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时间:2022-07-28 09:22:44

浅谈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要] 在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变迁促动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化,催生出大量的产业聚集,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通过集聚效应促进了经济增长,从而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关键词] 政府主导产业集聚经济增长

一、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概述

1、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的服务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过程。

(1)产业集聚的优势

产业集聚促进了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对多个供应商供货质量、及时性、价格等条件的择优及不同厂家的供货比例的调整,减少了资产专用性强带来的合作风险;区域内的大量采购和销售相应降低了成本,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实现和发展,也促进了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的发展。

(2)产业集聚的效益

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会创造外部经济效益,而随企业自身的规模扩大而产品成本降低的内部规模经济创造出内部经济效益;产业集聚还带来了创新效益和竞争效益。

①集聚促进了行业在区域内的生产链分工细化与协同合作,不仅减少了上下游企业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也提高了企业群协作劳动生产率。

②集聚使得厂商能够更稳定、有效率地获得原材料及配套产品的供应服务,并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

③集聚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大量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有效地降低了企业寻找合适的岗位人才的用人成本。

④集聚的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定期交流的知识技术外溢性更能引发创新灵感,使企业更容易从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中受到启发,寻找并把握市场机会,研发新产品。而新工艺、新技术的迅速传播带来了更大的创新效益。

⑤集聚促使企业围绕着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间竞争,不断变革技术、改进产品、降低成本、提高服务,以通过竞争优势获得竞争效益。这也带动了整个集聚区进入行业前沿。

2、经济增长概述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1)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包括有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三个因素。通常,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提高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利用的生产效率,能促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的经济增长,而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则需要以增加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带动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方式选择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现代经济学将其分成粗放型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①粗放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资金和资源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

②集约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

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更侧重于选择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因为它能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社会福利、保护环境,有利于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满足社会需要,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产业集聚就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表现形式。

3、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产业集聚能够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的集聚效应在诸多方面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也会提升社会信用、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产业集聚和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必将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政府主导在产业集聚形成和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政府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1)政府在推动投资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地方政府作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追求高速增长的政府主体,主导各地区吸引到相应的外部投资,以解决自身资金积累不足问题,使经济的迅速增长得以实现。

(2)在政府主导下,通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方式引进外资,并获得了先进技术;通过制定国家计划,促进了科技的创新;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了劳动力素质,提供了技术进步的人才基础,使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3)政府以制定游戏规则、健全司法制度、保护产权、宏观调控市场、协调国际经济活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2、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1)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使得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减少了地区障碍、扩大了市场规模、增强了网络效果、提高了交易效率。尤其在加入WTO后,通过参与全球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扩大了分工专业化和产业集聚的范围,更促进了的经济增长。

(2)政府推动模式曾使我国经济通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体制改革而飞速增长。市场的不断转变,促使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进一步深化,企业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活动,依据市场信号做出相应决策,进行产业集聚和专业分工,经济增长也将随之而“自然演进”。但仍需要政府维护竞争秩序、弥补市场缺陷、调节市场关系,从而为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强健,梅强.区域政府选择行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J].江苏社会学科,2010;2

[2]王士勇.中国产业集聚问题研究[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3

[3]王闪闪.试论政府如何在政策主导型产业集聚中发挥作用[J].今日财富,2008;10

[4]吴方,李盛利,张辉.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竞争优势[J].农机化研究,2005;3

[5]陈丽娟.政府与产业集聚关系的理论研究[D].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3

上一篇:当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