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潮之后

时间:2022-07-29 08:21:09

在登陆纳斯达克8年之后,分众传媒终于转身,彻底远离美股市场而去。

5月25日,分众传媒宣布,其已与Giovanna Parent Limited旗下全资子公司Giovanna Acquisition Limited达成协议,以35.5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完成私有化。这是亚洲企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MBO(管理层收购)。在此前一天,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最终定格在了27.42美元每股。根据分众去年年底的一份公告,如果分众传媒或自身架构内任何实体在2017年之前没有进行IPO,那么,分众股东将获得至少75%的净利润分红。

实际上,分众传媒只是当今中概股私有化大潮之中的一例。此前,已先后有多家企业宣布或者完成了在美股市场的退市。

上市受阻,退市成风,原因到底为何?当褪去“中概股”的外衣之后,这些企业又将何去何从?

挡不住的私有化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私有化的原因,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兼CEO江南春直言不讳地表示:“分众已走过10年。我们目前需要一个不受外界包括每季财报影响的时间段,静心思考企业竞争力。所以我们最终走出了私有化这一步。”

这话让人不禁想起8年之前,分众上市的情况。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作为“中国传媒”第一股,一开盘交易就备受投资者热捧,一个小时内的成交量甚至高达200万手。18.75美元的开盘价也在开盘数小时内不断攀高,最高交易价达20.29美元。最终实现的1.72亿美元市值,更是创造了当时中概股在纳斯达克的融资之最。

上市之后,分众传媒在资本市场上更是动作频频。上市不到3个月,分众即宣布以1.83亿美元价格收购框架传媒;在此次收购成功后仅4天,又以3.25亿美元将最大竞争对手聚众置于麾下;2007年,分众传媒又以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最大网络广告服务商好耶。这一系列的收购,使得分众投放广告时的议价能力大大增强,业绩也扶摇直上,至2007年年底,其市值已增至80亿美元。

然而3年“热恋期”后,问题终于还是不期而至。2008年“3·15晚会”曝光了分众垃圾短信制造内幕,这直接导致分众无线业务关停。此后,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分众传媒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内忧外患”下,纳斯达克开始露出“锋利獠牙”,分众股价一路下跌。此后,分众传媒开始处理好耶等非核心业务回归主营,并又推出互动广告业务,试图“东山再起”。然而,正当分众传媒业绩平稳回升之时,却突遭浑水机构一系列做空阻击,股价再次出现大幅波动的分众传媒,这次终于“心如死灰”,于2012年宣布私有化计划,和纳斯达克正式分手。

在分众传媒完成私有化之时,还有多家企业处于私有化的进程中。例如,2009年11月20日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7天连锁集团,由于自上市起股价一直被低估,最终在3年之后,迈开了私有化的步伐。

而相比于分众传媒、7天连锁集团,中概教育股在美国市场的道路也许更为波折。如安博教育,自从登陆纽交所以来,就一直不受美股市场投资者青睐,今年以来,即便道指接连攀高,其股价依然一路走低。不得已,今年3月15日,安博教育接受霸菱亚洲私募基金的私有化要约,选择黯然离开美股市场。

而另一家教育机构新东方,在2012年7月,也遭遇浑水机构接连做空,导致其股价两日挥发7成,随后市场上就一度传出新东方要私有化的消息。虽然这并没有得到新东方官方证实,但俞敏洪对美股市场的纠结态度却是尽人皆知的,其更在多个场合表示,“很后悔新东方当初赴美上市”,更有比喻,“这就像你娶了一个你完全把控不住的女人一样,很难受,你爱她,但是她又不听你的话。”

据了解,除了上述公司之外,目前还有绿润集团、永业国际、思源经纪等企业处在私有化的过程中。数据显示,截至6月4日,已有40家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宣布或完成了私有化。

在众多企业纷纷选择私有化的同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脚步却越加迟缓。今年以来,只有兰亭集势、吴江鲈乡农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赴美上市。“需要说明的是,吴江鲈乡赴美上市采用反向并购的形式,这是典型的买壳上市,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IPO。所以严格来说到目前为止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只能算1家。”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CFO李轶梵告诉本刊记者。

寻找暖春不容易

曾几何时,一批批中国企业禁不住“一夜暴富”美梦的蛊惑,争先恐后登陆美股市场。然而,似乎一夜之间,曾经对美股市场趋之若鹜的企业,就先后迈开了退市的脚步。这种“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举动,不仅是企业“趋利避害”本性的真实呈现,更是中概股在美股市场生存环境不佳、身处尴尬境地的真实写照。

“一家企业在美国上市,费用十分高昂,而其在日后维持上市的费用也同样不菲。如今企业纷纷选择退市,很显然,肯定有很大的驱动力才能让它们做出此种决定。”李轶梵认为,由于近几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中概股失去了原先特有魅力,股价开始被严重低估,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也由此丧失,所以,对于很多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来说,已经不值得再花费巨额的成本来维持上市状态了。

此外,李轶梵表示,还有一部分企业选择退市,和外部环境关系不大,“完全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例如,一些企业在登陆美股市场之前,对美股市场的公司架构、业务形态、税务设计等并没有深入研究,甚至某些企业为了快速实现其“圈钱”目的,不惜财务造假。而随着近几年做空机构频频“关照”中概股,以及东南融通等公司财务造假丑闻的频频爆出,导致美股市场对中概股的审查越发严格,一些“心里有鬼”的公司,为了防止在未来审查中遭遇不虞之祸,而最终选择退市。

在企业成功私有化后,不仅可以释放公司价值,寻找其他融资途径,而且在再上市的过程中,其估值评价可能更实际、更公平。而对于那些“心里有鬼”的公司,私有化则可以规避“风险”,并给予这些公司“自我完善”的时间。

但与此同时,私有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李轶梵认为,私有化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进程,一个企业想要退市,只需经历募集资金、提出收购要约、征得股东同意、得到监管机构批准等过程即可。但在此过程中仍需谨慎,其中任何一个小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私有化失败。如亚信联创,由于在私有化之前并没有将其与各股东的关系处理恰当,导致其在宣布私有化方案之后,就遭到了公司股东的。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在美股市场铩羽而归后,很多企业都将A股或者港股等融资市场当做下个“暖春之地”,这样,企业将可能获得更为公平的估值,而且公司管理层如果是要约方,往往可以趁势增加持股比例,从而在公司未来的战略决策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性。

但在此过程中,同样要面临一些税务风险和成本问题。云南财经大学财经税务研究所副所长丁晓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很多企业在美上市,但大多数公司实体仍在国内。因此,即便重组发生在海外,如果不符合免税重组的条件,则在A股上市仍有可能产生企业所得税。所以,企业在私有化之后,如果准备登陆A股上市,在满足程序审批条件之外,还需要特别考虑进行重组是否能够达到免税重组条件。

而对于那些因为财务信息不健全而最终选择在美退市的公司,如果私有化之后想要登陆其他资本市场,则有必要进行反思,努力去完善企业内部所存在的各种缺陷,否则,将很难再次上市。即便上市成功,企业也可能面临着监管部门的严格监察,甚至承担再次退市的风险。

上一篇:CFO也是品牌管理员 下一篇:大唐国际:“六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