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7-29 02:31:29

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纷繁复杂的教育方法之中,游戏教学法由于在最大程度上契合了幼儿的发展特点,而受到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本文拟从幼儿与游戏的特点入手,分析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在开展游戏教学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幼儿教育;特点;作用;注意事项

【中国分类号】G61

引言

幼儿与游戏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与成长,另一方面,游戏又因为幼儿的参与而不断获得丰富与充实。因而,在研究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之前,了解幼儿与游戏各自的特点对于研究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幼儿与游戏

1、幼儿特点

幼儿大多介于3-6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认知与行动的重要发展阶段。一方面,在纷繁复杂的“花花世界”面前,他们纯真得如同一张白纸,对于一切事物都无比好奇,喜欢一探究竟,常常怀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搞得大人“无言以对”;另一方面,他们的注意力与情绪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发生变化,思维跳跃性极强,常常会“天马行空,瞬息万变”,让大人很难追上他们的思路与行动。可以说,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与不稳定性是幼儿最大的三大特点。

2、游戏特点

辞海将游戏定义为:“以直接获得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从定义中不难发现,游戏的首要特点就是必须具有趣味性,唯有趣味性才能让人获得。在幼儿教育常常开展的游戏中,“过家家”、“手指游戏”与“手套布偶”等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游戏。在这些游戏中,幼儿通过场景想象与角色扮演,来体会不同人物与场景,因而,虚拟性是游戏的第二大特点。另外,在游戏中,孩子们时常要通过团体合作与交流沟通来完成游戏,因而,游戏的另一特点就是具有社会性。

二、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幼儿习得常识

动物幼崽在游戏中可以学习捕猎技巧与等级差异,人类幼儿在游戏中则可以习得生活常识,奠定生活基础。例如,在幼儿教育常见的游戏“过家家”中,幼儿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来体会“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老师”、“医生”、“警察”等不同角色的社会责任,这有利于幼儿了解掌握不同性别家庭成员的特定责任与义务,同时,还有利于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与职业属性。

2、有利于幼儿开发智力

幼儿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要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久而久之,幼儿的智力就会得到很大的开发。例如,在“巧手坊”游戏中,幼儿要跟着老师的示范,先用提供的手工材料制作向日葵花,而后涂上颜色。在游戏中,幼儿首先要观察老师示范,而后凭借记忆与理解动手实际操作,最后根据自己的认知,为向日葵花涂上颜色。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与颜色搭配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

3、有利于幼儿强健体魄

在幼儿教育中,孩子身体素质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健幼儿体魄,增强幼儿体质。例如,在“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开火车”等游戏中,幼儿常常要在室内或者户外进行跑、跳、投等活动,这对于幼儿身体各部分机能的锻炼都十分有益,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

4、有利于幼儿融入集体

游戏有益智游戏与体育游戏之分,但是无论哪种游戏,幼儿都不是独自完成的,而是在教师、家长与同学的共同帮助下才能完成。因而,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但要与其他小朋友一道组成团队,共同“攻坚克难”,还要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学会“不越界”。而这种在游戏中培养出来的团队精神与守则态度将十分有利于幼儿融入集体,不被孤立。

三、开展游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确保游戏安全

安全是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在幼儿教育中,采用游戏教学法时幼儿常常要“动起来”,因而,宜根据幼儿发展特点选取安全性较高的游戏。例如,针对3-4岁低龄幼儿,由于其活动能力尚不健全,宜在室内进行手工制作、讲故事、娃娃家、手套布偶等比较安静的游戏,或者进行比较舒缓的形体游戏。而5-6岁大龄幼儿,由于其活动能力与理解能力比较健全,则可以开展老鹰捉小鸡、开火车、丑小鸭赛跑等游戏。

2、确保时间合理

由于幼儿的注意力与耐心持续时间较短,体力发展还不成熟,因而在游戏的选取中要注意把握时间与节奏,尽量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有比较完整的情感与行为体验,既不感觉到太累,又能够玩得尽兴。例如,在角色扮演中,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他们对于“爸爸”的认知大多停留在上班、开车等活动上,对“妈妈”的认知则多为做饭、洗衣服、看电视,对于孩子的认知则为玩耍、吃饭等。如果游戏时间设定过长,幼儿会陷入“想象盲区”,不知道自己的角色还能干什么,继而会产生厌烦心理,不愿意再继续。所以,最好将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这样一来,幼儿可以完成比较完整的情景再现,不会感到无聊。

3、确保形式新颖

幼儿总是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去探索。因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游戏形式的新颖与玩具的丰富程度,不要总是重复“老三样”,让游戏失去对幼儿的吸引力。比如,在购物游戏中,如果教师将现成的游戏钱币和所购物品拿给幼儿,幼儿便会无所事事。如果转变游戏形式,将彩纸、蜡笔、剪刀、胶水等交给幼儿,让他们自己决定钱币的面额与想买卖的物品,那么游戏就会生动许多。

4、确保指导充分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在游戏开展前,教师要尽职尽责,确保活动场地清洁有序、教具玩具无锋利锐角、幼儿服装宽松舒适。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游戏秩序,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确保幼儿的安全。在游戏过后,教师要及时做出反馈,通过各种小奖品来奖励幼儿,达到调动幼儿积极性的目的。

总之,游戏教学法为幼儿提供了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在确保游戏安全、时间合理、形式新颖与参与适度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游戏教学法的优势,为幼儿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艳蓉、赵恒泰.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

[2]丁海东.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现路径.学前教育研究,2006,(12):32.

上一篇:新课标 新方向 下一篇: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做好问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