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校园文化的三大功能

时间:2022-07-29 02:16:13

浅谈高校校园文化的三大功能

摘 要: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因而一些学校明确提出“文化铸校”。本文就校园文化的约束、熏陶、时代等三大功能进行浅要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三大功能

一、发挥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

教师应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化习惯。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主流表现为爱国热情高涨,拥护改革开放;但有少数学生政治信念不牢,辨别能力差。②多数学生求知欲望强烈,竞争意识明显,具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也有少数学生价值取向偏颇,人生态度消极,存在个体化倾向,且有不健康的因素。③大部分学生注重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文明形象;但有少数学生道德素质仍然较低。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课堂教育,业余文化,广播电视录相,图书阅览,墙报橱窗,报纸校刊等各种途径和载体的学习,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旋律,引导青年学生读好书,唱好歌,看好片,使他们知道自己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主力军。

着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师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学生常效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因此,教师要做好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针对当前市场经济“重利”的负面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在利欲和权势面前头脑清醒,追求真、善、美。重视校规校纪建设,以严格的制度管理人。正面引导是思想建设的手段,但这种教育是引导,不带有强制性,因此,还要规定各种制度规范学习行为。

管理制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约束功能,因此,要制定具体的、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标准和要求,促使学生行为由被动变主动,由他律到自律,最终化为一种良好的素养,养成规范的道德行为。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着力把宿舍建设成学生温暖的家和校园文化的窗口。

二、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具有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自我的重要作用。因此,各高校必须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的整洁和绿化,校训和行为规范,人文景点,教室和实验室的布置,图书资料的利用,都要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学校不但要重视物质条件的建设,如建立校史博物馆、树立名人雕像纪念碑、挂展牌等,同时还要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如校训、校风、办学传统的建设,使大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让校园成为青年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美化自然环境。爱美是人类的本性,而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的想象力,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角都在无声地“说话”,时刻传递一种文化氛围给每个青年学生,优化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证。一项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师长+父母+朋友”型教师角色,最受学生欢迎。净化学生心理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和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俗话说:“心病要用心药治,心药最好是心语”,师长的心语会像甘泉滋润学生纯美而健康的心田。因此,在新形势下,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是一项迫切的重要任务。

三、发挥校园文化时代功能

校园文化不仅仅属于大学,也属于社会。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对内、对外两大功能。在网络时代,由于校园网的建成并联入国际互联网,使得校园文化的对内功能得以拓展,对外功能得以凸显。网络时代使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功能大拓展,学校通过网络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校园网络是连接社会与学校的重要界面,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校园网来了解大学,关注大学,校园网络成为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则是代表学校形象的基本方面。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网络时代人们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容易产生精神迷失,但精神迷失的同时也是寻找精神归依的开始,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大学以其特有的校园文化,尤其是大学精神的支撑而可能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当人们面对着大量无所适从的信息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主流网站或权威网站建立一种信任或依赖,大学网站因有大学校园文化特别是大学精神的支撑而将承担起相应的使命。

大学固有的校园文化仍将是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所寄,虚拟世界的校园文化成为其重要的表现形式,虚拟世界的校园文化不能对已有的校园文化推倒重来。21世纪,学校教育系统仍是终身教育系统的主干部分。学校仍将是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场所,是提供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的重要机构,建设好校园网显得尤为重要。要把高校校园网建成有吸引力、有说服力、有大面积覆盖率的主流网站,把大学网站建设纳入大学争创国际国内一流大学的行动计划之中,发挥校园文化动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中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网络教育只在计算上进行教学,包括在虚拟的实验室外进行实验,没有教师经常性的辅导,没有一个现实的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校园文化潜在课程的影响,这是会令人担忧的。我们要在远程教育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育人中的作用,尤其是发挥名校、名师、名课在网络教学中的辐射作用。在远程教育中,网络学院背靠的是大学的优势,大学的文化要发挥这种优势,同时要做好利用网络为德育工作者及时掌握网络信息,并参与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介入讨论和说明,有针对性的进行交流疏导。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网络间可以方便地选修自己所需要的课程,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确定适当的学习进度,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减少学生学习的依赖性,从而增强学生网上生存、网上学习的能力。对学生群体而言,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变得更加普遍和重要;对教师而言,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加明显。网络时代的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或被错误的信息引入歧途,教师应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再直接利用粉笔传授知识,而是转向运用各种新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并组织、引导、帮助、监督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支持学生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孟红军;校园文化建设谈[J];甘肃教育;2011年09期

[2]曾科成;熊小林;在文化构建中涵养精神[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上一篇:从课程设置角度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下一篇:高职美术课堂创新发展与反思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