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理论的我国动画产业生产要素分析

时间:2022-07-29 01:33:03

基于钻石理论的我国动画产业生产要素分析

摘要:首先对竞争优势的产生进行阐述,然后从钻石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动画产业的生产要素,接着分析了生产要素与其他影响我国动画产业国际竞争力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而得出动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需要生产要素与其他因素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钻石理论;动画产业;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089-02

1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概述

1990年,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s)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在继承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与四个因素密切相关;①生产要素,②需求条件,③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④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此外,还有“机会”和“政府”两个变数。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要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以上四个基本要素以及机遇和政府两个辅助要素的动态整合。各个因素从不同方面对产业竞争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并相互促进。这些因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模型就是著名的钻石理论模型(Diamonds Theory Model,如图1所示)。

2 我国动画产业生产要素分析

动画产业是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密集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它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原创力、技术、资金、人才。

2.1 生产要素分析

(1)原创力。

动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原创力。目前国产动画在国内市场上严重缺失,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洋动画”占据中国绝大部分的播放市场和衍生产品市场。业内人员创作模仿痕迹重,导致国产动画失去了个性。上游的产品缺少原创力,中游制作水平有限,下游开发后劲不足,再加上缺乏市场化运作,我国动画产业的竞争力薄弱。国外动画产业对原创力的重视和投入远胜我国,美国皮克斯动画公司出品的《海底总动员》,制作周期仅为18个月,而其创意阶段的故事确定历时两年多。还曾派遣员工到夏威夷研究海水、观察海底生物等。

(2)技术。

目前国内流行“二维+三维”的动画制作方式,使用这种方式制作的产品,成本介于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之间。我国在动画技术上与美、日、韩等国家相比,二维动画并不逊色,差距主要在三维动画。但是这个差距并

不是不可逾越的。2006年8月中国第一部原创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成功上映,虽然在原创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是制作水平与国际接轨,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动画的技术实力。

国内动画片制作企业大多推崇计算机动画,它比使用传统方式生产动画片能够降低成本10%~30%,同时提高生产速度45%,能节省大量的制作时间,并且便于编辑、画面视觉效果好。三辰卡通集团率先开发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网络集成制作系统,把卡通片生产从传统的小生产方式带向计算机流水线作业的大工业生产方式迈进了一大步,使动画生产的整体效率达到传统工艺的16倍。使用该系统制作的《蓝猫淘气三千问》,以其长度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并出口多个国家。

(3)资金。

动画产业的投资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动画产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创巨痛深作,从投入到产出可能需要许多年,才能形成资金形态的转化,获得再生产所需的资金。美国迪斯尼的一部动画片《花木兰》从策划到影片上映,共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动画产业本身投入产出的不确定性,造成资金在产业链上的积压和占用,资金周转时间长,从而增高投资风险。

缺乏动画资金是我国动画产业面临的问题,国内动画企业大多注册资本不够雄厚,这直接影响衍生产品,品牌授权等业务的正常运行,甚至停滞。动画企业虽然可以经过融资来解决资金的问题,但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目前,我国动画产业投资主体与投资方式单一,资金缺口巨大。投入动画创作资金的主要渠道有两个:一是中央电视台每年投入3000万元;二是来自民间的资金每年投人5000万元。然而,要想满足目前国内电视台的播出需求,国产动画片的制作资金需求大约是上述投入的10倍或更多。

(4)人才。

2000年以前,我国培养动画方面本科人才的专业学院只有北京电影学院一所。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动画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各地高校也纷纷开设动画专业。截止到2007年2月,我国开设动画或者漫画专业的大专院校有28个省市区、447所。但这些高校由于缺乏动画高等教育的经验,缺少师资力量和适合的教材等,培养的动画人才普遍不能适应动画企业的需求,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知识技能片面,实践经验不足。随着动画表现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动画制作、经营的各个环节迅猛发展,动画人才供不应求,市场缺乏创意人才、市场策划人才,更缺乏复合型动画人才。

我国动画产业现有规模不大,企业本身的生存发展不稳定,所以很多动画人才为了保证收入稳定,一边从事动画行业,一边从事广告等其他相关行业,或者专门为国外动画公司工作。我国动画企业在引进人才之后还要想办法留住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才能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双赢。

2.2 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的相互影响

(1)需求条件。

我国动画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其良好的成长性体现在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目前13亿人口中,年龄在14岁以下的儿童有3亿多,构成了庞大的动画消费市场。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电视台依赖进口动画节目。在广电总局政策出台之前。“洋动画”严重打压了国产动画的生存发展空间。而受生产要素的制约,国产动画的投资规模、制作能力远不如“洋动画”,动画产量与需求量差距悬殊,片源不足,并且缺乏精品,需求缺口很大。

(2)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

动画产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我国动画产业链一旦成熟,形成一个动态的网络,通过授权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将会带动多媒体业、游戏产业、展览业、广告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共同繁荣。多媒体业和游戏产业的发展,虽然给动画产业带来了娱乐形式多元化的挑战,但是也为动画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政策、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动画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网络媒体现今已成为动画作品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为动画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新的发展空间。我国的游戏产业较早实现盈利,具有较成熟的盈利模式。在人才培养。自主研发技术成果和自主开发产品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动画产业生产要素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3)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我国动画机构布局分散、机制尚待理顺。国家和业内有实力的企业对动画产业投入有限,制作力量不集中,形不成生产规模与合力。我国动画企业前期创作与后期衍生产品开发的力量比较弱,将大部分生产要素投入到中期制作上,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不合理产业结构。大最社会制作机构的生产主业还普遍集中在承接境外动画片的简单加工上,缺乏自主产品。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目前我国原创动画企业除了三辰卡通集团、上海美术制片厂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竞争力不足。

(4)政府和机会。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变量可能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政府和机会。政府可以引导和促进动画产业生产要素的发展。机会可以打破现存的竞争环境、竞争秩序,使原有产业的竞争地位丧失殆尽,创造出“竞争断层”。比如,技术创新对我国来说,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机会,是加快动画产业建设步伐的捷径之一。

3 结语

从我国动画产业的现状来看,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这减弱了我国动画产业在其他因素上的竞争优势。受生产要素的制约,国产动画需求缺口很大;动画产业链无法发挥其对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生产要素投入不合理,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产业发展规模,同业竞争不足。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他因素给生产要素带来的正面影响。多媒体业、游戏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给生产要素发展提供了空间。政府可干预和平衡各生产要素,促进和引导生产要素的协调发展。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将是我国动画产业迅速发展的良机。

动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所需要的不是各个生产要素之和,而是各个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需要生产要素与其他影响我国动画产业国际竞争力因素的良性互动。只有根据国情和动画企业的战略重点整合和凝聚各种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构建健全的动画产业钻石体系,为顺利推动我国动画产业链的建立和运行打下基础。

上一篇:欧美日韩大学科研支持模式研究 下一篇:EVA价值评价体系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