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与精神成长的智慧宝典

时间:2022-07-28 10:33:50

教师专业发展与精神成长的智慧宝典

自从2000年我国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十多年过去了。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从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到再次修订并重新颁布,可以说是潮来潮往,春去春回。这期间,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确立,还是教材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教学中所涌现出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这对当代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也因此,大部分教师在课改的征程上,出现了困惑和焦虑。试想,如果这些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书育人能力的发展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那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是一句空话,国家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也难以实现。

由此可见,要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卓有成效,要想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要想全体教师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就必须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书育人的本领,帮助他们及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以及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丛书》也就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了。

这是一部涉及基础教育全领域,涵盖所有学科的带有普遍指导意义、明理解惑的大型丛书,由数百人团结协作,殚精竭虑、克服各种困难,历时三年才得以完成。编著团队中既有课程专家、大学教授,也有学科教研员,更有一线的名优教师。他们本着求真务实,切合实践的态度,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多年来各学科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全部收集起来,统一梳理,分门别类,集中研究,联系实践认真分析,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目标的统领下,把所有的教学问题置于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中进行讨论分析。根据各学科特点,遵循贴近新课程理念、贴近学科教学实践、贴近教师专业成长的“三贴近”原则,以“案例式”和“问题式”组织形式为载体,然后根据提出问题(案例角)―分析问题(讨论区)―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实践坊)―总结提炼相应问题的对应策略(智慧屋)―推荐相关拓展性学习资源(学习园)的设计路线予以科学、切实的指导与解决,从而让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愉快轻松,满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教学要求,圆满完成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水平的目的。毋庸置疑,这是一部站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处理教学问题的具有较高实践指导价值的丛书。具体来说,本丛书还有如下几个特性。

1. 针对性

各分册中的疑难问题大多是由学科专家或辅导老师先在各个培训班级广泛征集和收集整理的,汇总成若干专题和多个学科教学的典型疑难后,再发到每个远程培训的虚拟班级的教育沙龙里开展研讨,并确定骨干教师就疑难问题进行在岗实践,课程专家和辅导老师帮助答疑和分析破解,最后共同总结出解决疑难的策略和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帮助教师解决困惑的培训和学习方式能重新点燃教师对职业的热情,犹如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能真正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厘清教学的思路,明确教学的方向,使教师培训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见,本丛书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适合在新课改中既体验过快乐也体验过困惑的教师,是一套具有实践智慧的教师用书。

2. 指导性

本丛书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简单的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心灵完善。各分册中各个专题的划分是站在教学论的逻辑角度展开的,按“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开发”几个方面集中组织疑难问题。书中疑难问题的解决过程其实表达了作者对教学改革的呼唤、思考与探索,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既热情洋溢、引人共鸣,又理性深刻、回味无穷。可以说,本丛书对处于从新手到专家各级发展水平的教师,具有普遍适用性。

3. 研究性

本丛书涉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过程的两大主体,突出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探讨教师多途径、全方位专业化发展和成长的模式;二是通过专家对话学习、交流各学科新课程的相关理念、方法和策略,并立足课堂发现问题,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校本研修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使教学与研修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新方式;三是通过同伴互助与讨论突出教师群体的作用,强调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帮互学和优势互补。柏拉图认为,教育无他,乃心灵的转向。教育其实就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书中的大量案例生动鲜活、充满情感,能令人信服地激起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真心,学会发现,学会思索,学会改进,促进教师的智慧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既是一套教学指导用书,更是一系列教师心灵成长的精神档案。

4. 愉悦性

本丛书中提出的问题是普遍的,但又是个别的,从教师对于自身完整的探索到学科教学论的实践研究,都有所涉猎。为便于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理念,丛书各分册的作者将严肃的学科要素转换成诙谐有趣的人文表达,带来了阅读的愉悦和轻松。教与学既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更是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工作。丛书的表达形式让人觉得教学不外乎是人生中的心灵工作,是生命本身的一件乐事,既游离于学科,又与学科关系密切。而真正的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联系互动和智慧生成的过程,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最终追求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即使有困惑甚至痛苦但仍然能够坚持,这就是真正的教学勇气,它让我们保持心灵的开放。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丛书不仅是集技术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于一体的案例集,更是一部教师心灵发育和精神成长的智慧宝典。

诚然,一本好书除了整体构思、科学架构、观点鲜明、思想深刻、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等之外,我们更注重其针对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可能,这部丛书还难以达到整齐划一的质量要求和思想效果,缺点乃至错误也会存在,我们期待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能反馈意见,给予指正,以使丛书日臻完善,真正成为广大教师的良师益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与精神成长的智慧宝典。(本文系《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丛书》序二。)

上一篇:谈建筑工程成品保护措施的细化 下一篇:一个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蜕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