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思路

时间:2022-07-30 03:46:22

浅谈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思路

摘要: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在信贷消费环境、以银行主导的汽车信贷服务体系、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主体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针对于此,国家、银行、汽车生产企业、居民应树立现代消费观念,同时完善汽车消费信贷服务体系和加快汽车消费政策的健全完善等发展思路。

关键词:人汽车消费信贷;汽车消费信贷服务体系;发展思路

国家各项鼓励消费政策的出台激活了家庭汽车消费,使之成为居民消费的又一热点。然而相对于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现有汽车消费信贷规模远不能满足需要,通过贷款销售出去的汽车仅占销售总额20%左右,而目前全球汽车市场有70%的私人汽车是通过贷款销售的,仍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

一、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分析

1.信贷消费环境的制约

制约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环境因素诸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信贷的政策,但基本是政策性文件,缺乏法律约束力。如《汽车消费信贷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而没有一部对违约背信者强有力的制约和惩罚的法典规章。法律约束的软化无疑会使消费者权益缺乏可靠的保障,不利于汽车消费信贷的长远发展。第二,国内信用体系的缺失。首先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未得到较好解决。政府在制定法律和行业规范、社会信息披露和共享、培育信用市场及加强对信用服务机构的监管等方面工作欠佳。其次我国的信用市场发育不成熟。目前还缺乏专门性信用评估机构,可供社会共享的国家诚信数据库没有建立,大量的信用信息资源沉淀在公安、工商、人事、税务、统计等部门,至使个人信用评估标准不统一,对个人财富的计算无法做到真实、准确和透明,难以对个人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第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医疗、住房、就业等改革的深化都加大了预期支出。因此人们的即期消费缩减,更为重视资产的增值,而汽车作为保值性较差的高档消费品,其消费倾向受到遏制,影响了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

2.以银行主导的汽车信贷服务体系的制约

首先,我国目前的汽车信贷服务模式存在缺陷。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是汽车信贷服务的主体,产生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生产商和销售商到汽车消费者的汽车信贷服务模式[1]。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参与汽车金融服务业的诸多主体各有诉求,行为目标不一。各方为了自身利益,无节制的放大本部门、本环节的业务量,致使行业风险迅速累积。其次,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主体功能不全。目前国内汽车消费信贷95%以上由各大银行提供,尽管市场的增长还比较稳定,但在产品开发、抵押担保、风险评估及业务处理等环节上,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专业化不足。致使贷款对象选择条件苛刻;申请贷款手续繁琐;信贷品种单一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最后,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专业汽车金融机构。目前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无法开展赢利最为丰厚的汽车租赁业务,同时在资金来源、资本充足率等方面有很多的限制。真正为厂商提供维护销售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为经销商提供营运资金融资、设备融资等服务;为用户提供消费信贷、保险等服务的专业汽车金融机构目前在我国还不存在。

3.消费者方面的阻碍

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也受到来自消费者方面的约束。一是中国人奉行的自足型消费观念的制约。汽车本身是一种奢侈品,要用信贷方式购车有违中国人“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二是消费者收入水平不高且预期收支不确定,限制了其实际购车和还贷能力。我国经过20年的经济改革,居民收入得到成倍的增加,但由于基数较低,收入的绝对水平还相当低。真正具有购买力的消费群体并不是很大。同时我国目前也正是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大多数人收入不断增加,但是对未来的收入感到难以预测,甚至担忧。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很多人把钱存入银行以备万一,就更不用说贷款消费了。

针对以上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其发展的原因分析,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展。

二、目前我国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思路

1.树立现代消费观念

个人汽车消费信贷要发展,需要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汽车生产企业树立现代消费观念,做好汽车消费信贷的宣传和市场营销工作。首先,国家要调整消费政策,树立刺激消费的新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短缺经济下为抑制消费而制定的政策抑制了我国的消费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清理与调整。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将消费信贷的现代观念溶入业务发展之中。消费信贷具有分散性、繁杂性的特征,因此,商业银行开展高水平的消费信贷业务要实行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资源为手段的现代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观念及运行模式。三是缩短我国汽车企业与国外同行业间理念上的差距。目前国内许多汽车厂商仍停留在产品竞争方面,重制造,轻服务,对后期服务的竞争方法及形式缺乏认识及重视,为适应现代国际汽车业营销的发展,应将这种观念纠正过来,促进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最后,在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承贷能力的同时帮助居民树立现代信用消费观念。

2.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收入结构合理化

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扩大,最终取决于居民收入的增加。只有全面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从源头上培育汽车消费信贷的增长点,才能扩大整个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因此,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汽车消费信贷的收入弹性较高,只有高收入人群对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才会比较敏感。据资料显示,未来20年内,城乡居民可承受的消费信贷负债金额10%的最高收入者为10万元;20%的高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者为5-10万元;20%的中等收入者为5万元以下;另外30%的居民不具备消费信贷能力。因此采取多种措施发展经济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拥有稳定的收入,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才是推动汽车消费信贷的最大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快社会改革,促进收入结构合理化。目前要尽快改变国家对收人分配的调控能力,调整社会公众的收人分配结构,提高社会公众的购买能力。同时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国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增加社会的整体消费倾向。

3.完善个人汽车消费信贷服务体系

一是银行应利用传统优势继续提供汽车消费信贷服务,提升服务品质。银行有充足的后备资金、专业化的资本运作、营销网络、社会信誉等传统优势。这些意味着商业银行还应凭借其传统优势继续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灵活运用多种营销方式,简便贷款手续;建立汽车贷款预警系统,增强风险防范的能力;实行贷款对象多样化,发放多种品牌、多种车型的汽车贷款。让客户感到服务的方便性、多样性、丰富性,提高服务的品质。二是正确把握商家、银行、保险三者的利益关系。银行与汽车经销商或制造商合作,即可了解汽车市场的情况,又可利用其销售网络推销自己的消费信贷产品以获得投资收益;经销商有了银行的支持,即减少了资金周转的压力,又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了经销商的担保,保险公司在低风险的条件下又多收了保费,扩大了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只有三者利益均享,才能保证合作长久;只有三方责任均担,才能保证市场健康有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三者关系的重中之重。三是推动银行与专业金融公司的融合。随着上汽通用、福特、丰田等汽车金融公司的相继开业,其涉足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己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目前,通用、福特公司占据北美市场汽车信贷60%以上的份额,远远超过了银行类机构。我国汽车金融服务模式远期来看汽车金融公司也将是市场的主导。但近期专业化的汽车金融机构的设立及运营均受到诸多限制,还难以撼动商业银行在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所以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合作应是汽车金融模式的主流。

4.加快汽车消费政策的健全完善

政府要通过政策、法规努力创造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一是加快汽车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规范市场秩序。首先,制定专门的汽车消费信贷立法。特别是研究和制定个人破产法,一方面杜绝和严惩逃避债务的贷款人,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债权,另一方面也要确保那些确实无法偿还贷款的消费者可以解除债务负担。其次,完善分期付款制度。结合我国目前的汽车信贷消费市场的情况,逐步完善与分期付款有关的法规。如《经济合同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法》以及汽车分期付款销售条例等[2]。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良好的收入预期,有效解除人们进行大额消费的后顾之忧,将未来收入通过消费信贷的方式提前转化为现实消费。同时继续深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三是逐步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健全社会和个人信用保障体系[3]。结合我国国情,目前应采取由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主导的模式设立股份制的信用中介机构。同时,各金融机构要打破各自为政局面,实行跨系统联网,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此外,依靠政府力量,将银行、证券公司、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开放信息建立起统一的信息检索平台。进而建立起公正的个人资信咨询网络,实现跨行业、跨系统的资源共享。

我国目前汽车市场实际需求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至少在10%以上,而潜在需求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超过20%。到2011-2020年间,汽车需求增长会进一步出现超常规的高速度和加速度。我们相信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必将迎来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的春天。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辽东学院学报,2006,(1):110-112.

[2] 王丽辉,张宗浩.浅论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J].企业经济,2006,(7):102-104.

[3] 安贺新. 对加快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J].技术经济,2006,(6):67-70.

上一篇:股指期货:中国金融期货的必然选择 下一篇:国外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税收政策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