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熟读背诵,培养语言能力

时间:2022-07-29 01:06:13

重视熟读背诵,培养语言能力

背诵一直是令广大中学生头疼的一件事,记忆力差、嘴懒,使学生面对五、六百字的文言文不知所措,迫于老师的压力,家长的指责,孩子不得不硬着头皮,心在曹营身在汉地拿起课本,机械地记忆。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背下的课文,没过两个星期又抛之脑后。孩子们不禁慨叹:背书背书,头疼头疼,死记硬背,得不偿失。尽管如此,中考还是扩大了考查背诵的范围,基础知识部分直接被背诵、默写所替代,题型的变化使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极为重视背诵这一环节。但如何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让他们由“厌背”到“乐背”呢?我经过尝试,略有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精湛的语言艺术是转变学生思想的钥匙。

背诵是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古代读书人学语文,并不是如我们现行的先讲解,疏通文义,然后再背诵。相反,学生一入私塾便只是读、背,整天沉浸在“子曰诗云”、“秩秩私干”之中。从各种启蒙读物背到四书五经,老师并不讲解。而且从古至今,我国的许多文坛巨匠都是靠背诵起家的。西汉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凭借自己的博闻强记,写成了彪炳千古的历史巨著《史纪》。宋代大文豪坡之所以能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背诵整部《汉书》,无论何时何地,诗词信手拈来。清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郑板桥每读一书,定要倒背如流,心领神会,所以他的作品脍炙人口,流芳后世。另外茅盾八岁就能背《红楼梦》的前10章,其他名篇更是烂熟于心,所以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现代作家巴金少年时就能背诵全部220篇的《古文观止》……由此可见,许多饱学之士、文学泰斗,都很重视背诵,并从中受益。学生要想提高语文能力,必须把背诵放在首位,背诵是增强记忆、获取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形式多样的朗读是背诵的主要手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文章七分读”这两句话强调了读在教学中的根本作用。钱梦龙老师说:“语文课本上的教,无非是教会学生读文章。”一直以来,朗读都是理解知识、获取知识、掌握背诵、强化记忆的重要手段。读得得法,就会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从整体上熟悉文章内容,把握文中的要人要事,理清文章主线。

1.师范读是激发背诵兴趣的前提

学生之所以“厌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背”的愿望和要求,就会主动去背,就不会把背诵当做一种负担。而背诵的前提则是朗读,教师范读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途径。它直观性强、现场感染效果好,对于学生理解课文,进入情境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恰当运用范读,就会使学生随着朗读者将感情熔铸在文章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尤其是中学生模仿能力较强,教师范读往往会使学生兴趣大增,随之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而且这样在教学中就省去不少语言的赘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第一节诗描写了秋风破屋的情形,抒发了诗人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读时就要注意这种情感。首句“八月秋高风怒号”中的“风怒号”三个字,音响宏大,读时要突出如闻秋风咆哮之势。“卷、飞、渡、洒、挂罥、飘转”这一系列动词应重读,要读出诗人面对无情的大自然,无可奈何的感情。总之,教师在范读时,必须首先融之以情,之后才能读出感情,才能激发学生的感情,才能进入文章所创造的意境,为背诵打下良好的基础。

2.生朗读是培养背诵习惯的关键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都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每当学生当众朗读时,他们总是面红耳赤、结结巴巴。基于这种情况,我在课堂教学中,为他们提供了充裕的朗读机会,要求他们自己勤练习,在练习中锻炼胆量,提高朗读的水平。师朗读,不仅是教师自身沉醉在文章中,更主要的是能燃烧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教师一旦将学生的朗读欲望调动起来,可以让他们自由读、分角色读、指名读,尤其是指名读,大大地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大量的、反复的、不断融入感情的朗读,学生不仅扫除了文中的字词障碍,熟悉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为熟读成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理清文章的结构,理清背诵的脉络

中学语文课本选入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古文。而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要经过反复的构思,不断的推敲,最终才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果学生在背诵之前,能深入到文章之中,理清文章的头绪,那么,背诵就会容易得多。柏拉图说:“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才不至于“记得快忘得快”。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的重复,语言文学的规律、含义、情味,才能在头脑中固定下来,在大脑皮层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比如:《醉翁亭记》的第一段,叙述了醉翁亭周围的环境和亭名的由来。身为作者的欧阳修,首先介绍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亭在何处?酿泉旁边。酿泉在何处?琅琊山上。琅琊山又在哪?滁州西南方向。于是作者先从滁州四周的山说起,然后慢慢地收缩视野,由群山速写转入琅玡山的特写,带领读者来到了“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上。“山行六七里”就听见了潺潺的流水声,让人不禁心动,有山、有水,再有一座憩息的亭子就更好了。心随所愿,醉翁亭就这样出现了。它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就会让人联想到古时的亭台楼阁。是谁在这深山旷野中建造的亭子?又是谁给它命名为“醉翁亭”的?醉翁二字又源于何处?紧接着作者虚晃一笔“太守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简单地交代了醉翁别号和亭名由来。说亭名由来,旨在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至此,作者才微露文章主旨“山水之乐”。这样,本段的层次就清晰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琅琊山——酿泉——醉翁亭——作亭者——造亭者——命名之意——千古名句——微露主旨。按照这一思路,学生们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背诵,不下十分钟就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能够背诵全文。所以理解是背诵的法宝,没有理解就难以熟读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诵,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初探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