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时间:2022-07-29 07:10:46

摘要:作为幼儿园各种人际互动的核心,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分析师幼互动的现状,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刻不容缓。

关键词:积极有效;师幼互动;构建

一、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随着《纲要》的贯彻落实,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师的行为不断改善,不少教师也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但在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还显得很消极和被动。因此,在幼儿园活动中,探索和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迫不及待。

二、 师幼互动的现状

(一)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失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都是互动行为的主体,无论在互动行为的发起和行为的反馈方面都应具有主动权。但是,在现实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史多地处于主动者的地位,她们控制着互动行为的发起和互动过程,左右着幼儿的行为,而幼儿常常处于服从、依赖的被动地位,他们在互动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幼儿在互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师幼互动模式单一

在幼儿园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主要表现为 一种教育与被教育,指导与被指导、管理与被管理、照顾与被照顾的倾斜式互动。尤其是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控制着整个教育过程,掌握着师幼互动的主动权,幼儿被期待的应该是保持安静,听从教师的教育与指导,而不能不经教师的允许随意打断教师精心策划的教育进程,也不能任意发起与教师或与同伴的互动行为。幼儿的互动被严格地限制在一定的时间与范围内,而且主要是配合教师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幼儿在许多事情上,包括能不能再玩一次自己想玩的游戏,能不能离开自己的位置去取水,可不可以上厕所等,都得接受教师的指令,没有任何主动权与自。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彼此平等的交流与行为往来,相互问候、表达情感体验、共同游戏以及幼儿向教师主动发表见解等平行互动方式却很少体现。

(三)师幼互动行为具有较强的负向性情感特征

已有的研究与观察表明,教师发起的互动行为中,总体上以不带鲜明情感色彩的中为主,对幼儿表现出的不满、恼怒、厌恶等负向情感行为显著多于对幼儿表示亲和、喜爱与友好等正向情感行为。而幼儿发起的行为是正向行为多于负向行为,但是带有明显的害怕老师倾向的畏惧行为仍有一定比例。从教师与幼儿的反馈行为看以中性为最多。但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一方,无反应的反馈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的负向会抑制幼儿的互动动机的进一步形成,并对幼儿个性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 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应该是一种双向交流话动,在活动中进行沟通、理解、交换,使彼此的经验、知识、思想、价值、意义、情感、态度等都显现出来,并对对方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纲要》的基本精神是教师要关怀、关爱和支持、指导幼儿,在与幼儿积极有效的互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这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有热爱幼儿的情感。因此就需要教师深入领会《纲要》精神,“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才有向幼儿积极发起互动和主动回应幼儿发起互动的意识与行为,也才有可能创设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促进教师致力于改善互动行为,主动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二)创设有利于互动的环境

环境是活动的载体,良好的物质环境能诱发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师幼互动,主动与环境、同伴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交流或谈活是常用的沟通交往手段,因此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如在日常生活中安排一些谈活动,在晨间入园后组织幼儿进行morning talk,谈论生活中一些事情和现象,计划当人的活动等,这些随意、自由、平等的交谈,有利于师幼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转换教师角色促进师幼互动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在教育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教师还应是幼儿学习活动过程的倾听者、观察者、欣赏者、鼓励者、协商者、促进者。因此,我们教师应善于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充当各种角色,并从中探讨把握具体情境适时地转换角色,尤其是教师角色转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语言表达艺术。

(四)正确处理群体互动与个体互动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活动多数是群体活动,在群体活动中,教师既要面向群体,又要关注特殊个体,包括能力特强幼儿或能力弱的幼儿,因此,互动方式要在而向群体互动的前提下兼顾面向个体的互动,采取灵活的互动策略,尽量使特殊个体的活动能积极主动地融入群体活动,符合群体活动的规则,以提高群体活动的效率。特别要防止为了照顾个体差异而忽略了群体活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做法。

四、 结语

作为幼儿园各种人际互动的核心,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教师内在的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外显的教育手段、教育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抽象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还是直观的教育方案、教育内容,无不是借助于连续不断的师幼互动而逐渐变成现实的。因此,在幼儿园活动中,探索和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迫不及待。

参考文献:

1. 卢乐珍.关于师幼互动的认识[J],早期教育,1999

上一篇:浅谈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浅谈提高学生听力的策略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