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29 05:41:45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重要性;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导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了学习潜能,增长了知识储备,促进了学生的共同提高。

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怎样利用好这一教学模式,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呢?下面介绍一下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如何实施的:

一、分组时要数量适当,分配得当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成为有效学习的主要模式之一。为此,必须认真研究、探索有效合作模式学习的对策,着重分析开展合作学习的一些对策,希望能促进此学习模式的发展,实现有效教学与学习。通过学习、实践,我认为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数量适当,二是分配得当.一是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的人数不宜过多,这样进行讨论时,一些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宜过少,这样不能调动氛围,集思广益,分组合作得出的结论和想法会过于单一.二是指学生的分配问题,小组内的学生要有差异,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但是要坚持小组之间的无差异,这样才可以公平竞争.最后每个组中都需要安排一个组长,可以组织小组内的活动,分配每个成员的任务,在小组中起到组织、协调的作用.

二、为学生创设造良好的情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二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知识储备量少,观察能力比较弱,想象空间有限。为了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本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为学生设置了许多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这样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时,让学生从家里拿来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观察能力明显提升。在教学《表内除法一》时,我准备了一些苹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三、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统计表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一下未来两周的天气情况,每天做好记录。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还有统计班里同学最喜欢看哪个节目的人最多,在明确的学习目的后,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地调查班里的其他同学,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

四、及时交流,适当评价,建立自信

交流评价是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后环节。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强调的往往是个人的学习成绩,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用分数排队,以每个学生的分数论优劣。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它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而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做追求的一种境界。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教师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坚持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记得我在教学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五人小组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组内成员一起走上讲台,按他们自己的分工,一个学生读题,一个学生说分析题意,一个学生列出算式并板书,一个学生向大家征求意见,一个学生及时总结同学们的建议。这时,只见台下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有的说:“还有一种算法:15-2=13,你们怎么没发现呢?”有的问:“我们已经学了乘法了,你们为什么还要用加法算呢?”面对每一个问题,台上的小组成员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的回答和补充。我抓住时机,对这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并奖励了他们没人一颗五角星。当时,我真的为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高亢的合作热情和超常的合作能力所折服:孩子我为你们的突出表现而感到骄傲!

参考文献:

[1]张素兰.合学教育:突破合作学习的5大瓶颈[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

[2]郑少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3(1):104-105.

上一篇: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 下一篇:密切联系生活,发挥数学应用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