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数学活动体验 促使学生自我感悟

时间:2022-07-30 02:10:29

丰富数学活动体验 促使学生自我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了解数学价值。”所谓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有了体验,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用心去体验、用大脑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手去做、用身体去经历、用心去感悟。

一 观察思考,直观体验

观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在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各种自然事物的过程中,离不开观察活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充分的观察与感知,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获得直观的体验,产生直观的视觉感受。

在教学商不变规律时,笔者直接出示两组算式:6÷2=3,60÷20=3,600÷200=3;48÷24=2,24÷12=2,6÷3=2,学生自主观察:(1)从上往下观察第一组等式:这些算式,被除数、除数、商,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被除数、除数与第一个比较,有什么变化?(2)从下往上观察第二组等式:这些算式,被除数、除数、商,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被除数、除数与第一个比较,有什么变化?给学生一点观察与思考的时间,每个学生就都有了自己的猜想,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自然而然地感悟、发现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的规律。

二 动态演示,形象体验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发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数学的动态演示通常可分为教具演示、亲身演示和多媒体演示。动态演示可以把教学时不容易说清楚、比较难讲清楚的知识,能够生动地、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我们解决数学教学中的诸多难题,让数学课不再枯燥无味。

在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六届小学数学优质课活动上,葛敏辉老师展示的体积和容积一课中,当学生对体积和容积有了初步的理解时,为了深入挖掘“体积、容积”这两个概念的数学本质,葛老师适时地出示了几个人人熟知的纸箱,进行了两次为纸箱箱壁加厚的动态演示。第一次是拿一个一个的箱子从里面为箱壁一层层地加厚,第二次是拿箱子从外面为箱壁一层层地加厚。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为什么?多么巧妙地演示啊!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被展示得淋漓尽致,孩子们顿时“拨开云雾见彩虹”,他们形象地体验、感悟和理解“体积”与“容积”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容积是里面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外面空间的大小。葛老师通过亲身演示,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让抽象而又枯燥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容积与体积间的联系与区别,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 动手活动,操作体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递给他。”“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感受知识的形成,亲历结论的建构过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我课前让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若干个,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剪、补、拼、移等活动,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后,归纳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活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去操作,再通过动手操作用“割”“补”“拼”“移”的方法,得到新的学习经验。整个学习过程正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新知形成过程,而动手操作也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依据和方向。

四 实践应用,生活体验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材内容大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平常授课时,我们应关注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安排有价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熟练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让学生参与家庭管理活动,让他们调查了解家庭一日的收入和主要开支(吃的、穿的、日常生活用品、电话费、水、电、气等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收集的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整理,并提出有关的问题:一个月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每月的结余是多少?如果家里要购置一台5000元的手提电脑,根据家里每月的结余,几个月后可以买一台?又如,为了让学生体验1千米的长度,我在调查和思考后,进行了课堂教学前的精心准备。准备一:学生步行100米。在体育活动课上,我把学生带到了100米的跑道上,组织学生用平常的步行速度走了100米,让他们分别记住自己所走的步数和所用时间。准备二:学生试跑1千米。在体育活动课时间,带领全班学生绕着200米的跑道跑了5圈。通过数一数步数、看一看时间等方式直观感受100米的实际长度,为认识1千米提供知识和经验储备,最后又通过跑一跑,让学生体验1000米有多长,让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由抽象、模糊逐渐变得清晰、准确而具体。

在课外,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这种与数学教学有关的实践活动,让生活中的数学成为我们教学的资源,促使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在问题情境中,通过收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教师要合理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问题和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与感受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体验中交流、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升华,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在体验中静静思考、细细咀嚼、慢慢揣摩、自我感悟,从而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活思维的对策 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