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探究

时间:2022-07-29 10:28:48

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探究

摘要:在农村,普通高中生大多来自周围的乡镇,从而学生范围广、数量多,但这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非常差。因而在农村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有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不断改进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课堂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学习的有效性关系到两方面,不仅是老师的任务,还是学生追求的目标。

关键字:农村;信息技术;有效性;策略

一、影响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再者教学内容单一,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用于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模式。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些特殊性限制,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差距很大,学生在学习时的真正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教师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会使有些学生根本听不懂、跟不上,从而有强烈的厌学情绪。有些教师表面上看起来,虽然重视团队合作等,但是往往缺乏实际的团队合作精神。上述的这些因素,都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当前现状及农村高中信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还有着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虽然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很多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也有课表课程,但是大多不会上,改补别的课程,形同虚设。所以说存在很大的问题:

1.师资队伍严重短缺,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

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上课,还兼着学校其他很多工作,如教务工作、网络管理工作、电教工作等。因此,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工作都比较多,不会去充足准备每一堂课的内容,上课的随意性大。而且不能充分去考虑学生,更不可能去思考学生兴趣,上课就没有有效性。

2.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有限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农村的中,资金短缺很普遍,这就成了困扰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济条件很差的地方,根本就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大多数硬件设施又不完整。另外,有些学校只知道买电脑,开设这门学科,却不懂得怎么维护电脑,也不懂得怎么样才能对学生有用。

3.学生之间差距比较大,没有注重分层教学

农村高中的学生,也是通过考试选拔的学生,大都来自全市各个地方,有的来自发达点儿的城区初中,有的来自农村偏远的初中。因此,可以知道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是有差距的。如果操作任务及设计过于简单、空泛、不具体,主要又没有分层,这会导致基础差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因而学校,必须看到学生的差距,进行分层教育。

4.学生基础较差,对社会认识不当

农村家庭中有电脑的几乎没有,网络在学生的心目中根本不明白是什么。而学校则认为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与学生的升学无关,家长也对网络有偏见,教师在上信息技术课时,也怕学生误操作搞坏电脑,只好切断网络。

5.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学习缺乏认识

农村学生不愿意听课,宁愿吵闹,这样课堂纪律很差,常常处于混乱状态。再者,学生不感兴趣,厌烦老师的屏幕讲解,宁愿一群人玩游戏,做自己喜欢的事。如交头接耳讲话,拨弄鼠标,敲击键盘,有的千脆玩小游戏。

三、改善教学现状,使教学有效性实现的策略

农村教学中有那么多问题,这就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来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改变教学传统观念,明确教学的目标

在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应用知识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是要改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结合实际的网络时代背景,从实际角度出发,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程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积极地采取新鲜教学方式,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我国很多高中信息技术课时不够,也没有开设足够数量的实践课,很多学生都没有兴趣学习。要解决这一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应作为第一入手点。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就可以很好的达到目的。

(2)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升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介绍。上课时一定要将书本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在上“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时,教师准备手机、多媒体视频等,手机的通信功能可以利用,以及多媒体课件上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就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就会知道他们所用到的 MP4、学习机、电脑等设备,都是信息技术的凝聚。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1)基于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中所接受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再演示―学生再练习”,因而思维很固定,只有在教师的带领下才去学习,而让他们自己操作时,就不知道从哪儿下手。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循序渐进,从教师引领,到书本的引领,再到简单提示学生让他们自主完成任务。

(2)学会迁移,举一反三,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一个软件都不相同,但也有它们的共同的特点,例如菜单栏、工具栏、标题栏等。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启发学生善于思考,尤其是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更要加强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点的迁移,活学活用,学会做到举一而反三。

(3)技能探索中开拓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要让学生更具探索精神,从而提高自学能力,经常结合小窍门去引导学生操作,然后就是提出问题,点拨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4.要对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利用,及时处理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

实践证明,将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处理,能够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深刻积极的影响。对学生课堂上的困难,教师除了帮助学生进行辅导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论坛发帖、QQ 询问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对于学生反馈的学习情况,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学生所学内容的创新教育。因而评价系统必须要有效,且有效利用,多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5.多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通过理论教学对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同时,还要通过多媒体课件升华这种讲解。多媒体课件具有很多优点,众所周知,可视化就是其一,他能够将知识点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反映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论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性特别强的学科,虽然没有列入高考科目中,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它承担的任务。面对落后的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农村教师责任重大,要立足教材,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培养新一代优秀教师以及学生,我们就要努力解决现有问题。总而言之,就目前看来,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解决掉这些问题,一定是需要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们的共同努力。相信经过探索,会有更多的有效性策略,会用来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而不是受条件的限制,无法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艺创 .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有效性教学 [J].现代教育科学 : 中学教师 ,2012(9).

[2] 胡东花.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谈[J].科学导报,2013(6):123-125.

[3] 李悦.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7):75-76.

上一篇:煤质化验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下一篇:探索现浇预应力空心板施工工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