂进行调整以观察正侧位像位置,若采用侧位进针经由椎弓根到达椎体后缘时,其正位应位于椎弓根影的内缘;倘若已经超出了椎弓根影的范围,则需要警惕针尖已穿出椎弓根侧壁的可能。侧位观察穿刺针尖若已超出椎体后缘约2-3mm时应立即停止穿刺,将内芯取出,此时即成功建立工作通道。利用空心椎体钻取组织常规送病理活检,然后沿工作通道将实心椎体钻刺入椎体至距离椎体前壁约2-3mm处,将实心椎体钻拔出后连接压力注射装置,将球囊置入椎体前3/4处。将显影剂碘海醇缓慢注入使球囊扩张,仔细观察并对球囊注射器的压力读数进行记录,压力增加至344.74kPa时将内芯取出,使球囊在椎体内更容易扩张,最大扩张压力控制在1723.7kPa以内。待患者椎体高度恢复至满意高度或球囊到达椎体上下终板时终止压力的增加,将造影剂抽出同时将球囊撤出。骨水泥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配制,在牙膏期时使用骨水泥注入器于低压下将骨水泥注入椎体,直至填充满意。采用正侧位观察PMMA的分布效果,分布满意则在骨水泥凝固前将穿刺套管旋转数圈,分离骨水泥与套管,继而将穿刺针拔出,使用无菌敷料覆盖。术后观察患者的双下肢活动及生命体征,一般情况下患者卧床6-12h后可适当下地行走,在术后3天给予消水肿药物,并进行X线及CT检查观察骨水泥外溢情况。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前、中柱高度及Cobb角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4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30min,无患者发生严重心脑血管不良反应。43例患者术后28例(65.22%)腰背疼痛完全缓解,15例(34.78%)腰背疼痛部分缓解,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中柱高度及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手术前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伤椎前、中柱高度为(15.3±3.0)mm,手术后1天伤椎前、中柱高度为(24.2±2.2)mm,手术后3个月伤椎前、中柱高度为(24.5±2.0)mm,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手术前后伤椎前、中柱高度及Cobb角变化情况

* 与手术前相比,P

3 讨论 临床上,骨质疏松的主要特征为骨量减少、骨小梁及微结构退化,进而使骨脆性增加,患者易发生骨折。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好发于脊柱的胸、腰段,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多发生于脊柱胸、腰段,即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传统治疗方法由于疗效不佳,易复发,患者在长期卧床过程中易引起肌肉萎缩等现象,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药物治疗尽管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疗效,但由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无法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对椎体塌陷与变形缺乏有效的预防效果,因此应用范围较为局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其优点为在椎体成形的同时进行椎体复位,与常规椎体成形相比骨水泥外渗的发生率明显减少[1]。PKP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骨水泥对病变椎体进行结构性填充加固,使椎体的稳定性增加,可有效防止骨折进一步发生,并明显缓解骨折疼痛;骨水泥具有的毒性与热效应可使椎体周围的神经组织发生变性坏死,进而使其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临床上,对脊髓及神经根无损害的脊柱胸腰段压缩骨折的治疗常采用PKP方法治疗。然而,对疼痛难以定位的骨折患者以及体质虚弱者不宜进行PKP手术。此外,服用抗凝剂以及结核患者禁止进行PKP手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进行PKP术时,应尽量避免对椎弓根的内侧皮质造成破坏。注意观察骨水泥渗漏的情况,在对椎体进行填充时骨水泥无需完全充满,只需两侧均有骨水泥分布且跨过中线即可。一般情况下,每节椎体注射骨水泥4-8ml,即为略大于球囊扩张满意时的容量。PKP通过骨水泥发挥的稳定、支撑及重建作用,热能效应,细胞毒性作用以及血流阻断效应达到止痛的目的。然而研究显示,患者疼痛缓解率与骨水泥使用量无正向相关性[2]。在进行PKP手术时,应注意防止穿刺时损伤周围器官,患者血压下降,肋骨骨折,骨水泥渗漏等现象。本文对4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为30min,无患者发生严重心脑血管不良反应,手术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伤椎前、中柱高度与Cobb角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

由此可见,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对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Behlemann U,FranzT,OrlerR et a1.Kyphopla fortreatment of osteope 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A prospectivenon-randomizeds study[J].Eur Spine J,2004,13(6):496-501.

[2] 任广军,邓忠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关系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21-1322.

上一篇:浅析异位妊娠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灾后对青少年的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