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体育场”倾向探析

时间:2022-07-29 03:54:30

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体育场”倾向探析

【摘 要】幼儿园户外环境是其整体环境创设的重要一环;从理论根源、实施策略以及现存问题等方面探讨了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体育场倾向,而“体育场”的创设既需要遵循“分区域、重安全、趣味性”的原则,还需要不断总结、反思乃至解决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方可发挥最大效用。

【关键词】幼儿园 户外环境 体育场 倾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70-02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功能定位及其创设好坏,极大影响着幼儿户外活动开展的质量。由此而言,幼儿园户外环境是其整体环境创设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然而,目前国内就此问题的专门探讨尚不多见也未系统,要么在对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的探讨之中居于一隅,要么夹杂于一线教师们就如何开展幼儿户外活动的探讨之中。因此,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引起学界重视,推动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开展。

从当前幼教实践来看,“体育场”无疑为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主流倾向。这里的“倾向”意指幼儿园在实践中所奉行的对其户外环境的“主要”功能定位,而非“唯一”功能定位。简言之,幼儿园将其户外环境主要定位于成为幼儿体育活动(游戏)开展的“体育场”。下文将从理论根源及实施方略等方面对其进一步展开分析。

一、“体育场”倾向的理论根源

(一)国家的重视与约束

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2012年9月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进一步明确建议幼儿园“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这两份纲领性文件中的相关内容既体现了国家对于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视,又是其对于幼儿园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要求与实践指南。

(二)体育活动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幼儿生长发育与提高身体素质。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要靠营养、睡眠等保障,更与体育活动紧密相关。幼儿期是人体大部分器官与系统发育的关键阶段。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骨骼与肌肉系统等逐渐成熟。此外,当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户外阳光的照射、空气湿度与温度的刺激等对其肌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机能乃至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均有积极促进作用。

(三)人们的思维定势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当涉及幼儿户外活动或是幼儿户外游戏之类的话题,人们潜意识考虑更多的是户外(体育)活动或是户外(体育)游戏的开展,这里有将“体育”泛化的嫌疑。它是一种思维定势,与现代学校(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育模式一脉相承。不仅如此,这种思维定势的形成与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相关。

二、“体育场”倾向的实施原则

(一)分区域

根据场地、器械设置的不同,“体育场”往往划分出若干活动区,以满足幼儿走、跑、跳、投、攀、爬、钻、平衡等基本动作与运动能力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平衡区,幼儿可以利用跷跷板与平衡木来发展身体平衡力;在钻爬区,幼儿可以锻炼爬、钻等运动能力;在玩球区,则是对幼儿运动技能进行训练。

在实践中,不同幼儿园的划分不尽相同:有的幼儿园划分出平衡区、触跳区、投掷区、攀爬区、走跑区等,有的幼儿园则划分出大型器械区、循环式综合运动区及主题运动特色区等,也有幼儿园划分出球区、绳区、钻爬区、投掷区等。

(二)重安全

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园应始终注意幼儿安全保障,“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从“体育场”创设来说,幼儿园应增强风险意识,将之贯彻于户外场地、设施的设计、使用与维护等环节之中。运动场地的平整、塑胶跑道的铺设,均能够降低幼儿在走、跑、跳活动中的危险性。户外大中型运动器械如攀登架、滑梯、秋千、跷跷板等的设计、选用、安装与使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与规范。

此外,“体育场”的安全维护同样重要。沙池定期的沙土消毒、排筛(防止沙土中混入类似针头的尖锐器物),运动器械的定期保养与维修、消毒与清洗等,这些工作应制度化、常态化。

(三)趣味性

在户外环境创设中,幼儿园需要有意识的加入“趣味”元素,以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而这需要发挥幼儿园教职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根据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而不断创新“体育场”的布置与使用。

这既可涉及户外场地空间的拓展与利用,使之立体化,如“体育场”墙面、场地上方及周边空间的再利用;也可以是体育器械的不断翻新,如目前实践中较为流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就需要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制做出形式、质地多样的大中小型体育器械,如各式各样的平衡凳(桥)、钻爬栏、跨栏、竹梯、木板车,还有沙包、飞盘、纸棍(球)、布袋、竹高跷等。

三、当前亟待完善之处

目前,在幼儿园户外“体育场”创设实践中,尚存有不少问题,需要加深认识,不断完善。

幼儿园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常出现由于活动场(操场)上同时有若干个班级,“人多拥挤”从而导致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类似情况。人们将这归结为体育场面积狭小。若再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当中可能存在诸多影响因素。

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仅从幼儿园户外场地开发、利用方面来看,这里面存在一个认识误区:“体育场”等同于“操场”。诚然,活动场(操场)是“体育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体育场”不完全等同于操场。幼儿园户外“体育场”的创设应是一个立体的空间化概念。换而言之,幼儿园应拓宽思路,将整个户外空间纳入到“体育场”范畴而加以规划、设计与开发。譬如教室走廊、周边的绿地(空地)、墙面均应视作潜在的体育空间合理开发与利用。

运动设施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在实践中,常常发现部分幼儿园的户外运动设施单调、陈旧,特别是那些成立时间较久的幼儿园。这容易给幼儿体育活动开展带来两方面的负面影响:其一存在安全隐患。陈旧的运动设施磨损老化一般较为严重,需要经常加以维护与保养,否则幼儿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易引起不必要的伤害。其二,不利于幼儿对于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单调而陈旧的运动设施,缺乏生活气息与新颖性,极大降低了对幼儿的吸引力,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

总的说来,“体育场”倾向是目前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主流功能定位。各幼儿园在此进行了大量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当然,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经验与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总结、反思进而解决。

【参考文献】

[1]华爱华,马丽婷.探索性活动区的特点及环境创设[J].幼儿教育,2012(11)

【作者简介】赵建霞(1985- ),女,湖北孝感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原理。

上一篇:江苏设施茄子春提早高效栽培技术 下一篇:券商称A股迎来“两会”行情 3000点是道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