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村老年居民住院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7-28 09:22:23

江苏农村老年居民住院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与医疗服务利用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的六个地市农村地区老年居民住院服务利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不充分,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自评健康、慢性病等因素都对其是否住院产生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发展大病保险,优化农村三级卫生机构的住院服务供给类型,是充分释放并满足农村老年居民住院服务需求的政策要点。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gravated trend of aging and binary economic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in China, health and medical service utilization problem appears more important among the rural elderly. By using questionnaire, we investigate the rural elderly in six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find that utilization of in-patient service is inadequate and the factors as age, education, marital status, assessment of health, chronic disease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whether the elder was in the hospital.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serious illness insurance and optimizingin-patient service supply type of rural three-level health institutions, are the policy emphasis of releasing and meet the demand of rural old residents in utilization of in-patient service.

关键词: 农村老年居民;住院服务利用;影响因素

Key words: rural old residents;in-patient service;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060-03

0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农村居民医疗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农村老年居民体质弱、慢性疾病多,在医疗服务方面比其他年龄组人群更有特殊需求。因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医疗保健服务显得更为重要。有资料表明,自2000至2050 年,全球老年人口(60 岁以上)将从6 亿增加到20 亿,而其中大部分增长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结合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贫富差距,了解农村老年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要,提高农村老年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已变成燃眉之急。自2002年以来,中国政府提出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9年以后,部署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正式确立了新农合作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在新农合实施以来,农村医疗服务利用率虽已有改善,但问题仍旧存在。本文通过研究江苏省农村地区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关注江苏省农村老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江苏省农村地区具有农村户籍的60岁以上老年居民。

数据来源:调查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盐城、徐州等地农村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收集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了5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为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员全部选用有问卷调查经验的在校大学生,并在准备阶段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规范调查员的调查过程。为保证所收集信息的准确性,问卷调查由调查员采取面对面结构式访谈的方式进行,有部分老年人由于语言交流存在一些问题而不能做出有效回答,则请家属参与帮助作答。

统计分析:将所有资料数据整理后运用EpiData软件录入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情况,健康自评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住院率,应住院未住院比例,住院支出等。

2 农村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情况

2.1 调查对象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江苏省农村老年居民,其中男性220人,占总人数的45.5%;女性264人,占总人数的54.5% 。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为98岁,其中60-69岁占比为38.8%,70-79岁占比为37.0%,80岁及以上的占比为24.2%。受教育程度中,文盲半文盲为229人,占47.1%;上过小学私塾的有178人,占36.8%;初中及以上的为77人,占15.9%。参保情况中,有23人没有医疗保险,占比为4.9%,有461人参加医疗保险,占比为95.1%。婚姻状况中,有配偶共同居住的有301人,占比为62.2%;没有配偶共同居住有183人,占比为37.8%。个人年收入小于等于5000元的占总人数的54.2%,占一半以上;5000-10000元的占总人数的8.2%;10000-50000元的占总人数的32.8%;大于50000元的占总人数的4.8%,比例最低。

2.2 住院服务利用情况

2.2.1 住院率与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调查484位江苏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在过去一年曾经住过院的人数为128人,住院率为26.4%(128/484)。

被调查农村老年人应住院而未住院比例为20.5%。对调查对象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最突出的原因是不愿意住院,占比49.1%,认为没有钱、问题过于严重住院也没有用、医院没有床位,分别为16.3%、20.3%、5.3%,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占9%。就此问题而言,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人很多不愿意住院,主要还是因为怕家人子女花钱,而且担心拖累家人去医院照料,可见很多老年人住院的需求还是没有能够得到满足。

2.2.2 住院医疗机构的选择

对被调查者住院选择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选择综合医院的占46.8%,占总比最高;其次是选择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30.1%;还有部分选择中医院和专科医院分别占8.3%和14.3%。患者更多地倾向于选择综合医院,主要由于综合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生医疗水平比较高;而选择乡镇卫生院的比例也较高,这是由于乡镇卫生院距离家较近,方便家人照顾,且报销比例也较高,可以节约住院费用。

2.2.3 住院天数与费用支出

根据对被调查农村老年人最近一次住院天数的调查情况,从数值情况来看,江苏农村老年人住院大多集中在短期住院,尤其是1至5天的住院,占比达50.8%,其次是6至10天,占比29.4%,住院在10天以上的占19.8%。

从被调查江苏农村老年人最近一次住院的费用支出情况来看,支出住院费用1000元以下占6.4%,1000-5000元的比例最高,占40.1%,5000-10000元占22.3%,10000-20000元占19.7%,20000元以上占11.5%。一般来说,短期住院的费用不高,而调查中短期住院的病人较多,其住院费用相对较低,这与费用支出结构中多数人住院费用较低相对应,部分高额医疗支出可能与特殊医疗需求相关。

3 农村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3.1 变量的选取

本研究针对江苏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试图分析其住院服务利用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故而选取最近一年的住院率即是否利用住院服务作为住院服务利用的主要指标,选取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自评健康、慢性病、医疗保险等变量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卡方检验来分析哪些因素对农村老年人的住院率产生显著影响。

3.2 结果与分析

运用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自评健康、慢性病等因素都对农村老年人是否住院产生了显著影响(表1)。首先,健康因素是影响农村老年人是否住院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有慢性病的农村老年人住院率显著高于没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自评健康较差的农村老年人住院率也要显著高于自评健康较好的老年人。其次,从个人特征因素来看,年龄、婚姻和文化程度也是影响农村老年人住院的显著因素。8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其住院的比例要显著高于60-70岁和70-80岁的老年人;没有配偶共同居住的农村老年人其住院的比例要显著高于有配偶共同居住的老年人;文盲/半文盲的老年人住院比例要高于小学和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可见,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患大病需要住院的概率在不断上升;对于老年人的照料,很多是由其配偶来完成,如果生病在家有配偶照料,会减少住院的比例,而没有配偶共同居住的老年人,住院比例则更高。文化程度对老年人住院比例的差异,可能在于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而60-80岁之间的老年人文化程度相对高一些,而且文化程度越高会更注意养生保健,健康状况也相对较好,所以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其住院的比例要高一些。

4 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江苏农村老年人的住院服务利用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江苏农村老年人最近一年的住院率较高,住院机构的选择以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主,住院天数以十天内的住院为主,费用支出也主要集中在一千至两万元之间,但是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也不低。可见,农村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还是不充分的,这可能是由于农村老年人收入低,不想子女花钱为自己看病,所以选择不去住院留在家里,能拖就拖。另外,从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面来看,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自评健康、慢性病等因素都对农村老年人是否住院产生了显著影响。高龄、文化程度低、没有配偶共同居住、患有慢性病以及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村老年人的住院率更高。可见,根据疾病发生的规律,高龄老人患病需要住院的概率要高于低中龄老人,而根据老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和自评健康状况也很容易发现,慢性病患者和自评健康较差的老人住院率更高,很明显这些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更差,对住院服务的利用更高。而没有配偶共同居住的老人要比有配偶共同居住的老人住院率更高,这也说明老年人配偶在疾病照料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有配偶共同居住的老人,能够在家庭提供更多的照料,患者会减少住院利用,患病时选择留在家里或者仅仅是花很低的费用由村医提供简单治疗。而没有配偶共同居住的老人可能因为在家无人照料而且参加的新农合可以报销一部分住院费用而更多地选择住院服务。

笔者认为,要保障农村老年居民能够得到充分的住院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政策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调整农村三级卫生网络中不同层级的功能定位,特别是要重塑乡镇卫生院的住院功能,从治疗为主转向康复为主,使更多日常生活功能障碍的农村老年居民通过住院实现康复。二是要在新农合的基础上发展重大疾病保险,通过扩大报销范围和提高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农户对重大疾病的应对能力,更好地满足农村老年居民的医疗需求。三是依托社区发展医养结合式的基本养老服务,提高农村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利用水平,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形成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等多重功能。

参考文献:

[1]王翌秋,雷晓燕.中国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消费与健康状况:新农合带来的变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33-40.

[2]贾丽娜,袁平,庄海林等.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与生命质量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1):1361-1364.

[3]王娟,王家骥,王心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受益情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07):16-18.

上一篇:欧债危机下银行信息披露与贷款损失准备的关系... 下一篇: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