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

时间:2022-07-29 12:14:33

对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

[摘要]体育教学评价作为发展及改革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了教育评价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成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科学管理的主要环节。体育教学评价的完善可以有效加快教育、教学的改革,对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体育 教学评价 理论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72-01

由于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及深入,随着素质教育以及健康为首等理念的提出,终身体育理念逐步变成学校体育的主题,必定需要体育教学具备相应的改革及发展,而体育教学评价则是改革和发展体育教育的关键内容,属于教育评价的关键构成部分,是普通评价活动在教育范畴中的具体体现,是对体育教学因素、过程以及效益的价值评判方式。

一、体育教学评价的特点

(一)决策性

协调、探明、转变、提升教学活动自身的功能成为了教学评价作用的表现。假如体育教学活动属于信息传递系统,那么体育教学评价则属于这个系统中信息反馈的机制。它透过掌握教学系统运转的状况,良好的协调和转变这个系统的总体功能。

(二)客观性

体现教学真正价值成为了教学评价的目的,教学评价要做到科学合理、客观公正,不可以融入个人感情,不可以具备主观意识。只有如此,才可以完全客观的体现出老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才可以为引导和改进教学方法给予依据。

教学评价的客观性除了评价的标准及方法是否科学相关之外,还和评价者的心理因素紧密相联。比如评价者的兴趣爱好、价值观、认知以及情感表达、情绪、评价的顺序等,都可以令评价具备主观色彩,对客观造成影响。

(三)计划性

体育教学评价属于完成体育教学目的的一个主要方式,而教学目的又要透过相关的教学活动才可以完成。因此,体育教学评价属于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一定要进行紧密配合,给老师和学生随时提供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才能够更加良好的协调和改进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二、目前我国体育教学评价中的问题

(一)在体育教学评价目的的认知方面具有偏差

体育教学评价存在两个目的:其一,审查老师的教学状况,协助老师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其二,为了掌握学生学习状况,让学生意识到自身进步及需要提升之处,以此为基础持续提升。可是,在工作当中,体育教学评价存在为了评价而评价的现象,将评价当做体育教学的目标对待。

(二)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不够完善

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而言,依旧被技术技能教育观所影响,而过于注重体能及技术技能的评判,这样审核及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态度与习惯在目的上并不相同。而评价应当以教育目标服务为出发点,体育教学评价应当将学生体育态度的评价进行强化。

(三)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欠缺科学性

将终结性评价当做主要评价方式的方法尤为普遍,这样评价的缺点十分明显。因为评价和课程一同完成,所以无法对教学及学习过程及时提出反馈,无法及时协助老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及学习。使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的方法应当重新进行审视,这样的方式大多是通过社会所需的方向考量,而并没有体会学生身心方面具备的客观差别。依照统一的标准,有的学生虽然获得了较大的进步,可是由于先天因素,并不能符合标准,而会被归类到“不合格”行列,严重打击了其积极性。[1]

三、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一)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较为重视

素质教学实施之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大多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素质教学实施以后,教学评价逐步加强评价的反馈功能。区别在于信息,如指标的高低、量的大小、质的优劣、效果的佳与不佳、效率的快慢等都成为评价的内容。这些信息反馈给评价者,可以当作调整和改进的根据。因此,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体育教学评价目的的认知存在不足,进而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披上了功利的外衣。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体现出多元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学评价内容太过简单的现象获得了明显的改善。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而言,我们把主观、客观相互间评价紧密结合,会令体育教学评价更为完善,并且也可以给终身体育教育打下稳固的基础。可是,在执行教学评价时,假如只通过经验,而不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会令评价的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受到严重的影响。[2]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科学化、标准化

为了对过去乏味的评价进行改革,改革之后对评价方式进行了全新的提高,提高的新方法主要有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其对教学结论的评价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评价的过程一定要加强评价理念的倾向,一定要阐明评价是和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所提供的信息是为了指导学习,而非筛选工具,评价一定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输进去,加快个体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永红,周登嵩,吴邵兰.有效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

[2]张丽娜,宋晓洁.探析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J].才智,2011(12).

上一篇:探讨大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中职教育开展第三方评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