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初中物理单元教学中的“节点”

时间:2022-05-09 11:25:31

把握初中物理单元教学中的“节点”

目前,所有的初中物理教材都是按照单元编撰,一般教师进行教学安排时也是按照教材提供的顺序进行教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从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规律看,按单元进行教学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最近形成的能力点恰当地融入已有知识与能力结构的网络,因此,研究初中物理各单元中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网络中的“节点”值得重视,所谓“节点”即在网络结构中与其它点联系紧密的点,此点的缺漏将引起网络的严重破损.如何概括、总结并恰当地处理初中物理各单元中“节点”,考验着每一位物理教师的教学智慧.总结许多成功的范例,以下几种情况值得注意:

1单元内容中现象罗列纷繁,现象间的联系就是“节点”

初中物理教学是整个中学物理乃至大学物理学习的启蒙,物理学科的内容也应视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学习物理的过程其实也是欣赏一种文化、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但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又注定了初中物理教学不可能等同于一般的科普讲座,它不仅是知识介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稍具系统的学习,学会探究物理问题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培育科学态度,全面提高物理素质.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教材选编的内容浅显但丰富,许多内容极具趣味性.鉴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基本处于唯象层次,所以在很多单元中,大量的来自生活、生产及科技活动中的现象不仅是物理理论学习的引入材料,相当多的物理现象本身就是学习探究材料.而由于年龄特征及学习能力限制,对于纷繁复杂的现象的学习,学生往往存在学习障碍.这时,物理教师应当注意到,复杂现象间一定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就是单元学习的“节点”,在进行整章教学案备课以及实施教学时,要结合具体授课的内容,适时点明复杂现象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抓住节点,进而扣住知识线索,形成完整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比如,在进行“物态变化”一章的教学时,课本罗列了大量的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现象,学生分课时进行了详尽的探究性学习,对于每类现象初步总结出其主要规律.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图1,形象化概括出“熔化”、“ 凝固”等过程之间的互逆关系、发生的特征等,引领学生系统总结这几类现象之间的联系.

2在涉及定量计算的单元中,计算涉及到的推理难点就是“节点”

初中物理在一些单元中对于定量计算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一些涉及计算的问题学生也颇感有难度.其实,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对于某些计算感到较难的背后是对其中的推理不熟悉,因此,推理的难点就是章节教学的节点.这时,物理教师应该能够总结出在单元教学中学生常见的感到计算推理困难的知识点,作为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突破,教师可以通过耐心的演示讲解让学生集中理清推理的步骤,掌握推理的方法并可以在后续单元教学中运用.着眼抓住“节点”,事半功倍.

3在涉及典型实验的单元中,实验易错的细节就是单元教学的“节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相当多的物理结论的合作探究教学流程是:通过学生实验引入分组讨论,再针对讨论结果进行概括,然后运用讨论结果解决新问题.所以,一些实验细节的错误,会对探究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实验中教师应该意识到,一些易错的实验细节其实也是单元教学的“节点”.

在教学“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时,“运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是关键性实验,而在实验中,学生最容易犯的常见错误有:天平底座没有调平,横梁调节平衡混同于加物称量时的再平衡,前者调节时需要转动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游码必须与零刻度线对齐;后者调节时不允许转动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必须细心调节游码.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讲清这两者之间的差别,通过实验训练,养成良好习惯,最终提升实验能力.

在教学“电磁转换”单元时,“安装直流电动机”这个实验让学生通过随堂实验体会电磁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电磁关系通过具体实验显现,一方面激发学生对于电磁关系的兴趣,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个随堂实验在教学中学生经常容易发生的错误有:安装零部件时,电路连接部件不到位、电刷紧固程度太紧或太松.对于通电后转子不动问题,相当多的学生无所动作;其实这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然后用手推动一下模型中的转子,使转子偏离平衡位置再启动.

从以上讨论可见,初中物理单元教学教师不应“平均使劲”,而应“使巧劲”,抓住“节点”,以一点的突破带动整个单元的教学,使得物理教学真正做到有效、高效.

上一篇:物理学习从“钝感”开始 下一篇:我的间接教学策略应用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