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交通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时间:2022-07-30 01:07:58

浅谈综合交通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是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规划规模和

布局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直接反映,是综合交通规划对资源,特别是环境资源、线位和岸线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科学,是否符合区域发展水平的定量要求,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关键字】环境影响评价;交通规划;信息支持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环境影响评价是各级各层面规划中重要的内容,是保证规划可行性的支持性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环境影响评价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就综合交通规划而言,国内开展部级空间布局型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只有《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和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和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等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尚没有开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路网或高速公路网、所有全国沿海布局规划确定的港口或新规划的港区开展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到地级市一级,往往对综合交通规划期待目标过于明确,又缺乏统一编制导则,环境影响评价并成系统,甚至不能独立成为一个章节。

综合交通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价评价指标体系

公路网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公路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适合于公路网规划环评工作的指标和评价方法体系。评价指标多是定性、定量参半,但是对公路网规划所带来的分割和阻断效应谈论得较少,对累计效应的影响分析深度不够。如有学者建议公路网规划评价应是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系统,从技术、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多方面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有学者建议采用驱动力一压力一状态一影响一响应(DPSIR)框架作为建立交通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并提出了较为详细的交通规划可选指标集等。目前,用于我国公路网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基本指标体系,包括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大气环境噪声、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能源消耗和循环利用与事故风险7个主题, 以及相对应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铁路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铁路规划环评开展较少,其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主要是基本指标体系,包括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3个主题, 以及相对应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港口总体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 我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和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确定的港口基本上进行了总体规划或新建港区环评,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主要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结合我国港口总体规划的特点、改进型的驱动力一压力一状态一影响一响应(DPSIR)指标体系,包括需求指标、压力指标和响应指标3个一级指标。其中,需求指标又包括了人口、经济和其他3个二级指标;压力指标又包括了土地占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和自然灾害与风险影响5个二级指标;响应指标又包括了安全保障、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文物与景观保护4个二级指标。相对应的二级指标还包括了流动人口所占基数比例、区域经济总量、总体交通规划需求、港口作业区的占地面积、大气污染程度、生态多样性、是否有突发事故应急机制等三级指标。

综合交通运输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应能反映规划一经济一环境复合系统的状态和变化特征。由于这一复合系统结构复杂,层次众多,子系统或各要素之间既有相互作用,又有相互间的输入和输出联系。因此,要在众多的原始数据或评价信息中筛选较为灵敏、便于度量及内涵丰富的主导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是项重要工作内容。一般来讲,指标体系应具有三大重要特征,一是指标体系是反映系统本质和行为轨迹的“量化特征组合” ;二是指标体系是衡量系统变化和质量优劣的“比较尺度标准” ;三是指标体系是系统结构和优化功能的“实际操作手柄”。有鉴于此,在构建交通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时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可度量性、针对性和代表性、因果关系性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数据或信息的可获得性、综合完备性和主成分性5个基本原则。

综合交通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价评价指标体系

以《沧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为例:

陆域环境功能区:黄骅古贝壳堤省级自然保护区、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兴小山火山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兴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该类区域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应强化环境管理与控制。环境质量分别执行国家一级大气质量标准和0~1 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水环境功能区:大浪淀、吴桥、东光、泊头、青县、肃宁、河间、献县、任丘、杨埕十座平原水库水体及两岸200 米范围为地面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在一级保护区边界以外2000 米范围内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分别执行国家地面水II 类和III 类水质标准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崔尔庄城市备用地下水源地、各县市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地以开采井为中心半径50 米范围内为一级保护区,由一级保护区边界外延1000 米为二级保护区,水质分别执行国家地下水II 类和III 类水质标准。并根据需要划定准保护区域。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为I 类区,执行国家I 类海水水质标准。

沧州市主城区城市陆域环境分为3 类环境保护区与交通噪声控制带,一类环境保护区执行国家二级大气质量标准和1 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二类环境保护区的一般保护区执行国家二级大气质量标准和1、2 类噪声环境标准,其中以居住为主的地区执行1 类环境噪声标准,二类环境保护区的污染控制区执行国家二级大气质量标准和3 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三类环境保护区执行国家三级大气质量标准和3 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交通噪声控制带执行国家三级大气质量标准和4 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为尽量减少车辆出入停车对某些要求环境安静的建筑物产生的噪音、废气影响,停车出入口及停车坪距某些建筑物应留有一定距离,其建议值见表1,如距离小于要求,应设置隔噪设施。

表1防噪距离建议值(米)

城市水环境按其功能分为四类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执行国家地面水环境相应的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大浪淀水库、南运河南水北调输水段,执行国家地面水II 类水质标准;娱乐用水功能区:南湖及拟建接触性娱乐水面,水质应达到地表水III 类标准;景观水域:小流津干渠、捷地减河、黑龙港河等主要河渠的城区段,作为城区主要景观用水,执行国家地面水IV 类水质标准。城区其他沟渠等水系作为城区排水及一般景观用水,执行国家地面水V 类水质标准。

营造安全、舒适、清洁的交通活动空间;普及清洁燃料的使用,实施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检测管理(I/M)认证制度,CO 的日均浓度控制在2.0mg/m3;交通噪声得到有效控制,昼间干路平均交通噪声低于68dB(A)。

图1 主城区环境保护规划图

参考文献:

《沧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上一篇:总体改革协调机制是成败关键 下一篇:读者留言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