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浅谈 第2期

时间:2022-07-28 11:23:25

[摘 要]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久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想、去参与,主动地想,主动地参与就会有收获,这种收获无论大小都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学生有这样的体验从而更乐于积极而持久地学习。所以在工作中、生活中尤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要拿“兴趣”说事,兴趣提高了什么问题都好说。到底兴趣是什么?兴趣从哪里来?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呢?

[关键词] 兴趣 爱好 培养

我认为对某一件事、某个问题有没有兴趣,通俗一点讲就是“会不会”的问题,会了兴趣就来了,不会就没有兴趣。

音乐应该是大家都喜欢的,唱一唱、听一听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娱乐我们的生活,但一旦作为自己的专业,那就得天天学习乐理、吹拉弹唱,又要淘汰多少所谓有兴趣的人,因为这些不是人人都能轻易学好的。卡拉ok是多么受人欢迎,无需动脑,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释放压力,使身心得到放松,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敬而远之,免费的也请不动,“没兴趣”是因为他自己认为五音不全、不会唱几首歌。再说学习,谁没有经历过?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学习是辛苦的,是一种负担,是枯燥的、无趣的。但还是有很多学生沉浸在学习中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尤其是中学生,除了完成老师的题海还要自己额外补充很多任务,如果他们只是纯粹为了应付考试,那得背负多么沉重的包袱,会被压垮的。实际上这部分同学就是因为学懂了、学会了,所以把学习当成了乐趣,一个小小的突破、每一点滴的进步都会激励他们去完成下一个目标,功课下一个难关,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因此就会越学越好、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想学。但是对于学得不好的同学而言就不一样了,一道题就是一道山,总是翻不过去,上课也听不懂,那就没什么意思,兴趣慢慢的也就淡了,如果自己没有一点克服困难的决心,即使有考试的压力也不能产生兴趣。

对于高职学院的学生,尤其是学工科的,都是需要分析计算,靠死记硬背是达不到要求,而学生又底子薄,很多学生对学生没什么兴趣,每天在课堂上就是玩手机、睡觉、甚至无所事事,他们的理由就是听不懂,没兴趣。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是每天告诉他们学习有多么重要,要学好本领等等,而是要:

1、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想像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

2、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上去,有的同学往往努力学习一两周,结果发现成绩提高不大甚至听课很吃力,就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持之以恒地努力,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

3、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看书上的绪言部分,听老师介绍学科发展的趋势,或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的高度去看待各门学科。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

4、培养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画或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周末旅游等。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5、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

6、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而是能修正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

总而言之,我觉得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课,进而学会知识,学懂了,兴趣自然就来了,并且学的越好兴趣越大。

上一篇: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新探 下一篇:非省会城市高职提高新生报到率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