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PKP冶疗胸腰椎OVCF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25 12:36:18

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PKP冶疗胸腰椎OVCF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e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e Vertebral Comression Frae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行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治疗胸腰椎OVCF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及椎体平均高度恢复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渗漏3例,上位椎间隙漏1例,椎旁漏1例,椎前缘漏1例,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

[关键词] 横突;椎弓根;胸腰椎;椎体后凸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a)-0073-03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是外科常见疾病,常导致患者疼痛、活动受限,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发病率逐年升高[1]。常规经椎弓根单侧穿刺PKP骨水泥很难在伤椎两侧均匀分布,而双侧穿刺又多一次操作风险[2],该院经研究采用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治疗胸腰椎OVCF 50例患者,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治疗胸腰椎OVCF患者50例共56个椎体,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55~79岁,平均(60.5±5.8)岁;病程3~65 d,平均14 d。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例,车祸伤6例,摔伤、扭伤20例,无明确外伤史21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活动困难。所有患者均行X线、CT以及MRI检查确诊,其受损椎体分布为:T4椎体2例、T5椎体2例、T6椎体3例、T7椎体3例、T8椎体5例、T10椎体3例、T11椎体5例、T12椎体10例、L1椎体13例、L2椎体3例、L3椎体3例、L4椎体4例。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55岁。②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腰背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活动困难,查体有局部叩击痛。③无神经功能受损症状。④经X线骨密度仪检查胸腰椎骨密度(BMD),T≤-2.5,骨峰值比≤70%。⑤均经X线片、CT、MRI检查确诊,并排除脊柱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⑥无手术禁忌证者。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治疗胸腰椎PVCF。患者取俯卧位,上胸部及髂部垫高,腹部悬空。术中C臂X线机准确定位椎体,消除双边双凹影,使其正位显示病椎上下终板呈一线影,双侧椎弓根影与棘突等距,以椎弓根影外缘外侧1~3 mm横突中份附近穿刺,侧位像透视,根据椎弓根方向调整头倾角,穿刺到针尖达椎体后缘时,正位像透视针尖在椎弓根投影内缘附近但不能超过内缘,向前穿刺2~3 mm,侧位像上针尖逐渐进入,到达椎体前、中1/3为止,在正位像上针尖位置最好达到或超过椎体中线;取出穿刺套管,经导针导入工作套管,经套管植入钻头,侧位像透视使钻头到达椎体前1/3,用球囊撑开复位,注入骨水泥3~6 mL,密切观察,如发现骨水泥外漏,进入椎管,及时停止,边观察患者的变化,边注入骨水泥,推注骨水泥后,旋转推杆使其与骨水泥及时分离,待骨水泥变硬后,拔除套管。穿刺口覆盖无菌敷料,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异常后送回病房。

1.4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注入骨水泥量。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用Photoshop测量工具测量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椎体前部、中部高度并计算平均值,以平均值作为椎体高度进行统计分析[3]。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行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90 min,平均(35.5±6.5)min;术中出血5~35 mL,平均(18.5±5.5)mL;骨水泥注入量4~7 mL,平均5.3 mL。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切口感染、出血、肺栓塞等病例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上位椎间隙漏1例,椎旁漏1例,椎前缘漏1例。

2.2 评价结果

入选患者术前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高度分别为(8.56±1.10)分,(19.35±3.26)mm,(18.13±3.14)mm;术后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高度分别为(2.85±1.12)分,(22.15±3.85)mm,(20.25±3.05)mm;入选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

3 讨论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属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最为常见并发症类型之一,一般发生率约为40%-45%;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行保守治疗OVCF重症患者死亡率可达30%[4-5]。而传统切开内固定方案因疗效不佳、创伤大及并发症几率高等缺陷,临床应用明显受限[6]。目前OVCF治疗关键在于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防止骨折再次发生。近年来,在PV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KP是一种治疗OVCF的微创新方法。PKP止痛作用的机制在于伤椎体在骨水泥凝固后形成了稳定性恢复,而与入路方式及骨水泥量无关。PKP手术方式治疗OVCF具有止痛迅速、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及椎体稳定度高等优势;而近年来研究证实,相较于PVP手术方式,PKP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7-8]。

PVP手术操作中应一定要根据C型臂X线机明确病变椎置,根据正侧位像观察针尖位置,当穿刺针通过椎弓根后,应调整穿刺针的角度,使针尖靠近椎体中线。相较于传统椎弓根入路术式,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冶疗胸腰椎OVCF安全范围更大,导致椎弓根内侧壁损伤风险降低,同时其针尖部超过椎体中线几率亦提高,有助于骨水泥更均匀向四周弥散,提高椎体填充质量[9]。

该研究结果中,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切口感染、出血、肺栓塞等病例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上位椎间隙漏1例,椎旁漏1例,椎前缘漏1例,提示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PKP冶疗胸腰椎OVCF患者安全性符合临床需要;而入选患者术前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高度分别为(8.56±1.10)分,(19.35±3.26)mm,(18.13±3.14)mm;术后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高度分别为(2.85±1.12)分,(22.15±3.85)mm,(20.25±3.05)mm;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

综上所述,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PKP冶疗胸腰椎OVCF患者VAS评分及椎体高度明显改善,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因该研究仅属于自身对照研究,所得疗效结论还需进一步大规模组间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姜允琦,王会仁,董健.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9):8-10.

[2] 王松,康建平,冯大雄,等.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J].山东医药,2012,52(32):20-22.

[3] 赵磊,王黎明,王刚锐,等.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防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29(4):539-543.

[4] 张立兴,梁云川,张斌,等.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9):40-42.

[5] 张豪伟,刘帅, 董胜利. 经皮微创与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3,40(3):7 -9.

[6] 葛付涛,赵松,牛丰,等.磷酸钙骨水泥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J]. 中国骨伤,2014,27(2):128-132.

[7] 田伟,韩骁,刘波,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关系[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3):211-215.

[8] 冯杰,戴维享,王栋,等.单侧椎弓根旁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4):60-64.

[9] 潘永谦,李健,杨波,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3):220-224.

(收稿日期:2015-04-10)

上一篇:创伤性肺栓塞应用华法林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 下一篇:教师课程理解的说课及心理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