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阴汤剂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9 05:21:08

中药养阴汤剂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摘要】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肾气不足,天癸衰少,以至阴阳平衡失调造成。因此在治疗时,以补肾气、调整阴阳为主要方法。方中黄精、地黄等补肾药可明显改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具有促进性激素分泌并恢复正常功能,恢复靶腺,靶细胞受体对促性腺素、性激素的敏感性;麦冬、生地、白芍、玉竹等有抗疲劳,改善循环、镇痛、镇静等作用;五味子有改善智力活动及镇静作用;甘草具有类皮质激素作用,可改善更年期症状。

【关键词】养阴汤剂;女性更年期综合症

【中国分类号】R2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02-01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逐渐衰竭,冲任亏虚,精血不足,天癸渐绝,月经将断而至绝经所出现的生理变化,但有些女性由于体质或精神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一时不能适应这些生理变化,使阴阳失去平衡,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的证候。若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素体肥胖痰多,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日久而致气滞血淤,痰淤互结而为病。若素体阴虚,或房劳多产,由于天癸渐绝,冲任脉虚,精血不足,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而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或心火亢盛,不能下交于肾,使心肾阴阳水火失去平衡,形成心肾不交。若素体阳虚,或久病及肾,或房劳过度,损伤肾阳,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形成脾肾阳虚之证。笔者以自拟养阴汤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10月-2012年3月间我院门诊收治了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患者42例女性患者,年龄42-59岁,均有不同程度的潮热、出汗、失眠多梦、疲劳、肌肉酸痛、皮肤干燥、烦躁、焦虑,伴月经量少或多,月经先后无定期或闭经,或有关节炎、关节痛、或减退、困难等症,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30例患者月经紊乱,月经经常延迟,甚至几个月才来潮一次,经量也逐渐减少。8例患者表现阵热潮红,患者一阵阵地发热、脸红、出汗,伴有头晕、心慌,持续时间为一两分钟或12分钟—15分钟不等。 2例患者心血管及脂代谢障碍。2例患者神经、精神障碍,有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性格变化、记忆力减退、周身不适等。

2.治疗方法

以自拟养阴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方药组成:黄精30g,麦冬20g,白芍15g,生地15g,玉竹15g,五味子10g,花粉20g,丹皮20g,栀子10g,合欢皮15g,夜交藤20g,陈皮15g,肉桂5g,生甘草5g。根据中医辨证:肾阴虚者,用前方,肾阳虚或阴阳两虚型者,加肉苁蓉、菟丝子、鹿角霜,并去花粉、栀子过于寒凉之品。1个月为一疗程。

3.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26例患者显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心情愉悦,精神状态良好,皮肤润泽有弹性等;14例患者治疗有效,患者自觉症状大部分消失,精神状态较好,皮肤弹性一般,偶感疲倦乏力,睡眠质量有所改善;2例患者治疗无效,患者自觉症状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23%。

4.讨论

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肾气不足,天癸衰少,以至阴阳平衡失调造成。因此在治疗时,以补肾气、调整阴阳为主要方法。具体用药时又要注意,清热不宜过于苦寒,祛寒不宜过于辛热,更不要随便用攻伐的药物。本病多由于年老体衰,肾气虚弱或受产育、精神情志等因素的影响,使阴阳失去平衡,引起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紊乱所致。而肝肾阴虚,阳失潜藏,亢逆于上,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肝肾阴亏 素体阴虚或失血耗液,房劳多产,致肾气虚衰,精血不足,肾精无力化血,肝血来源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虚。心肾不交 由于肝肾亏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过旺不能下降于肾,出现心肾不交,神失所养而见此证。气滞血瘀 多因心胸狭窄,心情不畅,恼怒抑郁,导致肝气郁结或气机不调,气滞血瘀,进而出现肝血瘀结的各种病理现象。脾肾阳衰 素体阳虚或久病及肾或房劳过度,损伤肾阳,肾阳不足而不能温煦脾阳,则出现脾肾阳虚之证。辨证分型临床辨证时,主要辨别脏腑虚实,抓住肾气虚衰这一共性,同时辨明兼证分别证型。现根据现代各家辨证意见归纳为以下五型:1肝肾阴虚 头晕耳鸣,心烦易怒,阵阵烘热,汗出,兼有心悸少寐,健忘,五心烦热,腰膝痉软,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或多或少或淋漓不断,色鲜红。舌红苔少,脉弦细数。2.心肾不交、心肾两虚 心悸,怔仲,虚烦不寐,健忘多梦,恐怖易惊,咽干,潮热盗汗,腰瘥腿软,小便短赤。舌红苔少,脉细数而弱。3.肝气邪结 情志抑郁,胁痛,胀痛或周身刺痛,口干口苦,喜叹息,月经或前或后,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悲伤欲哭,多疑多虑,尿短色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或舌质青紫或瘀斑,脉弦或涩。4.脾肾阳虚 月经紊乱,量多色淡,形寒肢冷,倦怠乏力,面色晦暗,面浮肤肿,腰瘥膝冷,腹满纳差,大便溏薄。舌质嫩,苔薄白,脉沉弱。5.肾阴阳俱虚 颧红唇赤,虚烦少寐,潮热盗汗,头昏目眩,耳鸣心悸,敏感易怒,形寒肢冷,腰膝瘥软,月经闭止,减退。舌质淡,脉沉无力。

祖国医学认为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衰,天癸渐竭,月经将断而至绝经,生殖能力降低并消失。根据“激素元精论”观点,绝经前后,肾之元精亏虚,冲任失调,五脏失于濡养,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元精为,故五脏亏虚,出现以阴虚为主要表现的临床证候。治疗上以自拟五脏养阴汤加减,以补益肾精为主,兼养五脏之,使五脏转相滋养,精充气旺,诸症可却。方中重用黄精填补肾中元精,《本草纲目》述黄精具有“补肾虚,填精髓”功效,《别录》又云其具有“补中益气,安五脏”之功,故可补精以化气;麦冬、生地、白芍、玉竹补肺心肝脾之,使五脏生生不息,转相滋养,恢复其正常的生克制化关系;以五味子之五味入五脏,是为引药,并增加其滋阴之力;花粉、丹皮、栀子清热除烦以养阴;以陈皮理气调中,使全方补而不腻;合欢皮、夜交藤宁心神、安五脏;少用肉桂,取其“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之意,并制约全方一派阴药之寒凉之性;甘草和诸药。若出现阳虚或阴阳两虚之证,可加肉苁蓉、菟丝子、鹿角霜以阴阳双补,并去花粉、栀子过于寒凉之品。全方共奏补肾精、养五脏、除烦热之功。方中黄精、地黄等补肾药可明显改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具有促进性激素分泌并恢复正常功能,恢复靶腺,靶细胞受体对促性腺素、性激素的敏感性;麦冬、生地、白芍、玉竹等有抗疲劳,改善循环、镇痛、镇静等作用;五味子有改善智力活动及镇静作用;甘草具有类皮质激素作用,可改善更年期症状。

上一篇:皮肤科的心身疾病与中医的辩证治疗 下一篇:保定市北市区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