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中动画展示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初探

时间:2022-07-29 04:57:46

信息技术中动画展示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初探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理论知识大多都是源自对实验的总结和归纳,这就要求在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观察.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正确的知识,并且经历和体验实验的全过程.然而由于实验条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经典的实验可能无法演示,如果仅仅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述很难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此时如果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信息对难以演示的物理实验进行模拟,让学生融入到实验的场境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去体会实验的过程,给学生以更直观更真切的体念,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整合

1.1通过动画模拟微观现象,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认识

对一些微观的物理实验现象进行放大,从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实验现象.如电流的大小,分子的扩散,液体的蒸发等,这些物理实验操作起来并不难,学生通过实验也会对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现象有较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实验中存在的微观变化无法进行直观的观察,因而学生对这一实验过程的微观变化不会产生很深刻的印象,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全面把握.通过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对这些微观的变化过程进行动画模拟,可以生动地将那些实验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以水的蒸发为例,如果以常规的实验,学生只能观察到容器内的水量越来越少,而对蒸发的这一微观过程却不会产生较深刻的印象,那么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很理想.如果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通过动画模拟水蒸发过程的展示,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可以设计一个敞口的容器,里面盛放适量的水,模拟水的表面有气体分子不断地挥发出去,同时容器里的液面也不断下降.这一物理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对这一现象的微观过程可能并不了解,通过动画模拟演示,可以让学生对蒸发这一现象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1.2通过动画演示危险的实验,有效避免实验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通过动画模拟一些危险的实验.初中的物理实验中,有一些实验在操作中会存在一定的危险,这些实验不管进行操作还是进行演示,都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这明显违背了实验安全的基本原则.然而在实验教学中这些实验又非常重要,不能不进行演示,如果演示又会有危险,那么该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完美地解决这一矛盾,既可以保证安全,又可以很好地进行实验演示.以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实验为例,实验过程中通过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这一实验操作中因为爆炸过程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转化的机械能会使物体运动,其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因而实验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危险,不适合进行学生实验或是课堂演示.通过Flas对这一实验过程进行模拟,设计一个可以爆炸的物体,如炸药包,在炸药包上放一个结实物体,如木板.通过动画模拟将炸药包引燃,模拟出炸药包爆炸后木板的运动情况,同时加以音效的配合,让学生对这一过程有了个深刻的记忆.

1.3通过动画展示抽象性概念,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直观

对物理中一些抽象概念进行直观化模拟.物理中有很多概念都是抽象的,如场这一概念,场是客观存在的,但却又看不见摸不着.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场主要是磁场,对于这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即使是进行物理实验,也很难有一种更直观的表述方法,学生对其认识更是一知半解.首先是因为这些概念更不像质量、密度这些概念简单明了,学生一看其定义就会明白概念的含义,这些概念的定义本身就很抽象;其次是这些抽象的定义也不能通过实验就可以得出明了的结果.如质量、密度通过实验可以很快得到相应的结果,然而“磁场”的概念却不能.在进行场的实验教学时,采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通过动画对磁场进行模拟,可以很直观地将磁场展现给学生,通过不断地变换小磁针的位置,展示磁场的方向,让学生对磁场的方向、形状以及相关性质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当然,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应用很广泛,比如有的实验通过教师课堂演示时,因为实验现象不是很显,可能会造成后排的学生无法观察到实验的细节变化,而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将实验现象投影到屏幕上,将现象进行放大,则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实验过程.另外也可能会有一些实验的操作过程会用很长的时间,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在时间上进行穿越,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信息技术与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2.1合理把握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尺度

信息技术只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不能片面地以信息技术教学取代传统的实验教学.初中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对每一操作的思考以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都可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思考,从而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

2.2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探究,对教师的要求是: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将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收集实验数据.归纳并总结规律.明确提出要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室,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一方面,采用信息技术使处理数据层面上的工作简单化,学生用于数据处理的时间大大减少,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进行探索研究.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有效工具.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跟传统实验实现“优势互补”,推动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2.3整合是系统工程

“整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这一过程并非是教师一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整合”是一个长期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学大纲的要求,勇于创新探索,又要善于总结过去的宝贵经验;既要学习、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又要深刻认识物理教学的精髓与内涵.

总之,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整合,充分发挥新教学手段的优势,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要注意整合的合理性.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总结,从而实现整合的最优化.

上一篇: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下一篇:巧用可乐瓶做系列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