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地区外语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29 03:32:58

边境地区外语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摘要】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离不开外语人才的大力支持。目前广西外语人才严重不足,素质亟待提高。要解放思想,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机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及东盟各国外语人才培养经验,改进现有外语培训模式;结合区位优势,打造复合型外语人才,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

【关键词】广西 外语人才 培养机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标志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上升到新的历史水平,必将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合作增添新的动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中国与东盟相互联系的桥头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关键在人才。当前,北部湾经济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各项建设事业方兴未艾,一大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并相继开工建设,人才已成为关系经济区开放开发成败的关键,而开放开发又离不开对外交流与联系,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外语人才作为整个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广西的外语人才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的大量需求。广西开设外语专业的院校有20多所,且这些院校的毕业生中只有少部分到外贸、旅游、外事、企业等部门服务。如何统筹和平衡广西外语人才的发展,使之成为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

广西外语人才现状分析

目前,广西全区外语人才现状不如人意。外语翻译人才严重不足,自身素质亟待提高。目前大多数翻译工作由各高校外语院系毕业生或是临时聘用大学外语教师担任,这些翻译人才在外语知识方面堪称优秀,但由于欠缺翻译工作中所需要的具体专业知识,造成单科性翻译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匀,从而严重制约了广西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从教师数量上来说,截至2008年,广西全区高校共有在职外语教师2716人。其中教授56人,占2.1%;副教授516人,占19%;中级职称967人,占35.6%;初级职称840人,占30.9%;无职称337人,占12.4%。全区中学共有英语教师23,425人,其中研究生毕业180人,占0.8%;本科毕业11,175人,占47.7%;专科毕业11,810人,占50.4%;高中毕业259人,占1.1%。小学英语教师4,922人,其中研究生毕业6人,占0.1%;本科毕业715人,占14.5%;专科毕业3,638人,占73.9%;高中毕业563人,占11.4%。

从英语毕业生人数来看,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等区内主要外语类高校每年的毕业生多在100-200人之间,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任教,真正从事经贸、外事、旅游等工作的很少,而既懂得东盟各国风俗文化、经济常识,又懂得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少上加少,这使得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大潮下的对外交流合作变得更困难。

广西非通用语种人才主要以广西民族大学――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为核心,其他高校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广西民族大学在非通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广西民族大学非通用语种基地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广西、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同时,该基地勇于创新,积累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经验。民大基地的办学模式已经获得了国际国内同行的肯定。广西大学作为区内唯一一所“211”工程建设大学,其面向东盟的小语种培养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从师资还是学生方面都比较薄弱。区内其他专科院校、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无论在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与上述高校有一定差距,而且培养方式也较为粗犷。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广西在东盟小语种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方面无法满足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大量需求。

新形势下广西外语人才的发展困境

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交流大窗口,其特殊的地缘位置、对外经济的发展对广西外经贸、会展、涉外旅游、东南亚小语种等外向型人才提出了大量需求,掌握一定的外语同时又熟悉外贸业务的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外贸企业争夺的焦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年-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已,未来8年内,北部湾经济区最需要的人才已确定。首先是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旅游、会展、金融等服务业,这也是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总量最大的一个领域。其中旅游业主要需要酒店运营管理、旅游管理和策划等运营管理类人才,急需高级人才和小语种导游;会展业主要需求具有较丰富的国际会展经验的高级会展策划组织、会展现场协调与服务、外语等人才。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一批商贸物流和港口物流基地也将得到进一步建设。物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需要国际贸易、国际法、外语等专业的外向型人才。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综合博览会,南博会与各国政府和企业及国际组织的联系将十分频繁,精通英语和东盟国家语言的人才将在南博会上大显身手。南博会急需外语专门人才,特别是同声传译人才,广西目前还没有一个人获得同声传译资格证书,而同声传译又是国际会议上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

广西外语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解放思想,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机制。当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广西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首先,既要千方百计引进各种外语人才,也要不拘一格培养好本土外语人才。要创造让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做到留好人,用好人。

其次,要建造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包括创新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要与东盟各国签订人才培训协议,建立互派研修人员的机制。

第三,加强与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大学合作,依托广西大专院校的办学力量,培养面向东盟各国的人才。重点培养大批既通晓东盟国家语言,又掌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规则,并且了解法律、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经贸合作等知识的高级复合人才,以适应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人才的要求。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及东盟各国外语人才培养经验,改进现有外语培训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学校在探讨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办学模式方面非常注重实效,有许多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首先是英国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英国普遍采用ESP (专门用途英语)办学模式。ESP是指与某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外贸英语、金融英语、法律英语等。

其次是美国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它在培养外语人才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按照核心课程的要领对专业课程进行划分和设置。二是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三是外语语言课向全校实行开放式教学,只要学生能够通过所要求的定位考试(Placement Test),就可以参加这类课程的学习。四是外语专业学生可选修其他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均以不同的语言教授。

第三是东盟各国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东盟中相对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对广西的外语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很好的启示。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国家,都积极采用与西方发达国家联合办学的方式来达成双赢。发达国家借此解决其学额过剩,弥补经费不足;发展中国家则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先进的教研成果,并可节省派送学生出国所耗费的大量外汇,还可减少人才流失率。

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及东盟国家外语培训经验,可以促进广西高校学习一些先进高等院校的优秀办学理念和方法,获取更多更新的世界性教研成果,参与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把广西外语高等教育建设成为中国独具区域特色的教育体系。

结合广西区位优势,打造复合型外语人才。广西在地源上与东南亚接壤,在民族语言文化、风俗礼仪等方面与东南亚某些国家民族有着渊源关系,比如桂西某些地方的壮话与泰国语有十分相同的地方,靠近越南的边民使用壮语也能与越南朋友进行沟通交流。我们在选择语种专业时,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发挥广西人学习东南亚国家语言的天然优势。笔者认为,首先,外语教育要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地处边境,居民相互来往频繁而且语言交流无障碍等优势,走出课堂,进行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实践。其次,在确保英语优势地位的同时,可以将一些主要的东盟国家语言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如越南语、泰国语、印度尼西亚语等。目前,除了广西民族大学外,其他院校也开办了一些面向东盟国家的语言专业,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些专业在招生的数量上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项目,项目编号:08BJY031)

上一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制约因素研究 下一篇:学生社团骨干人格魅力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