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养与核心能力调研的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构建

时间:2022-07-29 05:57:56

基于素养与核心能力调研的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构建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摘要: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应当首先从就业市场的需求端了解企业对于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的要求,从而根据这些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由此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改革,解决学与用不匹配的弊端。通过企业反馈的信息,探讨对于现行的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式调整的方向和可行性,进而绘制符合行业对于学生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的需求的课程地图,使学生可以基于行业特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图。

关键词:行业需求调研;素养和核心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12-02

以往的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计划大多由校内专家商定,培养过程也基本上在校园完成,这种象牙塔式的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往往与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存在偏差,用人单位对于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并不一定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在学校的培养方案中,由此进行人才培养的学校与具体使用人才的企业往往脱离密切接触,应用型人才培养难免闭门造车,其结果使得许多应用型院校的毕业生短期内很难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为此,充分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的要求,以及企业员工对于学校提供的课程的观点和看法,对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尤显重要,而由此形成的课程地图可以直观清楚地反映学校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教学内容的调整,也使得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一、调研方法说明

由于种种原因,在国内进行随机抽样的调研,难度比较大,那些愿意配合调研的企业往往需要调研操作者有较强的人脉资源。本次调研,有152家企业参与行业需求调研,从41家企业中收回136份有效问卷。

调研具体内容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对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企业管理者关于人才培养的观点,营销专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重要程度排序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

总体而言,不论部门主管、企业高管(占比100%)以及普通员工(占比94.1%),受访的企业从业者绝大部分认同营销专业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也印证了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即营销和创新是企业两个基本职能。

其中受访的企业约半数的员工(占比49.3%)认为外语比较重要,这可能与员工在工作中是否需要英语有关,工作中不接触英语的员工会认为外语对于工作不重要。

尽管许多企业并不把营销师证书作为入职门槛,但有的企业会对拥有营销师证书的员工有一定的加薪,38.2%的员工认为营销师证书比较重要。

尽管采集的样本中认为企业对于计算机证书没有要求的占22.8%,但受访的许多企业员工认为办公软件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很重要,这也反映了计算机证书并不一定代表企业工作中实际要求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这一现象。

企业员工认为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会计学,排列后4位的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和统计学。这个事实反映受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感知的所学的课程对于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课程重要性的排序与其从事的工作有关。总体而言,由于受访企业的员工从事的主要是销售有关的实务性工作,基本不涉及研究类工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应用较少,所以,这些课程的重要性排列居后。

所调研企业受访的员工认为重要的专业课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商务谈判,推销与促销和市场调查与预测,排列后5位的分别是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零售管理,物流管理,专业外语。国际市场营销和专业外语排名居后可能与受访企业的员工基本不涉及国际营销有关,也与前面问题中关于外语的重要性契合。

受访企业主管认同的营销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依次为,表达与沟通、市场开拓、协调与团队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公关能力、职业伦理以及品牌管理与策划。受访企业员工比较认同的营销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依次为,协调与团队合作、表达与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市场开拓、公关能力、职业伦理以及品牌与策划。

企业主管组认同的基本素养依次为人品与职业道德、积极向上、开拓创新、基本社交礼仪和人文涵养。员工组认同的基本素养分别是人品与职业道德、积极向上、开拓创新、人文涵养和基本社交礼仪。

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基本根源在于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对于人才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脱节比较严重这一事实。本次行业需求调研给我们最大的触动在于以往在编制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时并没有充分了解企业界对于人才规格和标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中往往不能及时反映企业对于人才素养与核心能力的实际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属于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教育部在《关于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培养方案的确立,课程体系的改革,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考试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实践环节的优化等方面,为与行业更好地接轨以满足行业人才需求,都需要整体地进行改革。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讲,通过了解行业实际需求编制课程地图,通过学生“适应性地学习”,真正培养业界所需核心能力之专业人才,达到“毕业就可就业,就业即可上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国内许多高校,包括独立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都有进行模块化教学的安排,这样可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职业生涯安排。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国内其他同类高校的经验,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核心课程进行精炼,其他课程进行模块化安排,使教学内容适应多样化的岗位要求,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2.教学过程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设计,以满足行业对于人才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的要求。还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

应该更多地接触实际,这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反映。教学方法改革应包括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作业、考试题、毕业论文等环节。针对90后学生思维活跃但不稳定的特点,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参与,同时对于互联网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

3.专业教学与行业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此次调研,企业普遍反映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学生的实习和实践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增强实践经验,是这次调研企业人士的普遍诉求。提高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许多企业提出的药方。关于实践环节的优化,本专业将强化与海南省内外有意愿合作的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尽量使教师及学生及早接触实际工作现场,提供学生暑期实习便利的实习场地。

参考文献:

[1]曾玲晖.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

[2]辛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应注意几个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

[3]黄帅,商明蕊.“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恕⒒制及其构建[J].高教学刊,2016,(6).

[4]盛思月,何善亮.论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途径――基于近年来核心素养主题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J].教育参考,2016,(2).

[5]黄四林,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收稿日期:2016-11-30

作者简介:杨景鹏(1964-),男,辽宁人,三亚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式管理等方面研究。

上一篇:浅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民办教育内涵式发展的... 下一篇:综合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内容拓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