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07-29 10:37:06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思考

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中常常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接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质量管理的对策,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

一、水利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1、科学规划工期进度,减少工期紧缩造成的质量问题

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事前规划不合理或对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估计不足常会造成工期紧张的情况。企业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减少企业工期延误造成的成本增加,其在工程施工中会相应缩短各个工序的施工时间。例如:水泥混凝土浇筑速度提高、浇筑后固结时间缩短、养护时间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甚至导致混凝土工程的开裂,其严重的影响了水利工程中坝体的安全。

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在工程造价编制阶段即考虑工期对施工的影响,科学规划工程施工工期,将可能影响工期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以此确保工期的合理、科学,为有效避免工期问题造成的质量隐患奠定基础。

2、注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通过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指导技术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在现场管理工作中,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还要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加强技术人员与质量人员的巡检工作,提高技术控制效果,以此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3、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监理工作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一是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监理,一是对施工人员配置进行监理。监理工作并不是简单的监督工人施工,对操作发生错误的工人进行严厉批评,这是错误的监理服务意识。真正的监理工作是要协助施工人员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对施工人员起到一个鼓励与促进的作用。而且许多监理人员都过多重视工期问题,而忽视了质量。这就无法充分的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既无法在规定工期内完成任务,而且完成的工程质量也不高。

二、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工程施工建设管理,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强化项目法人责任意识。首先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项目的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政府要从原来的以微观、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间接管理为主。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来管理项目。其次,项目法人责权统一,机构、职责、权力、素质四到位。目前,项目法人名不符实,不少项目虽设立了项目法人,但大多为临时机构,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因此在政企、政事逐步分开以后,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设立项目法人,明确其职责和相应的权力,并通过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起项目法人责权统一、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相一致的机制,努力做到机构、职责、权力、人员素质四到位。第二,严格制度、规范管理、廉政勤政。项目法人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针对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办法,为实现工程建设规范、高效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加强建设资金管理

工程投资是确保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投资应统一管理,实行专户储蓄、专款专用,单项工程单独记账,避免投资被挤占或挪用。要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要按合同要求、工程进度和质量分期付款。凡是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进度未按要求违反合同条款的,可以拒付款。要对各项分部工程采用分项招标预算总价大包干的办法进行承包,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

3.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

人,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第一要素,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工作,人为因素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智能更要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中,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为有效避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发生奠定基础。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人员管理及相关质量责任制的完善,使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质量职责、权限,并通过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高施工质量认识的同时为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奠定基础。

4.加强监理系统的管理

改变监理人员对监理工作的传统认识,在做好工程监理工作的同时,充分调动施工工人的工作热情。并且不要过于重视工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而在工程竣工之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工作,结合自己日常的监理工作,引导验收技术人员对容易存在质量问题的地方多加检测,以保证水利工程质量。

(作者单位:162400黑龙江省泰来县金泽自来水有限公司)

上一篇:十年婚姻一个套 下一篇:我国非婚同居法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