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课堂中的地图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28 10:53:12

浅谈地理课堂中的地图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把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老师要引导学生,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

关键词:地理;课堂;地图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332-01

地理学家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地图使人很容易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许多篇幅来叙述,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它与地理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地图以符号等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信息含量大,直观形象。运用地图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学生学会读图,可使地理知识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那么对于教师来说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学生应对地理高考而言,应先突破读图能力,只要突破地图的束缚,回答问题就水到渠成了。当然,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提高了,好处可不止这一个,我想更重要的是这种能力将对他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地图具有以多种方式表达现实世界的独特功能,地图可以让你更好的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此,教师要重视地图的教学,重视利用地理图像。俗话说:“授人已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地理图像,使学生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以及填绘简单地图和图表的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自学地理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要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把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老师要引导学生,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为此,我们可以适时提出一些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制订适当的读图目标,让学生思索,能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如:“中国的交通”中,针对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线内容多、记忆难的特点,教师可以确定起点和目的地,让学生通过地图来确定两地之间的最佳路径,设计包裹速递公司怎样才能够找到最有效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径把不同种类的包裹送到收件人的手中。这样,不仅能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 要教会学生识图、读图

要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和读图的基本步骤。地图的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都是组成地图的要素。读图时要遵循读图的基本步骤,按照先读图名、再读图例、最后精读地图的顺序阅读地图。教师要在课堂上跟学生一起阅读不同种类的地图,如地球公转示意图、气温分布图、人口增长图、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等等,通过教师读图析图做示范,学生模仿,来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不同地图揭示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读图分析。

三 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

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填注地图、绘制示意图和地理图表。这种填图、绘图练习反过来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在课堂中师生共同画图,老师边讲边画,使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地理事物变化趋势,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识记、巩固。如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我要求学生画日照图、地球公转示意图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简图,能加深对所绘图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对掌握一些绘图的基本技能也很有实践价值。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 培养学生学以至用,主动获取地图信息的能力

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要学好地理,离不开地图,所以地理教师要要求学生地图册不离手,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利用地图来记忆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发挥地图在学习地理知识中的独特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学文看图、图文对照的良好习惯,通过牢固掌握地图,从而获得自主学习该内容和其他相关内容的能力,培养出学以至用,主动获取地图信息的能力。

通过以上步骤一定使学生对地图的掌握程度会有所提高。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但读图能力的培养却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不断地挖掘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积累经验,让地图给我们的地理教学工作带来更大的作用,让学生由于喜爱地图而变得乐学和爱学地理。

上一篇:网球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下一篇:贺兰山岩画中原始体育内容岩画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