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时间:2022-07-29 09:02:39

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摘要:文章运用出口相似性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对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的分析表明:在世界市场上,广东和东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从时间序列来看,最近几年竞争程度有所减弱;广东出口与东盟进口的贸易互补性在不断减弱,而广东进口与东盟国家出口的互补性在不断增强,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关键词:广东;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11-0031-05 收稿日期:2008-07-28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下,农业被确定为五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按照“早期收获”方案,自2003年10月1日起,中泰果蔬实行零关税,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对来自东盟的600多种农产品先行降低关税。东盟是广东第5大贸易伙伴。广东进口东盟农产品正在逐年快速增长,2007年广东进口东盟农产品由2001年的4.95亿美元增加到19.53亿美元,而广东农产品出口东盟却增长缓慢,部分农产品对东盟出口甚至呈现下滑的不利局面,导致广东与东盟农产品项下的贸易逆差迅速扩大。鉴于当前广东农产品面临东盟的巨大冲击,实证分析广东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有着重要的政策涵义。

一、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分析

广东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位置、生产传统、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和市场辐射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对于农产品贸易来说,广东与东盟国家在贸易结构上可能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即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可能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本文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对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进行分析,该指数优点在于:当它被用来描述出口结构随时间推移趋于收敛时,指数的上升能反映出一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与工业化进程等特性(Finger andKreinin,1979)。

(一)广东与东盟农产品:产品竞争性比较

为了便于研究,选取东盟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5国作为研究样本,由于这5国的贸易额占据了东盟贸易的大部分份额,选取这5国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广东和东盟农产品贸易数据,计算在世界市场上的产品相似度指数,如表1所示(公式及推导过程略)。在世界市场上,广东同东盟整体农产品的产品相似度指数比较高,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从时间序列来看,相似度指数有下降的趋势,表明最近几年竞争程度有所减弱。同东盟主要国家横向比较来看,广东和马来西亚的产品相似程度最低,竞争程度不高,而广东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产品相似性程度很接近,处于中等水平,相比较而言,广东与新加坡和泰国的农产品出口的相似性指数最高,竞争最为激烈,尤其是同泰国之间,2005年产品相似度指数达到了66.21;纵向比较来看,除泰国外,广东与东盟其他国家农产品产品相似性指数在1997年后表现下降趋势,可能是因为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广东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额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双方在受到不利的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下,可能会转而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具有本国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而广东与泰国之间的农产品相似性指数随着时间的发展趋于上升,表明两国的农产品出口结构趋于收敛。因此,可以预期,在世界市场上。广东与除泰国外的东盟国家的农产品竞争程度趋于下降,但同泰国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将会越来越大。

通过分析1995-2005年广东与东盟具体农产品类别贸易数据,可以获知广东与东盟农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其中,水、海产品,肉及水、海产品制品的竞争程度最高(如表2所示),而且这两种产品的竞争趋同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食用蔬菜、食用水果及坚果、蔬菜、水果及坚果制品,谷物、粮食粉及乳制品、糖及糖食的竞争程度次强,且竞争程度有逐年递增的趋势;活动物、活植物、谷物、可可及可可制品、动植物油脂、烟草及制品的竞争程度相对较弱,这是因为两地区间要素禀赋存在差异。而且从时间趋势来看,两国的变动趋势也不明显,甚至竞争程度逐年降低。由此可见,活动物、活植物、谷物、可可及可可制品、动植物油脂等是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最具有互补性的产品类别,应在此类产品的贸易中加强合作。

(二)广东与东盟农产品:市场竞争性比较

市场分布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地缘、传统的贸易联系以及某些历史文化上的联系。广东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性,以及资源禀赋的相似性决定了两者可能存在相似的市场分布结构,在出口的市场上可能存在激烈竞争关系。

广东和东盟农产品出口市场都以日本、美国和香港等地为主,而且产品质量上也接近,因此在出口市场上具有竞争性。贸易统计数据显示,广东与东盟三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分布相当接近,以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在广东排名前10位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中,分别有5个市场与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一致。各国排名前10位的市场在全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都达到60%以上,而且基本都分布在东亚、北美及欧盟3个经济发达地区。由此可见,广东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市场具有较强的同构性,存在激烈竞争。

二、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尽管广东与东盟整体农产品相似性较强,但是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产品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市场的同构性不能说明两者的贸易竞争性强。从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角度来看,产品的差异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双边农产品贸易是互补的。

(一)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贸易互补性指数可以用来衡量各主要出口国的出口结构与目标市场进口结构的相关程度,以考察各国出口结构具有比较优势的水平(于津平,2003;孙林等,2003)。

国家i出口与国家j进口之间的贸易互补指数表示如下:

公式(1)中:RCAxik表示用出口来衡量的国家i在产品K上的比较优势;RCAmjk表示用进口来衡量的国家j在产品K上的比较优势;Wk表示产品K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如果RCAxik的数值较大,说明国家i在K产品上出口较多,i国在K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较优势;如果RCAmjk的数值较大,说明国家j在K产品上进口较多,j国在K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较劣势,这样两个国家的产品就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根据公式可以推测,当一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与另一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一致性较好时,两国的互补性指数大,反之则小。

(二)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比较

根据1995-2005年数据,计算中国及广东农产品出口与东盟主要国家进口的贸易互补指数(见表3),可以发现,广东农产品出口与东盟主要国家进口的贸易互补指数,同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口的贸易互

补指数变动趋势相同,都呈下降态势,这说明同全国一样,广东出口与东盟国家进口的贸易互补性在农产品贸易中有所减弱,广东在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中面临出口压力。广东出口与东盟进口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指数同全国水平比较,可以发现均低于全国水平,这说明广东对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压力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横向比较可知,在东盟主要国家中,出口压力相对较少互补性较好的是印度尼西亚,在2005年全国贸易互补指数为1.35,广东为0.56;出口压力相对较大互补性较差的是新加坡,2005年全国贸易指数为0.27,广东为0.12。通过比较分析,可看出中国进口与东盟5国出口的贸易互补指数较大,尤其是对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指数均大于1,表明中国在农产品进口方面对东盟市场存在较大的依存关系;相对全国而言,广东进口与东盟主要国家出口农产品贸易指数较低,但同部分国家该指数仍接近1,如同印尼、泰国,表明广东农产品进口对部分东盟国家也存在较强的依赖性。纵向比较发现,该指数有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从东盟进口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广东进口与东盟国家的出口互补性在不断增强,广东在进口方面对东盟显现出较大的依赖关系(见表4)。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1 在世界市场上,广东同东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近几年竞争程度有所减弱。其中同泰国之间竞争最为激烈,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趋于上升,而同其他东盟国家的竞争较弱且不断下降;从商品种类来看,水海产品、肉及水海产品制品的竞争程度最高,而活动物、活植物、谷物、可可及可可制品和动植物油脂竞争程度较弱,是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最具有互补性的产品类别。由于地缘、传统的贸易联系以及某些历史文化上的联系,广东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出口市场上也具有较强的同构性。

2 广东出口与东盟进口的贸易互补性在不断减弱,广东在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中面临着出口的压力;而广东进口与东盟国家的出口互补性在不断增强。广东在进口方面对东盟显现出较大的依赖关系。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但当前这种互补是以单向为主。

(二)政策建议

1 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贸易互补性。广东应该按照资源禀赋特征和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广东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的互补性。一方面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水果蔬菜、水产品、特色产品及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产业,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则应该在同东盟协商的基础上,建立农业产业协作体系,根据区域内的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加强广东与东盟在农业产业上的协作,在更大范围优化双方之间的生产要素及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性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

2 提高农产品质量,规范农业标准化建设。为保证广东与东盟贸易的顺利进行,应深入贯彻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建设,完善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立健全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体系,对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设置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把质量关,确保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充分了解东盟各国市场准入标准,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市场准人体系建设,扶持和帮助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获得东盟市场的准入资格,不断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

3 加强流通领域建设,统一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广东农产品流通环节缺位限制了出口规模的扩大,农产品生产、运输、储藏、包装、销售保持着比较落后的模式,应尽快建立农产品国际物流服务中心。建立大型多功能国际农产品集散中心,并完善仓储、转运、包装、分装等环节的港口物流配套设施。由于与东盟一些国家之间还没有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导致双方在检验检疫技术问题,特别是农产品的化学残留问题上极易产生分歧,尽快建立起合作磋商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体系,能够保障农产品贸易的顺利开展。

4 培育农产品龙头生产企业,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政府要从政策、资金、技术等不同层面扶持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力量强、能够网罗千家万户闯市场,便于发展商品市场的农产品加工、流通、贮藏、保鲜和运输等龙头企业。政府应支持龙头企业进行原料基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及新技术新产品国家专利,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国际竞争力。在优势农产品产区,选择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两头在外”的农业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使各农产品主产区都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快速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区。

5 提高品牌意识,加强农产品营销。广东农业的生产能力很强,但在扩大出口的营销手段上存在着营销意识和品牌意识不强的问题,尤其缺乏拓展国际市场的意识,因此应提高出口营销意识和品牌意识。鼓励和扶持从事优势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加国际展销会以及举办新产品会、说明会等推介活动,提高我国优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等各种媒介,加大宣传的力度,让国外的批发商、零售商能了解广东具有优势的农产品,通过恰当的营销手段和营销策略把广东的特色农产品推向东盟市场,进而促进广东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

(责任编校 罗远航)

上一篇: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金融证券服务供应链体系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